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任力 《军事历史》2006,(6):58-59
◎序言“作”,在此当“始”、“兴”解,“作战”意为战争准备。本篇主要论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和“因粮于敌”的战时后勤保障原则。本篇的思想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争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消耗孙子从当时的军事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战争给国家物力、财力带来的巨大消耗,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他列举了战争所需的诸方面的物质保障,得出了“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的结论。孙子的论述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战争对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国家若…  相似文献   

2.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3.
祁越 《国防》2004,(7):60-60
未来城市防空作战中的信息动员,主要目的是动员信息领域的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将各种信息资源运用于防空作战,以提高我城市防空作战的效能。由于防空作战中的信息动员是在敌全程战场监视、远程精确打击和特种战、心理战袭扰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应遵循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形”在此指军事实力。此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问题,主张战争中首先要具备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的军事实力,然后寻求“敌之可胜”的有利战机。与敌作战,要先具备取胜的把握,确立取胜的优势,“先胜而后求战”。提出战争指导者要能够充分评估双方的物质条件和军事实力,确立“胜兵若以镒称铢”的实力制胜思想。本篇思想精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信息作战是作战双方在战场上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开展的一系列作战行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作战在作战目的、作战空间、作战时间、作战力量、作战指挥、作战行动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战目的上已不再是有多大的作战目的就有多大作战行动,而是打破了作战行动与作战目的的“对应性”,战术级作战行动也将具有战略目的。在信息作战中,信息的流动、分配、引导、协调和控制,能使有限的作战力量充分发挥超自身作战能力的作战效能,可以择敌要害攻击,给敌以致命一击,从而使战场瞬间的突击力和爆发力达到“核聚变”的效应。这种“核…  相似文献   

6.
夏平 《当代海军》2001,(9):33-34
台湾军队向来非常重视心理作战,推崇“克敌制胜,心战为先”理念.认为“心理战是以心理学的原则作基础,以情报暨各种资讯为根据,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法,摧毁敌军和敌国人民之作战意志,而使之转化、屈服.削弱,进而变敌人的战力为我们的战力的一种战法”.强调“心理战是战场各级指挥官不可或缺的战场利器.心理战的成败影响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7.
夏平 《政工学刊》2001,(6):42-43
台军认为“心理战是以心理学的原则作基础 ,以情报即各种资讯为根据 ,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法 ,摧毁敌军和敌国人民之作战意志 ,而使之转化、屈服、削弱 ,进而变敌人的战力为我们的战力的一种战法” ,强调“心理战是战场各级指挥官不可或缺的战场利器 ,心理战的成败影响战争的胜负”。因此 ,台军非常重视对大陆的心理作战 ,以争取民心认同和向心 ,从而反制我统一大业进程。心战部队及主要心战方式台军的心战指挥机构是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心战部队原有心理作战总队 ,经过调整精简 ,目前拥有 1个心战大队及 3个陆军心战中队 ,另有培养心战骨干…  相似文献   

8.
《孙子》中提出了不少反映战争基本规律的作战原则。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而制胜”、“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等等。这些原则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建立在变化的思想基础之上。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万事万物都在变,战争也是如此。只有认识了战争的多变性,并能适应和驾驭战争的千变万变,以变制变,才能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孙子》所提出的战争原则,能流传至今而不失其价值,就是因为这些原则是根据战争的多变性提出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战争是敌我双方的较量,孙武论述的变,当然也包括双方的变。一是自己主动的变,叫做“兵无常势”;二是根据对方情况的变化而变,叫做“因敌而变”。  相似文献   

9.
“形”,在我国古代兵学理论中是一个属于哲学层次的重要范畴。《孙子》兵法13篇中的第4篇就是以“形”为篇名集中论述有关“形”的问题的。《形》篇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原则,如“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于易胜”,“立手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等,不仅早已成为我国兵家之格言,而且一些外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今仍把它们当作座右铭。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该书中的《形》篇与《势》篇有着密  相似文献   

10.
美参联会《2010联合作战设想》中首次提出了联合作战新概念“主导布势”。所谓“主导布势”就是力求全面控制作战空间。美军认为,作战空间不仅是指部队探测、跟踪、打击敌人的三维空间,还包括时间、速度和电磁频谱等因素在内的“全维空间”。控制作战空间就是要在空、地、海、天、电磁多维度上综合发挥美军信息、机动和作战能力的优势,形成全方位、全时空控制战场和直接威逼敌重心的主导态势,力求少战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主导布势”显然比过去“夺取战场主动权”的观念有所扩展。美军控制作战空间的主要方法是:  相似文献   

