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年四个月的陪伴,28期《政工学刊》见证了我从一名国防生到一名基层政治工作专业军校生的蜕变与成长。将我从一名政治工作的"门外汉"引领到政治工作的专业之中。《政工学刊》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现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在机关帮助工作,还是担任模拟连兼职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感谢遇到你     
雪中送炭,让我不再害怕寒风的刺骨;汗中送扇,让我不再忌惮骄阳的火辣;暗室亮灯,让我不再担心黑漆的恐惧。《政工学刊》,感谢你的出现,点亮了我的心灯,打开了我的心窗,让我看到了希望,明确了方向。感谢你的出现,让我步伐铿锵,努力前行。感谢遇到你,带我走进了真正的政治工作之门。以前,我总以为政治工作就是吹拉弹唱,有才艺就可以做好政治工作,带着这份"自信",我来到了大连舰院政治系。开学伊始,一本《政工学刊》来到班里,这是我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创刊以来,我一直订阅。我由部队一名政治工作者成长为军校一名教授、研究生导师,它给了我很大帮助。《军队政工理论研究》不仅是我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教学研究的好帮手,也是我带的研究生的必读物。我感到该刊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政治性。该刊牢牢把握军队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制度,刊发文章的內容始终与党  相似文献   

5.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6.
爱不释手一往情深杜乃华我是由一名技术干部改行从事政治工作的。由于业务不精,素质不高,尽管工作上很勤奋,但难以得心应手,有时还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工作能力,我考入了海军政治学院基层政工班。当我第一次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政工学刊》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多年订阅、期期必读。据了解,我们集团军所属部队订阅《政工学刊》的单位和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我们认为,《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期刊,其鲜明特点是:方向明确、与时俱进,栏目丰富、紧贴实际,指导性强、方法实用,排版大气、编辑精细。为使贵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的第一篇处女作被“无情”退稿,但从此却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往后的每一次投稿,编辑老师都给予悉心指导,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的草根情怀,体现了为师者非凡的气度风范和崇高的责任担当。几年来,《政工学刊》一直陪伴着我,为我指路引航,成为身边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在这个群英荟萃的“大舞台”和攻关破难的“藏经阁”中,不断吸取知识的养分为自己加油充电,既体会了伏案笔耕的艰辛,也收获了开花结果的喜悦,让我在部队政治工作的道路上更加灵动敏锐、更加沉着笃定。  相似文献   

10.
阅读《政工学刊》七年,无论是做基层政治主官还是政治机关干事,都使我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学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始终追踪理论前沿、注重破解现实问题,既高屋建瓴又下接地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深受广大基层政治干部欢迎。当前,国内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和部队使命职能的进一步拓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使基层政治干部对岗位"充电"有了新需求。藉此,对办好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政工学刊》编辑部: 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我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政治类报刊,以得教益,《政工学刊》是我常年坚持阅读的一种。贵刊虽是军队主办,但它对全国各行各业的政工干部和政工研究同行都有启示。最近在第6期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当爱好被功利化》被刊载,甚是荣幸。希望编辑部再寄一本样刊作纪念,谢谢!  相似文献   

12.
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李放鸣,周斌今年,86047部队订阅《政工学刊》70册,发给连队指导员人手一册。他们用《学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学刊》、用《学刊》已蔚成风气,《政工学刊》成为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基层政工干部普遍反映,《学刊》综...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王亮 《政工学刊》2011,(9):80-80
我最初在部队做技术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政工学刊》,使我对政治工作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我走上了指导员、机关于事的岗位,专注于政治工作实践和研究。这一切,都要感谢贵刊独到的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15.
致《政工学刊》编辑部编辑部全体同志:今年8月是《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值此刊庆的大喜日子,作为贵刊的历史见证人、忠实的撰稿人(特约通讯员)和热心的读者,我特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祝贺!《政工学刊》的前身,是海军政治学院的前身海军政治学校的校刊──《教学...  相似文献   

16.
《政工学刊》的可贵之处衣述强笔者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也是借《政工学刊》这个园地成长的一名作者。在《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之际,结合多年读刊和投稿、用稿的体会,谈点感想。一、刊风正派,量“质”用稿。一个刊物办得是否有价值,真正能吸引读者,关键是能...  相似文献   

17.
情有独钟一如既往李荣广说来惭愧,这几年我也没少给《政工学刊》投稿,却因为角度不新、力度不够和研究不深而没有一篇被采用。但我对《政工学刊》仍情有独钟,深爱不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她确实是益友良师。我是从技术岗位改行从事政治工作的,改行以后,一直未...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基地其他常委以及许多从事政治工作的同志们,都是《军队政工理论研究》的忠实读者。刊物所刊发的文章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紧贴部队实际,研究解答当前政治工作领域一些重大课题和广大官兵关注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基地各级政工领导感到,通过学习《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开展政治工作有了更高的站位、更  相似文献   

19.
方兴 《政工学刊》2011,(10):80-80
捧读政工学刊第8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漫谈》一文,如饮甘饴。作者以平实朴素、生动形象的语言,源于实践、管用可学的经验,切中要害、发人深省的思考,让我顿悟"融情方能取心"的育兵真谛。  相似文献   

20.
遇到难题找《学刊》郝振佳说《政工学刊》是政治教育的助手,此话一点儿也没错。那是1993年5月底,我任代理指导员工作。上任时,遇到了战士私自外出喝酒滋事问题。上级指示搞一次以严禁酗酒为内容的专题教育,这下可愁坏了我。自己对酒没有爱好,酒的知识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