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次拿到新的《兵团建设》,我总会喜不自禁地翻开来仔细阅读,有关兵团的林林总总让人一目了然。《兵团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指导实践,从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栏目设置,到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深度报道;从独具匠心的版式编排,到注重细节的装帧设计,无不折射出她的追求、创新与进步。她以独到的见解和兵团特有的军垦文化,紧紧围绕兵团的主旋律,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唱响兵团"文化戍边"这台大戏,具有典型的兵团特色和乡土气息。希望《兵团建设》越办越好,能多刊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多刊登一些反映基层的生动活泼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关于2009年的主要工作 2009年是兵团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乌鲁木齐“7·5”事件的重大考验,我们团结带领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坚决贯彻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刊《屯垦史话》栏目,从2003年第2期至2004年第3期推出了一组反映兵团14个师建制沿革情况、发展壮大过程的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而从这一期开始,本栏目将侧重于刊登表现兵团屯垦戍边50年历史征程中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文章。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4.
正《兵团建设》杂志最大的特点,在于她立足兵团屯垦大业,弘扬主旋律。《屯恳史话》、《沙海驼铃》这些栏目刊载的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历史、生活中的喜怒哀愁。《刊中报苑》精彩纷呈,容纳了大量信息,感觉团场连队近在眼前,让我觉得很亲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随爱人从地方来到兵团工作。我从阅读宣传科科长给我的一本《兵团建设》开始,逐渐了解兵团。十年来,我对《兵团建设》的关注从未间断。《兵团建设》不仅使我对兵团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使我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因为是在团场广播站工作,我总爱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既承担着物质文明建设的重任 ,又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奋起二次创业 ,再造兵团辉煌” ,还需要塑造一种新的文化氛围。文化诸要素的发展进步 ,必将对兵团的腾飞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兵团人在文化诸要素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理解、思考 ,文化要素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事制宜、坚持不懈的原则 ,重视物质设施建设 ,建设兵团文化 ,提高兵团人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兵团中小学教育不仅是兵团教育事业的主体,也是自治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兵团13个垦区,172个团场,314个大型工交商建企业,共有2800多所中小学.由于兵团是由奉命进军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担负着保卫、建设、开发新疆的历史使命的一支“特种部队”,其千军万马就象棋子一样被撒落在天山南北各个角落,因而,兵团中小学也就必然象“天女散花”般地分布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格局——分散的“各自为战”的办学体制.这是特定历史、特殊环境、特有条件下,由“特种部队”自立更生创建的极富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悖论及对兵团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与体认。“兵团人”以“爱国奉献”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形成高度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在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兵团人对兵团文化的认同正面临着挑战。理性客观分析“兵团人”在文化认同上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助于兵团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不仅是城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特殊体制下的兵团社会管理,与全国小城镇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加强兵团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仅有利于兵团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兵团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文章通过对兵团小城镇现有模式的分析,针对当前兵团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情况,对兵团小城镇的社会管理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月华  刘云芳 《兵团建设》2005,(12):32-33,36
11月14日,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对兵团交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交通事关兵团发展的全局。“十一五”期间兵团交通的发展,要为栓心留人、固边富民作出贡献。奎屯作为北疆“金三角”的重要一翼,是全疆交通运输格局中的枢纽。深秋时节,本刊记者来到了地处奎屯地区的农七师,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及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的团场小城镇建设,令记者感慨良多。从本期起。“绿洲经纬”栏目将陆续刊登有关兵团公路建设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潘仁源 《兵团建设》2005,(4):7-8,18
2005年,是兵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兵团“三个文明”建设、推进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兵团宣传思想战线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兵团文化是兵团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兵团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兵团精神的体现。兵团大学生作为兵团年轻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观受到兵团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兵团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旨在调查兵团文化对兵团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为更好地弘扬兵团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兵团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兵团精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兵团要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这一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兵团精神在其中应起的作用。兵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作过重要的贡献,有过辉煌的历史。兵团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奉献的历史,更是一部思想史、精神文明史,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核心内容的兵团精神就形成在兵团创建的过程中,这已成为兵团人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兵团精神在兵团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去人们常说的智力保证、思想支撑、方向引导外,还有以下作用:1.兵团精神对于提高兵团人的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兵团精神作为一种亚文化,与社会主义的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对于造就新时代的兵团产生了重要作用。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顾大局、重科技教育、重完善自我等是兵团人的典型特征。不管兵团人的构成有何变化,这些特征依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18日-7月8日,第二期兵团中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18人,在农二师华山中学进行了为期50天的集中培训,对“基础教育改革与探索”、“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教育科研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观察与诊断”、“有效课堂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学习和研讨。本刊对研修班学员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整理,遴选出4篇文章结篇发表。本刊连续刊登了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撰写的《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系列文章,文章介绍的具体思路和做法对其他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应读者的要求,本期继续刊发《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基于华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系列思考之四》,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期待广大基础教育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讨论中来,共同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  相似文献   

15.
新年致读者     
《兵团建设》是在中央对兵团工作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创办的。《兵团建设》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刊号是在全国报刊结构进行调整、整顿、压缩的特殊情况下,国家新闻出版署从外地调来的。《兵团建设》的刊物名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的,含意是反映兵团两个文明建设,涵盖兵团各项事业。因此,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把《兵团建设》列为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指导类刊物。兵团党委、兵团把她与《兵团日报》、兵团有线电视台作为兵团党委、兵团的一报、一刊、一台,是兵团党委、兵团主办的一个省级刊物。是兵团的一个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兵团建设》创办一年来,得到了兵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兵团机关各部门、各师局、团场、企业及广大作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收到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兵团建设》。当看到“寻找创刊号”的启事后,我惊喜异常!因为我收藏了《兵团建设》的创刊号,而且从创刊号至2007年第三期《兵团建设》,共计91期,一期不少!厚厚的一摞《兵团建设》,像我的一位位挚友,与我朝夕相处,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17.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2):5
为《当代兵团》欣喜三〇团读者陈青山参加工作以来,每期《兵团建设》我都会细细品读。我总会被杂志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吸引,并为兵团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骄傲。新年伊始,得知《兵团建设》更名为《当代兵团》,我对《兵团建设》这个老朋友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又为拥有《当代兵团》这个新朋友而欣喜。因为她是《兵团建设》的延续、升华。期盼着《当代兵团》续写精彩,说出更多职工群众心坎儿里的话!  相似文献   

18.
学习了王运华同志撰写的《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一文,觉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作品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文章导向正确,说理有力。这篇文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兵团的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从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针对性、生动性都比较强,起到了解疑释惑、坚定信念的作用。这篇文章既有现实,又有历史;既有资料,又有综合;既有阐述,又有提炼。读过此文,就能对兵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教育,获得启迪。这篇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站在时代与大局的制高点上,坚持与时俱进。要使我们的事业发展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不能停顿。政论性的理论文章,必须立足新的实践,针对新的情况,有扬弃,有创新。这篇  相似文献   

19.
开栏语:兵团第六次党代会将于6月底召开,这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兵团各族职工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迎接兵团第六次党代会的召开,本刊从本期起,开设"喜迎兵团第六次党代会"栏目,展示兵团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兵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兵团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大学生连官。五年前初识《兵团建设》(今《当代兵团》),发现这是一本集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党刊,在指导我工作、学习的同时,还能给我无限的启迪。我尤其喜欢"兵团人家"这个栏目,她讲述的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有泥土的芳香。4月上半月,这个栏目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