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1995年9月6日至9月9日,荷兰皇家海军“范·内斯”号和“范·盖伦”号导弹护卫舰,访问我国上海;1995年9月8日至9月11日,印度“坎贾尔”号轻型导弹护卫舰、“萨尤”号近海巡逻舰,也对我国上海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两个不同国家的海军,三种不同型号的4艘军舰同时访问我国一个城市,这在我国海军接待外国  相似文献   

2.
1998年夏天,荷兰军舰编队来中国访问。记者登舰采访时看到,其中的“盖伦”号舰上,有两名英俊的女军官和24名青春洋溢的女水兵。该舰舰长自豪地说:“我们舰上的女兵占全舰舰员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五名舰员中就有一名女的!这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是不多见的。记者忽然想到,这么多女水兵,在舰上干什么? 女兵在军舰上干什么? 舰长介绍说,她们主要从事卫生清扫、餐饮、招待外宾等工作。 果然,到了中午,记者看到,女水兵们两三个人一组,用包装袋从舰上往码头上运送垃圾。从她们脸上,一点也看不到因在外国人面前干这种苦力活而不好意思的神色。其中有一位身材异常苗条瘦小的女兵,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和另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兵合力拎一只大垃圾袋子,显得力不从心,脸上流满汗珠。见记者给她拍照,她赶紧用手背将汗珠擦掉。记者用英语问她累不累,她脸上顿时出现灿烂的笑,很有礼貌地回答:“NO!Thank you!”  相似文献   

3.
女子当水兵并被允许上军舰曾在美国引起许多争论。虽然有人反对,但支持女兵上军舰者最终占了上风,不少女兵堂而皇之地踏上了美国军舰的甲板。不过,最近随着美国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远  相似文献   

4.
军事零讯     
Asia亚洲56国驻华武官参观中国军舰2月20日,武官团团长、英国驻华武官科尔准将检阅“深圳”舰水兵仪仗队。当日,56国驻华武官来到海军南海舰队某军港,馓有兴致地登上停靠在码头上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宜昌”号导弹护卫舰参观,并同两艘军舰上的官兵进行了友好交流。中国军舰漂亮的舰型、整洁的舰容和舰上官兵良好的素质,给驻华武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前年底退出现役的南海舰队舰艇部队的老水兵。我17岁就从湖南参军入伍到南海舰队,经过近十个月的入伍训练和专业技术学习后,分配到驻南海最前哨的海军某导弹护卫舰大队,登上海军"绍兴"号军舰,成为一名光荣的舰艇报务兵,实现了自己当水兵、驾军舰的夙愿。16年的水兵生活,16载的搏风斗浪,我随军舰训练巡  相似文献   

6.
绿色幽默     
水兵聊天一个驱逐舰上的美国水兵和一个潜艇里的水兵在聊天。驱逐舰上的美国水兵说:“我们舰上的人都把你们那些潜艇叫作‘海老鼠’。”说完就哈哈大笑。潜艇里的水兵回答道:“噢,是吗?你以为什么?我们艇上的人都把你们那些军舰叫‘目标’。”  相似文献   

7.
走近雅典娜     
2001年8月17~25日,我有幸作为中国军史协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的第27届国际军事历史大会,走进了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西方古国。 别具一格的“军舰招待会” 希腊南濒地中海,站在其境内的任何一处山顶都可以俯瞰大海,因为其内陆的任何一点距离海洋都不到100公里。 我们到达雅典后就接到通知:“与会代表次日将前往‘阿芙罗’号军舰参加招待会。”第二天傍晚时分,100多名世界各国代表乘车来到港口,远远地看到一艘舰炮昂首、张灯结彩、修葺一新的老式军舰。它就是“阿芙罗”号。 登上军舰,只见由七八名男女水兵组成的小乐队在舰艏甲板上演奏着波尔佐克(希腊传统民族乐器)。水兵们将香槟和葡萄酒递到每位一位客人的手中。欢快的乐曲、醇香的美酒和习习的海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舰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潜艇技术和战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海战中产生了不少名噪一时的潜艇和潜艇指挥官。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倒霉"的潜艇被人们所记住。排行榜第一名:日本"吕-34"号潜艇。上榜理由:被土豆"吓沉"的潜艇。1943年初,为配合美军在西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反击行动,美国海军在海上实施封锁,切断日军对新几内亚群岛的增援和补给。4月初,美国"奥邦农"号驱逐舰在奉命对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进行战斗巡逻时,突然发现一艘日本潜艇从己方军舰旁边破水而出。美军舰员们十分惊呀,军舰上火炮手立即摇动火炮对准潜艇,准备用火炮攻击日军潜艇。但由于潜艇距离军舰实在是太近了,已经进到了军舰火炮的射击死角之内,火炮无法发挥作用。正在慌忙之际,一个美军水兵见到军舰甲板上有一堆土豆,  相似文献   

9.
1995年9月6日上午9点半钟,荷兰海军导弹护卫舰“范·内斯”(Van Nes)号和“范·盖伦”(Van Galen)号在中国海军512号导弹护卫舰的引导下,迎着灿烂的阳光,穿过薄薄的晨雾,由吴淞口徐徐驶入黄浦江,开始了对我国上海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10年来荷舰第二次访问上海,它对于进一步增进中荷两国人民的友谊,加深两国军队特别是两国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丹麦80名左右刚入伍的海军女兵和300名男水兵一起被派到7艘丹麦军舰上服役。结果是,有5个女兵怀孕,一对水兵恋人在大西洋中部结为伉俪,为使用船上的洗澡间,各舰都发生无数起“战斗”。  相似文献   

