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良好稳定的兵工生产是中共独立自主坚持抗日游击战的重大保障。但是在1941年11月之前,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长期未能就兵工生产的基本方针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鉴于八路军及游击队武器弹药供应短缺的严峻现实,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积极探索适合抗日根据地兵工发展的正确路线。这一过程中,中共的兵工建设指导思想有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设想依靠国民政府支持发展军事工业,转变为独立自主实施军工生产;二是从计划发展现代军事工业、生产新式武器,转变为集中全力制造手榴弹、地雷等基础武器。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兵工生产,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抗日战争时期的兵工生产任务繁重,国民政府对兵工政策作了相应调整,其核心是适时将兵工厂转迁于安全地区,建立大后方兵工基地;兵工业的调整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保存了中国兵工精华并促进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并推动了西南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兵工企业进入民品市场戴天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兵工企业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才能求得生存的发展,才能有效地利用国防资源。一、进入民品市场的主要标志1、机器设备等作了适应性的改造。兵工企业生产军品,专用设备多,工种单一。民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设备通用...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生产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军兵工生产从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开创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军械维修发展为能生产制造轻武器。特别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兵工生产的承前启后时期,无论从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从生产制造兵工产品种类和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都较解放战争时期以前的兵工生产有一个较大发展;同时,它又为我军建国后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 (一)兵工厂在各区的分布情况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厂在接收日、伪兵工厂的基础上较之抗日战争时期有所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晋绥、中原五个解放区的兵工厂群。1945年,我军兵工厂在职工100余人、机床10余台规模的有数十个,到1949年上半年,各解放区兵工厂总数达160个,职工总人数达9.98万余人。  相似文献   

5.
铸造毛坯生产新技术在兵工企业的应用万迪明近十几年来,兵工企业军转民工作进展很快,随着民品品种的增多和产量的不断扩大,对铸铁(钢)毛坯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加大。为保证毛坯的高质量、大批量、专业化生产,要求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满足产品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伴随着“九五”计划之大钟的第一声巨响,《兵工标准化》又和大家见面了。承蒙各级领导的关怀、广大作者的支持和众多读者的厚爱,《兵工标准化》已在国防建设和兵器工业标准化事业的生涯中走过了100期的路程,从一棵稚嫩的幼苗成长为标准化期刊百花园中颇具特色的小花。值此新年之际,谨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首往事,《兵工标准化》宣传了我国兵器行业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探讨了标准化在兵器产品研制、生产中的作用;刊载了武器型号  相似文献   

7.
中南兵工局召开生产经营会议为了加强对所属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共同开发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扭转一季度生产经营下滑的不利局面,4月23至24日,中南兵工局在河南洛阳召开了中南兵工局生产经营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南兵工局所属的21个企业及湖北省...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喝彩。国庆阅兵是壮国威、扬军威的大事,关系民族的尊严、祖国的形象。作为参与阅兵装备研制生产的兵工职工,看到倾注自己心血的兵器装备为国争光,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去年年初,兵工行业接受了中央赋予的阅兵项目研制生产神圣任务。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靠着老兵工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靠着全行业职工的奋力拼搏,靠着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圆满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目前,我国国内政治…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呼唤──兵工企业人才及培训现状透析福成当前兵工企业现状如何,回眸兵工战线企业人才培训、职工教育的历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举步维艰的窘状全景之一:先看兵工企业未来的命运之神─—兵工企业管理干部的窘状。目前,就全国而言企业管理人才有13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人民兵工创建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刘华清(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七日)同志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特别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器工业战线的劳动模范们一起,隆重纪念人民兵工创建六十五周年,我感到很有意义。今天,我和邦国、张震、万年、浩田、志福、学智等同志一起...  相似文献   

11.
4.民国时期金陵制造局生产的手枪 金陵制造局前身是金陵机器局。金陵机器局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兴建,次年竣工,现地址为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厂址。晚清时期,金陵机器局与同年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局、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及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局齐名,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四大兵工企业之一,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工厂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弘扬人民兵工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开创兵器工业保军转民新局面──在人民兵工创建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张俊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人民兵工事业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65年来,人民兵工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兵工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设想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编者按:1993年10月1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办法”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实施。作为企业,尤其是兵工企业该怎么办?让我们来听一听来自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的设想。兵工企业有必要把改革内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武器为战争制胜之本,任何军队都非常重视兵工生产,我军自红军时期就有了简单的制造武器的工厂。抗日战争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具有相当规模,笔者出于教学需要曾查阅了有关史料和档案,现将解放战争中、我军兵工生产的有关史料实录于后,对我军的兵工生产可略见一斑,同时也可供研究兵工史的同志参考。据资料记载,截止1949年6月,我军兵工厂主要分布在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晋绥区和中原区五个区,共有兵工厂160个,其中华北区54个,占总数33.7%;东北区49个,占总数30.6%;华东区37个,占总数23.1%;晋绥区14个,…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批示同意根据朝鲜战争经验提出兵工建设方针的计划1951年5月上旬,正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前夕,兵工委员会根据抗美援朝以来的各种情况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我国今后兵工建设方针等问题。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归纳会议关于今后兵工建设方针问题的讨论意见,于5月11日向毛泽东送上了书面报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80年80件事     
(按时间顺序排序)1.人民军工的摇篮——官田兵工厂诞生2.中央军委成立军工局统一领导红军兵工生产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红军兵工厂4.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决定建立根据地兵工厂5.八路军、新四军成立军工部,加强兵工生产6.黄崖洞兵工厂--华北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7.突破白口生铁韧化技术,生产第一批无烟药8.开展赵占魁运动促进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9.抗战胜利后东北建立完整的兵工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层信息     
近日,湖北长江光电仪器厂再传喜讯.在湖北省首届工业精品名牌展销会上,该厂生产的民用枪瞄准镜产品被评为金牌.民用枪瞄准镜是长江光电仪器厂在实施军转民过程中开发生产的一项支柱民品.该厂领先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进步之路,工厂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三期技术改造,使工厂的生产及检测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厂生产的民用枪瞄系列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8%,产量、质量、出口创汇等各项指标在省兵工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世界最大的民用枪瞄生产厂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能集团山西北方晋东化工有限公司被山西省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建党100周年、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之际.作为党史的重要组成分,人民兵工的发展史,是一部从无到有、开拓创新的历史.83年前,革命前辈从研制生产手榴弹、黑火药起,开启了建设太行兵工、保家卫国的伟大历程,同时奠定了晋东兵工的基...  相似文献   

19.
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敖以才湖北长江光电仪器厂是全国兵工企业民品出口先进单位,曾跻身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300家之列,并较早获得国家批准的外贸进出口权、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但由于是粗放经营,加上产品单一,开发产品只停留在同一产品的表面...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场后方勤务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前,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勤务是军政部的一部分,分别由该部军需、兵工二署和交通、军械、军医等司掌理。战时,参战各单位设立兵站、经理总监部等机构办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军事委员会内设立后方勤务部,掌理陆海空军后方勤务事宜。1938年11月,国民党在南岳军事会议上宣布抗日战争进入第二期。此时,空军“飞机损失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