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伟 《环球军事》2014,(20):64-65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听过这句话的人肯定比看全本《孙子兵法》的人要多。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孙武对外交的阐述,用的不是“邦交”,不是“盟好”,而是“伐交”。基于地缘战略考量,对国家战略进行整体布局,是维系邦国生存、扩张的根本所在,所谓“上兵伐谋”便是这个。“伐交”“伐兵”则是实现国家大战略的具体工具,而从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史来看,其实这两者分不出谁主谁次。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为革命开展外交、通过外交而发展革命,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军事外交思想。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与实践包括:研判国际战略格局以确立军事外交策略;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军事援助;反对侵略战争,主张伐战与伐交的结合;注重军事外交中的舆论运用。但孙中山军事外交思想与实践,还存在着倚重外援而丧失主权,仰仗领袖威望而忽略政党力量的明显局限。孙中山的军事外交思想与实践对今天的军事外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次推出其创新理论成果“震慑理论”,这一理论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心战理论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伊拉克战争,其“斩首行动”与孙子的“擒贼擒王”思想如出一辙;其“震慑行动”与孙子的“上兵伐谋”思想异曲同工;其“外交攻心”与孙子的“伐交”思想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5.
刘道艾 《政工学刊》2002,(12):50-51
一、紧紧围绕“打赢”目标 ,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中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调查中我们感到 ,当前影响军事斗争后勤中政治工作的突出问题是思想准备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干部包括领导干部 ,心思没有完全放到保障“打赢”上 ,对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中的政治工作缺乏紧迫感 ;二是有的同志认为和平时期 ,只要保证部队不出事就行了 ,没有把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上。对此 ,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保障“打赢”上来。(一 )强化“使命”意识。 充分认清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  相似文献   

6.
“伐交”是中国古代安国全军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斗争手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多极格局的出现、战争的频发和战略思维的发展,伐交斗争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的伐交思想是以丰富的战争实践为基础,以“慎战”和“全胜”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儒、法两家关于“王道”和“霸道”的激烈争论为背景而产生的。其主要观点包括:在“慎战”和“全胜”战略观指导下的“重交”思想,利义并重的“与交”思想.自强为先的“自恃”思想和谋交并举的“重谋”思想。  相似文献   

7.
俞风流 《当代海军》2006,(11):34-37
海上封锁作战作为海上军事斗争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美军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上封锁作战时,美军强调要使政治,外交斗争与军事打击紧密结合,持续向对方实施综合封锁,达成战役企图,最终在尽量减少战争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政治和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树立科学的“积累观”,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人才积累观、物资积累观、资金积累观及科学管理的积累观。信息化战争就是要实现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的合理运作与现代军事管理方式的高效结合,以达到后勤资源的高效配置,精确使用,最终保障军事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郭之昀,沙丹秦国的“远交近攻”方略是秦昭襄王至秦王政几代国君所奉行的军事战略,它贯穿于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秦国诸王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围绕着兼并六国这一既定目标,把军事和外交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不懈地努...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印度不断拓展升级“东进”政策,从经济到军事、从双边到多边、从东盟到东亚乃至整个亚太,“东进”政策已经成为印度“印太”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维护拓展在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构成了一定威胁挑战。中国需客观看待、保持警惕,加强预置、稳妥应对。  相似文献   

11.
9月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世界各国进行军事演习的“高发期”。刚刚过去的2008年9月,在经历了俄格冲突这场热战”之后,世界各地也就愈发显得不平静。从欧洲、亚洲,再到非洲、南美洲,大片土地、海域和空域成为“演兵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诸多演习由于处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因而军事演习也被赋予了多种目的,成为大国、强国进行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2.
在近5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如何当好“军事常委”有一些切身的工作体会。 当好战斗员,为争创一流的武装工作尽心尽职。“军事常委”姓“军”,其首要的工作任务是集中精力干好武装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这些年来,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为争创一流的武装工作尽心尽职,把高标准落实军事斗争准备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军分区未来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对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并实实在在地在促进和保证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针对改革开放形势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本着“服务于改革大局、服从于军事斗争准备”和“着眼实战、符合实际、扎实管用、科学有效”原则,在深化民兵政治教育改革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收到良好效果。 一、着眼形势任务,抓住要点统一思想。主要做到:在着力于军事斗争准备上高度重视;针对伪科学腐朽思想的侵袭,在“保持一致”、经受考验上毫不放松;根据经济建设、科技练兵需要入手,提高改革深化民兵政治教育的认识。 二、摸准思想实际,增强教育针对性。一些民兵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偏颇。“民兵派不上用场,战争打不到这里”观点盛行。我们针对人员思想实际,设置教育内容,编写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打击美国霸权主义,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和炮击金门作战.在美国军事介入的情况下,中央军委、毛泽东审时度势,从战略全局上把握整个政治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为反对美国干涉制定了灵活的斗争策略,使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密切配合,体现了极其高超的斗争艺术.  相似文献   

15.
荣森之 《国防》2005,(10):16-17
军事理论研究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先导。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军事斗争准备面临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理论对军事斗争准备决策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对于推动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有效开展军事斗争准备理论研究,必须强调“三个紧贴”。一、紧贴信息时代特点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作战力量的核心要素,对作战起着主导作用,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作战理论研究和战役战术训练都把信息战作为重中之重。要想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取得主动和先机,迫切需要紧密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首仁  梁军 《国防》2004,(6):30-31
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很多,而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进行联合训练、联合演习、联合作战、联合保障,即运用这种“四联”机制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积极寻求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层次的突破口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是全军共同的历史性课题。在后备力量建设领域,要落实军事斗争准备,必须以“四联”机制为突破口。一是根据担负任务,寻求军事斗争准备的着力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备力量建设在军事斗争准备上面临着新的挑战。民兵、预备役部队主要配合军警民共同担负维护边境安宁、社会稳定和…  相似文献   

17.
白明霞  张年祥 《国防》2002,(10):33-33
通过深入的国防教育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和国防教育的任务来看,国防教育要履行好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一般国防知识的灌输向学习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有关理论转变。要加强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重要意义的学习,认清未来战争是反侵略、反分裂的战争,是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正义战争,战争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活跃在清朝晚期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对外交涉中提出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思想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鸿章所提出地“以夷制夷”“和戎外交”“诚信外交”“弃藩邦保疆土”“重海防轻塞防”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外交思想进行阐述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黑龙江省国防动员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我党我军宗旨不动摇,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军事机构特有的功能和优势,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投入抗“非典”斗争,为控制疫情、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抗“非典”  相似文献   

20.
“军事常委”脚跨军地双方,形象如何,作用发挥好坏,不仅关系党管武装制度的落实,而且影响到军事斗争准备的效果和后备力量建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军事常委”,必须树立好“五种形象”: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形象。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注重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勇立潮头。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常委”,军事、政治及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要通晓,经济、法律知识要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