11.
两军对垒,一方泄密导致兵败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艘军舰在即将起锚离港赴欧洲参战之际,舰上一水兵跑到港口一酒店用电话向女友告别,通话中把军舰航行的时间、路线、到达地点告诉了对方。正是“隔墙有耳”,被一德国间谍所偷听:没过几天,这艘军舰就在航行中被德军  相似文献   

12.
《当代海军》2005,(11):14-17
9月上旬,韩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崔润喜准将率领下访问了湛江南海舰队,其中的“忠武公李舜臣”号是韩国海军目前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笔者有幸亲眼目睹军舰到访并获准登舰观摩。到访现场目击 9月1日下午,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港城湛江气候仍然十分炎热,南海舰队水兵的热情如同天气一般,手持写有欢迎韩国军舰来访的大幅标语,提前一个多小时列队站立完毕。为了拍出不同别人的进港画面,笔者选择俯拍角度,爬上码头侧面边上一座50米高的龙门吊顶部。 15时许,有点雾气蒙蒙的海面上出现了韩国军舰“忠武公李舜臣”号的影像,远远望去,我的第一印象是这艘韩国军舰与南海舰队的“深圳”舰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该舰前甲板少了对空导弹发射系统。“忠武公李舜臣”号桅杆上飘扬着韩国国旗和中国国旗,在拖船帮助下在湛江港湾中慢慢前行。不好,“忠武公李舜臣”号转向的海区离我预计的海区相距甚远,这就等于说我选择的位置已经失去了俯拍的功能。我不得不仓促之中乱按了些镜头,从龙门吊上飞速下来奔向码头,选择近拍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平 《环球军事》2014,(10):54-55
2014年3月8日荷兰皇家海军(后文简称荷海军)在荷兰达门集团谢尔德海军船厂(位于弗利辛恩)为“卡雷尔·多尔曼”号联合后勤支援舰举行命名仪式,荷兰历史上首任女国防大臣珍妮·亨妮斯·帕拉斯查特(后文简称珍妮)出席该仪式,使世人再次关注荷兰海军这一新装备研发动向。 原型鹿特丹级 众所周知,17世纪时荷兰是世界海洋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具有很强的海军装备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的南中国海上,游弋着我国第一艘专用医疗船——海军“南康”号医院船。该船呈乳白色,悬挂着红十字旗、标有国际红十字会规定的各项标志,被誉为“海上流动医院”。10年前,伴随着该船的诞生,我国海军史上第一代女水兵也诞生了。她们长期在海上从事护理工作,并肩负着海上突发事件和未来海上局部战争中伤员一线救护的重要使命。让我们走进女水兵中间,听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8日,几百名美国军官和退伍军人在夏威夷举行了庄严的仪式,以纪念55年前的珍珠港事件,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克莱明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发言中,并没有强调珍珠港事件的重大意义,而是专注地叙述了珍珠港事件中一个黑人水兵的故事。 多里斯,米勒当时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号军舰上的一名炊事员。虽然他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但是他却无权参加战斗。因为那时的海军军规是禁止黑人直接参加战斗的,而且,大部分陆军和海军的官员都反对黑人成为战斗员。  相似文献   

16.
胡海 《环球军事》2009,(1):27-27
1988年2月12日,两艘美国军舰故意驶入苏联军港附近水域,企图侦查苏军的海军实力。此举立即遭到苏联军舰驱赶,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苏联水兵采取了必要的撞击手段,致使美舰受损,此举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17.
浩瀚的南中国海还记得:在历次海战中,中国海军因没有医院船和缺少海上医护人员,曾出现过许多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抢救而令人痛心的场景.星转斗移.当岁月的脚步刚刚迈进九十年代,在中国男性水兵生活的舰船上奇迹般地闯进了第一批女同胞.从此,中国结束了没有女水兵的历史.她们勇敢地肩负起了海上医疗救护的重任,在凶涛恶浪的海面上,这群“白衣使者”宛如一群搏击风浪的海鸥,唱出了中国第一代女水兵独具特色的闯海浪漫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海洋与舰船,历来是女性的禁地。1991年3月14日,南海舰队司令部发布命令:任命海军422医院陈金凤等17名女军人为海军“南康”号医院船的医护人员。从此,中国千百年来女性的禁地被打破、人民海军拥有了第一代女水兵。4年多来“南康”号航程2万多海里,  相似文献   

19.
德国海军导弹护卫舰 F123级“梅克伦堡-沃波默恩”号和 F122级“莱茵兰-普法尔茨”号,在德海军护卫舰第六支队支队长索尔斯膝·克勒中校率领下,于2(X)2年6月10日上午驶入青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两舰随舰来访官兵共431人,其中军官52人、士官190人、水兵181人、外特军人8人。这是德国军舰首次访问青岛。 F 123级"梅克伦堡一沃波狱恩"号是德海军先进的防空型导弹护卫  相似文献   

20.
金惠欣 《环球军事》2013,(22):50-51
对市民来说,澳大利亚海军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最热闹的是10月6日、7日两天的各国海军对公众开放活动,整个悉尼市有超过4万人次通过互联网购买参观券,登上了多艘开放军舰,近距离接触世界顶尖海军装备,目睹各国海军水兵的飒爽军姿。笔者也购买了套票,第一天前往达令港巴拉戈诺码头参观英、美、澳三国的4艘军舰,第二天到花园岛海军基地参观其余战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