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震 《云南国防》2002,(3):37-37
当前县(市、区)人武部中普遍存在着“六多、六少”的现象,影响和制约着人武系统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的步伐。这“六多、六少”是:新人武多、老人武少;不熟悉人武业务的人多、熟悉人武业务的人少;应酬接待多、解决问题少;职工人数多、干部人数少;事务性工作多、精钻细研少;墨守成规者多、开拓创新者少。  相似文献   

2.
提起人武干部交流,人们都说难。难在人武干部出去没人要;即使出去了,像军队转业干部一样要降职使用,影响了人武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可是,南京市鼓楼区人武部干部交流渠道畅通,仅1年多的时间,人武干部2进3出,交流出去的人武干部被当作“宝”,不仅职务不降,而且都放到重要岗位。原因是区委书记敢于出面讲话,勇于拍板,善于协调。  相似文献   

3.
云南保山军分区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江主席“三个代表”思想,做实践“三个代表”的带头人。 这个分区地处边境,黄、赌、毒猖獗,敌社情复杂。分区党委结合人武系统官多兵少,工作分散、难以控制等特点,从人武干部的工作生活规律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了解,笔者切身体会到,人武系统新调入的干部存在“目标不明干劲足,吃苦受累成效小”的现象。人武系统在工作面广、人员少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地处理工作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认为交流调整干部大都年富力强,有作战部队过硬的作风和好的传统,工作中十分放手使用。因此,出现了赶“鸭子”上架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作战部队向人武系统交流的干部数量逐渐增多。如何加强对新调入干部的管理,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做好新调入干部的工作:一要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常备军和后备军的关系。从常备军到后备军,部分人员存在“船到  相似文献   

5.
桂峰  赵福臣 《国防》2001,(4):59-60
提高人武干部的素质,对于加强人武部建设,做好人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提高人武干部素质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变用人观念,建立一种贤者进庸者出的人武干部管理机制 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人武干部队伍建设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部队精简整编,大批作战部队和上级机关干部交流到人武部,导致“老武装”少了,人员结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从1987年10月1日起,全国人武干部开始佩带人武工作专业符号,但目前违反人武符号佩带规定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有的地区没有收交原佩带的领章、肩章和帽徽,一些人武干部至今仍在继续佩带;二是有些人武干部“混号”佩带,如有的用原来的领章配托人武符号的领花;三是有些人武干部没有按规定缀订符号,领花和肩章花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各级人武部在革命人生观教育中,针对人武部现状和人武干部思想实际,坚持“四查”、“四看”、“四纠”收到成效。 教育展开前,唐山市党政主要领导和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几次分析、研究。认为,人武部自移交地方后,与社会接触多,受“酒绿灯红”影响直接,搞人生观教育,就必须紧贴干部的思想实际,明理解惑,自查自纠解决问题,他们针对部分人武干部淡化军事机关职能,纪律松懈等不良倾向,组织人武干部查组织纪律,看遵纪守法的观念,纠“散”;针对人武干部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较多,其中多数干部安心工作,敬岗爱业,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带来了活力。但也有部分同志把到人武邯门工作当作为今后找退路、找出路的一个跳板,产生了从“一线”到了“二线”的思想。有的敬业精神不强,想自己的事多,谋单位的事少;有的缺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误认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就是“二线”,滋生了“歇口气、松口劲”的消极思想。针对这一实际,我们要狠抓干部教育整顿,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干部队伍的“一线”意识。 开展形势教育,消除模糊认识。今后的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战争爆发的突发性大,战争进程快,对动员工作要求高。因  相似文献   

9.
人武部移交地方以来,我们在现行体制下设法疏通人武干部进出渠道,5年中,共调整7名县人武部领导干部,提拔235名人武、专武干部担任了乡局领导,有效地调动了人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人武部移交初,我们就依据新情况,提出并实行了“六个同步”。即:地、县组织部门考核干部,同时考核人武干部;调整配备干部,同时考虑人武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保持好准艰苦地区人武干部的思想稳定,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影响准艰苦地区人武干部思想稳定的主要有生活、工作、思想、环境因素。大部分人武干部是刚从军校毕业或从野战部队调入的连、排职干部,工资低,节余少,花钱办事的地方多,加之福利待遇差,对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人武部的全面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人武部建设上,一些人武干部存在着“五轻五重”的错误思想认识,严重影响着人武部的全面建设和人武干部素质的提高,必须予以纠正。 一是重实际工作,轻理论学习。在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上,多数人武干部把实际工作摆在第一位,认为实际工作是“硬指标”,而理论学习只是“软指标”,往  相似文献   

12.
刘燕伟  张智强 《国防》2013,(9):64-64
为贯彻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山西省吕梁军分区日前开展人武系统现役干部十项业务集训。这是针对近年来人武系统干部交流多、变化快,新手多、"老武装"少,干好武装工作能力素质亟须提高的实际,分区党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安排。旨在解决一些同志对武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比较肤浅,业务不精;对表面工作较熟,但在具体抓落实上没思路、缺招法,工作在低  相似文献   

13.
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新形势下,随着省军区系统新编制的落实,人武部干部编制数精简了三分之一左右,加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干部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人武部人员少、成份新与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日异突出,对人武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新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能够尽快转换角色,胜任本职。缩短“适应期”,使老武装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开拓进取,本刊将陆续刊登“提高人武干部能力素质”系列谈,供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转眼间,全国县(市、区)人武部归建两年多了。收归后的人武干部的地位待遇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专武干部却没有随之而动,因而部份专武干部认为人武干部是正规军,我们是老百姓,久而久之导致很多乡镇专武干部进城办事来部里的少了,交往疏远,互相了解情况少了,从很多方面直接影响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6.
吴裕强 《国防》2001,(6):51-51
新形势下,立足“市场”环境,面向“战场”需要,抓好人武工作的落实,提高人武工作的质量,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务之急是提高人武干部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船的力量在帆上”。民兵预备役工作在改革中前进的幅度,取决于人武干部队伍抓工作的力度,而力度又取决于人武干部的素质。如何全面提高人武干部队伍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需要?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人武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了人武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周期,为人武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部队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标准严,这对处于工作第一线的人武干部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人武干部应具备“首战用我”观、服务超前观、无私奉献观、窗口形象观,姑且归纳为人武干部的“WTO”观。  相似文献   

19.
丁立法 《中国民兵》2013,(11):25-25
现役干部由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后,其工作对象和环境发生_r根本性变化,有的进入情况慢。因此,人武系统新交流进来的现役干部应尽早实现“两个转变”,以适应人武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人武干部从事的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绝大部分时间要与地方打交道,课余时间自由支配的也比较多,在管理上难以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作风。同时,现在人武干部,特别是主官,普遍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错误想法,不思进取,缺少工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