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寿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则记载 :建安五年的春天 ,袁绍积极筹备粮秣兵马 ,统率十万大军准备伐曹。袁绍的谋臣田丰对他说 :“曹公善用兵 ,变化无穷 ,众虽少 ,未可轻也 ,不如以久持之。……不及两年 ,可坐克也。”袁绍不听 ,田丰再次恳谏 ,袁绍大怒 ,将田丰关进大牢。官渡一战 ,袁绍大败。有人向田丰说 :“君必见重。”田丰却说 :“若军有利 ,吾必全 ,今军败 ,吾其死矣。”袁绍回来 ,对左右说 :“吾不用田丰 ,果为所笑。”于是 ,就杀了田丰。田丰反对袁绍伐曹的意见 ,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按理应当受到重用 ,结果反而被袁绍所杀。这似乎…  相似文献   

2.
清人施德馨撰写的《襄壮公传》(见《靖海纪事》)载:清军水师将领施琅(1621~1696)用兵的特点是:“用兵务持重,计出万全,不株守摹古人兵法,而出奇功与之合。至临  相似文献   

3.
略论《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思想及其进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道家重要典籍,传世本《文子》第十二篇《上礼》继承了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其“以正治国”强调随时、顺性、合俗、利民、能因、无为,在此基础上,其“以奇用兵”强调因民之欲、不从己出、用兵以诚、用兵以时、以仁用兵、用兵以礼、用兵以道等。与诸子相比,具有独特之处。这在1978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残文中得到证明。本文试从分析《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内涵入手,来探讨《文子》用兵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的「三不谈」毛泽东同志在学校读书时,曾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女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做到「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任弼时同志的「三怕」任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相似文献   

5.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关于袁绍兵败官渡的原因,史学界虽有论述,但大都倾重于政治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了军事、经济等其他因素的考察。例如,在谈到袁绍兵败官渡的原因时,有人认为,“袁绍世代相传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是充满了腐朽性的。表现在政略上,是‘以宽济猛’,以致豪强放恣,军令不行,人民怨恨;表现在战略上,是不能灵活用兵,以致处处被动,行动迟缓,这是袁绍兵败的主要原因”。“袁绍由强转弱以致  相似文献   

6.
杨万军 《国防》2016,(11):37-40
近年来,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成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省军区系统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担负着统一协调本地驻军、民兵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的重任.实践证明,抗洪抢险必须坚持依法用兵、统一用兵、就近用兵、建制用兵、量灾用兵、专业用兵、重点用兵、灵活用兵、慎重用兵、安全用兵,确保快速高效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7.
生产用兵管理是影响农副业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坚持生产用兵管理与农副业生产劳动特点相结合。首先,生产劳动的季节性要求在生产用兵管理中注意兵力均衡使用。农副业生产劳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的战争舞台上常见:一些打仗不多但深究兵法的读书人,因其功威超过身经百战的将军而占据着军事家的位置;而一些用兵愚不可及,战败身亡的人物也常出现在那些饱读兵书的书香子弟之中。知识分子习武,从武,熟读兵书,深究兵法,一成一败,走到了两个极端,军事家出在他们之中,腐之徒也出在他们之中。兵法,是功乎?是过乎? 孙膑是位著名的军事家。据太史公记载,孙膑与庞涓同师鬼谷子学兵法,还没有出仕,就被庞涓陷害,砍去了膝盖骨。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将军,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孙膑既未带过兵,又未打过仗,何以成为著名的军事家?他一生,与战争有点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兵贵神速”一词,出自《三国志.郭嘉传》,言曹操征袁尚时,到了易县,谋士郭进言:“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果获大胜。“兵贵神速”,应理解为在作战行动上,最重要的是抓住战机,迅速地采取行动。 何谓之“神”?且看孙子在《虚实篇》所作的解释:“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所以“兵贵神速”不仅指用兵贵在捕捉战机,速战速决,还主要靠能因敌变化而用兵  相似文献   

10.
奇正是一个兵法概念。古代兵家十分重视奇正在用兵作战中所起的指导作用,认为它是作战取胜的必要保证。《孙子·势篇》曰:“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尉缭子·武议》亦曰:“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奇正原理为历史上多次大小战争所证实,历史上名将用兵每每以出奇制胜,奇正的兵法功效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1.
敢问路在何方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侯正礼谈如何提高「两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本刊记者马会杰“成也在车,败也在车。”摩托车、汽车(以下简称“两车”)在兵器工业保军转民的调整、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今年的兵器工业工作会议上,总公司把振兴“...  相似文献   