11.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软杀战是指用软杀伤武器削弱以及破坏敌军战斗力的作战。软杀战看不见刀光剑影,听不见激烈的枪炮声,也不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它是在一种比较温和的战场环境中,使敌丧失作战能力,所以软杀战又叫“温和战”。  相似文献   

13.
任力 《军事历史》2006,(12):44-45
“军争”意为战场上两军争利,即争取有利的制胜条件。此篇主要论述如何争取先机之利以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核心思想是趋利避害,由此提出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夺气”、“夺心”等作战指导原则和方法。一、“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军事辩证思想孙子主张,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必须首先夺取先机之利,为取胜创造条件。谁争得了先机之利,谁就有可  相似文献   

14.
走出计算机战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攻击敌信息系统、瘫痪敌作战指挥平台,是知识军事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从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及北约的其他成员国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众多“黑客”的攻击中可以看出,计算机作战可以给对手造成无法预料的麻烦,达成迟缓敌军事行动、造成敌心理恐慌、破坏敌正常生活的目的。计算机战将成为未来敌对双方在“无形战场”较量的常用作战方式。目前,在计算机战领域还存在一些误区。计算机战并非单靠军人利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仅对敌军事信息系统的进攻,而是所有有能力闯入的人对敌交通、金融、贸易、军事等领域的全面袭击  相似文献   

15.
“势”指军事实力的运用和由此形成的战争态势。本篇与上篇(《形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单元。孙子在本篇中主张将领应在已有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高超的指挥艺术,创造和运用有利态势,夺取战争的胜利。提出了要掌握好“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环节,处理好“势”和“节”、“择人”和“任势”等关系,并深入阐述了如何运用“奇正”以克敌制胜的问题。本篇的思想要点是:  相似文献   

16.
“震慑论”是美军在新世纪提出的最新作战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时间内给对手造成压倒性的震慑,瓦解其继续抵抗的意志,达成“迅速制敌”。通俗地讲就是指要控制整个作战环境,使对手的判断和理解陷于瘫痪或超负荷状态,从而无法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进行抵抗,这与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处。该理论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全域控制思想,即在信息域、认知域、打击域、行动域、时空域和心理域等相关作战领域实施完全控制,以快速达到作战目的。一、信息域控制——夺控制信息权“震慑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迅速制敌’是…  相似文献   

17.
以短波、有线、卫星和数据链等为核心的数据通信系统是海上作战指挥控制的中枢,是海上作战力量快速反应能力及联合突击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信息对抗是打破敌通信能力的重要手段,将有力地削弱甚至瘫痪敌海上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和指控能力,保证我方的信息优势和战场指挥控制能力,从而夺取战场制信息权。  相似文献   

18.
在“21世纪部队”的作战中,己方的间瞄火力必须在射程、精确度和杀伤性诸方面胜过敌军一筹。“十字军战士”火炮是美陆军的下一代身管火炮系统,它将向作战指挥官提供所需的能做出快速反应的精确杀伤火力,从而使他能够扩大或改变作战空间,对间瞄准击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实施控制。正如作者所言的那样,“十字军战士”火炮将倾泻精确地密集火力以打击重要的敌目标,最终完全达到制服并歼灭敌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蜀宁 《国防科技》2008,29(5):66-68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随着战场上的传感器网络、指挥控制网络、通信网络和火力打击网络的有机联结,并组成一个统一的作战体系。体系破袭已经成为敌对双方首要采取的作战方式。其作战目的明确,就是削弱对方的信息可达度和信息优裕度,使其作战能力始终处于平台中心区域而无法达到信息中心区域。应急作战背景下,可将网络破袭战作为对敌体系破袭的重要手段,以未来作战对手高度依赖的信息网络系统为打击重心,“断网毁链”,削弱敌整体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革命具有巨大的作用,这意味着必须重新考虑军事战略、理论和编制的许多重要原则。实际上,信息控制可促进成新的“控制战”范例的问世,从而取代以前与消耗战和机动战相关的范例。从近期的观点看,这种发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即在一定的时期内,较小规模的部队将战胜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而并非能征善战的敌军部队。尽管如此,依然要对新的战略、作战原则和部队态势进行大量的模拟工作,以便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并借鉴过去的消耗与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