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搞好东南沿海地区军需物资动员,是做好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军需准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该区军需物资动员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搞好军需物资储备,增强军需物资应急动员基础;加强军需生产能力建设,打好军需物资持续动员基础;加强战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军需物资动员提供保障;搞好潜力调查,制订动员计划,创新动员方式,确保动员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加上国家之间的领土与资源之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爆发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是长期存在的。如何提高高技术条件下东南沿海地区军事经济保障能力是急需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根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军事经济现状的实际,应突出重点,建立东南沿海军事经济保障区;以科技为核心,提高保障效能;优化军事经济布局,增强军事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增强保障后劲。  相似文献   

3.
军需指挥管理自动化建设是“十五”期间军需工作的重点之一,它是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对军需保障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军需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现结合军需业务工作实际,对军需指挥管理自动化发展进行探讨。一、军需指挥管理自动化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对军需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分析信息化战争军需保障特点及要求,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军需应急保障能力、持续保障能力、精确保障能力、预决策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的对策,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军需准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初,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信息武器装备为重点的新军事变革已全面展开。新军事理论的产生、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新的作战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对未来军需保障的指导思想、保障模式、保障方法和军需装备建设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围绕“建设信息化后勤,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着眼保障打赢需求,立足创新,探索和研究新军事变革对军需保障的影响和对策,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军需保障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新军需保障理论军需保障要适应军事变革趋势,把握未来战争发展动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军需保障理论。要以未来战争军需保障为…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军需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全面做好军需保障各项准备工作;三是以提高保障力为中心,促进军需工作协调发展;四是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军需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原高寒地区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这一地区作战“补给重于作战”历来是兵家用兵之道。做好高原高寒地区局部战争军需准备,提高军需保障效率,是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连锁反应”条件下高寒山地作战军需保障研究,是做好当前军事斗争军需准备的重要课题。根据高寒山地作战军需保障特点,加强军需保障理论的研究,探索灵活多样的军需保障方式,研制新型军需装备,建立灵敏高效的军需指挥自动化系统,建立科学的储备体系,加强军需信息化应急保障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军需战备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当前,应当突出抓好修订完善军需战备方案、调整优化军需物资储备、提升军需装备保障能力、扎实开展军需专业训练、加强军需战备信息化管理等问题,努力推进军需战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盛行的当代国际关系中,军事实力仍是争取强国地位的基本条件,也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我周边国家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军事力量物质基础-军事经济建设的步伐。军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事斗争意图,军事战略的有效达成也必然对军事经济保障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了解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经济发展态势,对于我国做好重点战区重点方向军事斗争经济准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经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又有共同的要求和标准,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在存在众多特殊规律与特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适应性更广泛的一般规律和共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周边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做法和经验,了解其军事经济建设的进程及走向,对加强我国军事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由于我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  相似文献   

11.
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是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形成的基础,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则是核心军事能力的拓展,用军事斗争准备成果指导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就是要针对军事斗争准备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相互交织的特点,重点加强核心能力建设,以此为牵引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能力;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特点,按照应急作战保障要求,确立相应的保障思路和原则;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任务,依托现有作战保障指挥体系,建立联合高效的组织指挥机构;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需求,加强战场建设和物资储备,打牢强有力的物质基础;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法手段,实现灵活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战场,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因此,把军事斗争军需保障准备定位在保障打赢数字化战争上,加强数字化战场军需保障理论研究,对于提高未来作战军需保障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数字化战场对军需保障的影响与要求(一)一体化的作战行动,要求军需保障一体化数字化战场上,将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军种间作战的界限将不易区分,战斗部队、战斗支援部队、战斗勤务支援  相似文献   

13.
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军需保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联合登岛作战特点,要实现保障有力,必须坚持科学筹划,周密预置,建立军需物资储备体系;整体协同,优化组织,建立高效的军需保障指挥体系;诸方动员,多元聚焦,建立快速灵活的军需保障模式;信息主导,资源共享,建立可视的军需保障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后勤动员准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做好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后勤动员准备,必须强化领导,密切协同,建立组织指挥体系;立足现有,加速发展,增强军事经济实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后勤动员法规。  相似文献   

15.
联合战役已经成为现代条件下作战的基本样式。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于军事领域,联合战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何借助联合战役需求的牵引,深入探讨联合战役条件下的军需保障特点,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战役军需保障理论,日益成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全军军需工作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进行全面改革:确立军需联勤保障体制,配发新一代服装,实行新的食物定量标准,实施饮食保障和商业服务社会化、被装供应货币化和军需办公自动化等。院校教学要紧跟改革的步伐,瞄准部队需求,围绕“保障打赢”目标,构建“两贴近”轮训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引导、靠严格的训练摔打磨砺、到恶劣的环境锤炼强化、在日常养成中积淀升华……近年来,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省温州军分区,将坚持不懈地培育民兵战斗精神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民兵、预备役人员支前保障能力的提升。目前,全区民兵英勇顽强、讲求科学、敢于牺牲奉献的战斗精神如蓬勃新枝,正茁壮成长,为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敌空袭的主要目标。根据城市防空作战特点,为城市防空作战提供强有力的军需保障,是打赢城市防空作战的基础和前提。研究城市防空作战军需保障问题,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东南沿海局部战争,由于受地区生产、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使军需保障产生新的特点:农副业生产欠发达,军需物资难以满足战时需要;气候多变,给军需保障带来困难;山秃树少,社情复杂,使得保障防卫难度加重。为此,必须建立保障体系,增强快速保障能力;建立科学的军需保障体系,提高持续保障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需应急保障队伍。  相似文献   

20.
军需核心保障能力是核心军事能力的组成部分,加强军需核心保障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具体举措。建设军需核心保障能力,应结合目前部队军需建设实际,更新思想观念、把握建设主线、优化资源配置、灵活组织保障、加快动员准备、开展实战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