12.
望谟县地处贵州边缘,素称“小西藏”;它曾是百色起义时红七军、红八军战斗过的地方。这个县有一个特别爱武装工作的县委书记黄定承。去年金秋的一天,笔者一路风尘赶去领略其尚武之道,黄书记笑答:“所言所行,乃兵家常事,我自称‘兵家’,释为用兵的人,必首当谋武、建武,后方可用武。”  相似文献   

13.
成建制使用民兵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在用兵时机、用兵数量等方面部必须有合理性。一、要依法用兵。要以《民兵工作条例》为准则,掌握使用原则。“爱惜民力,严加控制”,防止盲目的大兵团作战。要严格审批权限。要落实好报酬和优抚。谁用兵谁给钱的规定应贯彻执行,不能出现有人用兵无人付酬的问题。二、要量情用兵。情况一般,不要滥用兵。在土地承包到户的客观情况下,一般的收种、冶虫、粮棉征购等,成建制组织民兵是没有必要的。只能采取发  相似文献   

14.
吴光敏 《国防》2013,(12):47-47
这些年,各地民兵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任务,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单位对用兵规定不够清楚、用兵程序不够规范,致使用兵效益不高甚至衍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民兵属于国家武装力量,动用民兵必须慎重、量情、依法。关于民兵动员使用,总部提出了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就是要"讲政策、守规矩、按程序、重效益",确保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行动有据、规模适度、用之合理。为此,要准确理解把握党、国家和军队的政策规定,综合考虑民兵自身能力和遂行不同任务,科学把握用兵原则、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刘玉德有一个好「参谋」,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形影不离。刘司令员到临沂军分区检查工作就要离开了,分区领导恳请他作些指示。刘司令员谦虚地说:「我提条建议供你们参考,凡上级的文件、电报,我们都要好好地学习,但不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渠道。」在座的同志一时不明白这「另一个重要渠道」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法国大革命时期异军突起的一位年轻统帅,拿破仑在建军、带兵、用兵上不落俗套,大胆革新,成就非凡,一度使法国军队在欧洲战场所向无敌。拿破仑的用兵谋略、指挥艺术、带兵方法及对世界军事科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为恩格斯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体系作了学术上的必要准备。恩格斯在自己长期的军事理论探研中,对拿破仑一生的功过得失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汉初三杰之一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用兵艺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所创造的 些战法,如暗度陈仓、背水阵、木罂缶渡军,等等,千百年来在我国人民中广为流传。而后世之言兵者,也往往将他与孙子、吴起、曹操等优秀军事家并提。清代方苞说:司马迁所以于汉兴诸将中独详述韩信之用兵,是因为“信之战”,不仅  相似文献   

18.
地方资助经费是各级地方政府和用兵单位,为加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以专项拨款、补贴经费、配发实物、增添物品等多种形式,支援武警部队建设的经费和物资。地方资助经费划拨渠道多、数额不稳定、开支范围随意、使用管理复杂,其管理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环节。1.把握好请领环节。向地方政府和用兵单位申请资助经费物资,要经单位党委研究同意后,由后勤部门向地方有关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归口及时办理相关请领手续。在办理过程中,要由两人以上共同参与,严禁个人单独办理领报手续。2.把握好人账环节。地方政府和用兵单位拨人的资助经费,要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要通过银行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在吸收兵家和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军事主张。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它主张“兵不可偃,用兵行义”;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它非常重视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主张“行德顺民,用兵有时”;在治军方面,它主张“选练精锐,恩威兼施”;在用兵指导思想上,它主张“知彼知己,贵速待时”。其中有些观点弥补了兵家学说的不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人武系统成建制使用民兵的场合多了,数量大了,但有的单位在用兵中忽视了练兵,两者脱节,出现了军事组织与生产组织不分,‘用兵’与‘用工’混同的现象。要坚持用兵练兵融为一体,具体应把好5个环节: 一是结合组织发动,练快速反应能力。未来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兵员动员速度要求极高。在平时执行任务中,就必须强化命令意识,突出搞好‘民’向‘兵’的快速集结训练,突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转换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