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汉,起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时4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发生重要的变革,涌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人物,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秦代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秦顺应历史发展,经过长期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秦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在政治上创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在经济上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奖励耕战;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独尊法家、焚书坑儒、禁私学、书同文、行同伦、“…  相似文献   

2.
马政,是古代关于军马牧养及其管理的政策措施。马政作为国家正式的军事经济制度,始于秦汉时期,在此后的整个冷兵器时代,始终是历代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匹牧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在畜牧、狩猎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养马经验,他们“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春秋时期,中原列国争霸,作战  相似文献   

3.
秦汉是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也是古代军事测绘奠定基础的时期。军事测绘技术有了跨越性的发展 ,并初步形成了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现在起到2000年、_廿一世纪的2021年和2049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认真研究这一重要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的发展战略,是使我国能够在廿一世纪成为一个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强大的国家的根本条件之一。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离不开对于国防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国防经济是  相似文献   

5.
长达400余年的秦汉两朝,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仅因为出现过秦皇汉武这样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也因为这期间全面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在士兵成份、军队构成及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军事历史经验,为其后1000余年中国封建军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史学界颇重视这段军  相似文献   

6.
我国兵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高峰,自秦汉至唐,逐渐衰微,到宋朝,这种衰微的趋势持续了一个短暂的时期后,很快地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是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造成这种兵书繁荣发展的主要历史氛围,即是国防的多事之秋。外族的入侵、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及北宋的亡国等,刺激着一些文臣武将们对边事和军事的关注。民族生死存亡的呼唤,国防战势攻守的需要,把兵法的研究和兵书的整理著述推向了新高潮。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的兵书多达100余部,虽然大部分已经流佚,但从保留下来的有限著作来看,这个时期的兵书有一个鲜明的军事伦理特点,这就是:以史为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议和与抗战为焦点,以继承和申发传统的武德精神为主导价值取向。 宋代的兵书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多部。但有的多是对前人的思想的综述,如《武经龟鉴》,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无更多创新;有的则是阴阳迷信占重要成分,如《九贤秘典》等。今仅选择具有创新意义且又有丰富军事伦理意义的几部略加阐释。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海疆真正意义上的奠基时期,在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持续经略下,不仅初步勘定后世数千年的海疆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开辟出由沿海、近海乃至远海的实践路径,形成了鲜明的"江海一体""陆海一体"的总体疆域观念。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历代海洋经略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文化积淀和理论认知,尤其是秦汉时期整套卓有成效的做法,对中国新时代加快建设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兵学文化是在秦汉"大一统"中央专制集权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背景下形成、发展的,与先秦兵学侧重于兵学理论的学理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它更多体现为兵学思想的系统梳理与文化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概括地说,这一时期的兵学文化主要成就,反映为有关存世兵书的整理与分类、兵学流派及其特色的分析与总结、兵学实用性问题的注重与强调、兵学理论的学习与普及、兵学主题的重心转移等等。所有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到秦汉时期又呈现出新的风貌,它对秦汉时期军事活动的理论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对后世兵学的嬗递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军队与国家关系的原理是马列主义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无产阶级军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发生以来尤其是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温马列主义这方面的基本理论,总结我军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武器装备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武器装备质量水平的一部重要法规文件,标志着我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双拥工作是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的历史时期,应通过开展五项活动,推进双拥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房峰辉 《华北民兵》2011,(9):8+10-8,1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战区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中兴 《国防》2005,(6):49-51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自觉适应“两场”需要,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把民兵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民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兵是我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民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任重道远,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繁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是其经济思想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突出的中国特色,是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典型标志。而且,他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至今仍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刚刚闭幕的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是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战略转型、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战略任务,吹响了引领船舶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冲锋号。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怀柔区地处燕山门户,万里长城穿境而过,秦汉时期的渔阳军事防御体系在此建成,长城抗战、沙峪战斗发生于此,"老十团"精神在此诞生。怀柔区充分发掘和运用红色资源特有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从中获取培育战斗精神营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国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民兵建设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看到,只要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战争的根源就依然存在,世界就不得安宁。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颠覆与和  相似文献   

18.
<正>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包括核科技、铀矿冶、核燃料循环、核能开发与利用、核工程、核技术应用、核环保等领域。在我国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唯一拥有完整的核工业全产业链的产业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迎来了又一次重要发展时期,站在了从核工业大国向核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核工业产业的厚望,也是我们核工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14日,是一个载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凝聚亿万人民共同意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当天公布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全面迈入法制化轨道,国防法制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这10年,国防法作为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的广泛拥护。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好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用,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民兵预备役人员作用的认识问题民兵是党领导下的我国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兵预备役人员充分发挥组织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