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1年11月下旬,印巴间爆发了印度武力支解巴基斯坦的第3次印巴战争。双方地面部队在东西两线均展开了大规模攻守作战。在此次战争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装甲兵都显示了其强大的威力。所以双方在战后都加强了在装甲兵建设上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几乎是一夜解冻 南亚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几乎是一夜解冻,走进了“温和的春天”。4月18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向巴基斯坦伸出“友谊之手”,掀起了新一波印巴缓和热浪:印巴两国都承诺将向对方派遣大使、恢复海陆空运输联系和人员来往。印巴之间积累了50多年的恩恩怨怨。就双方而言,克什米尔问题错综复杂,汇集着领土、宗教和民族因素。一提克什米尔问题,许多军事观察家便会对印巴关系缓和的前景难表乐观。印巴半个多世纪中先后打了3次大仗,几乎都是为了克什米尔问题。双方之间无数次的武装冲突也大多发生在克什米尔  相似文献   

3.
近日,印巴间已经相持数月的军事对峙再次变得异常紧张,双方都宣称不惜使用核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使得核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这块饱经战争磨难的南亚次大陆的上空。 由于印巴两国的核武器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两国对核武器数量严格保密,奉行所谓的“模糊性”威慑。实际上两国目前装备的都是与美国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早期设计类似的裂变型核武器。科学家估计它们的爆炸当量在0.5万~2.5万吨之间。与此相比,美国在广岛投掷的核武器当量是1.5万吨,而长崎的是2.1万吨。虽然核武器设计较为原始,但由于两国不断的军事冲突对核武器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两国核武库一直在不断膨胀壮大。  相似文献   

4.
1948年,第一次印巴战争在联合国干预下刚一实现停火,就有一位远见卓识的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他的话不幸被言中了。16年后,积压于印巴两国的怨火再次喷发出来,而这一次双方却为了一块不毛之地而大动干戈。主角自然少不了有着"陆战之王"美称的装甲兵——  相似文献   

5.
包括美、欧以及其他区域强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必须参与进来并且在印巴之间进行斡旋,从而解决印巴两国间的突出问题:克什米尔、水资源分布、锡亚琴冰川以及爵士湾问题。两国最好的选择就是坚持对话。努力以友好方式解决他们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不管是武力或是胁迫政策,永远都不能消除印巴之间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让印巴同“病”相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因克什米尔领土争端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双方武装冲突时有发生。近年来,在美国的拉拢和调解下,印巴之间的紧张局面缓慢解冻。然而,就在两国关系趋于缓和的同时,印巴国内恐怖活动却日益频繁,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7.
张健 《国防科技》2002,(7):48-49
2001年12月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在以克什米尔为中心的边界地区集结了上百万部队,并把可携带核弹的武器装备也部署到边境地区,致使该地区局势十分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几个月的紧张对峙中,双方冲突不断,互有死伤,其中不乏有激烈的交火事件,但时至今日两国尚未正式开战的迹像。何以如此,双方为何打不起来?纵观印巴历史和现状,就不难明白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8.
12月2日,一群伊斯兰武装分子在克什米尔南部山区打死7名印度教徒。同日,印度士兵在克什米尔多处地区同伊斯兰武装分子交火,16名伊斯兰武装分子被打死。 “9·11”事件以来,美国为了顺利实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极力安抚印度和巴基斯坦。美总统布什宣布解除因核试验而对印巴两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国务卿鲍威尔分别与巴印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但印巴紧张局势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双方仍然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9.
2003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留下了震憾的记忆:伊拉克战争短暂的像一部“大片”;阿以和平路线图计划走走停停; “非典型肺炎”肆虐全球;中国“神五”载人成功;朝核问题六国会谈无获而终;印巴双方互摇“橄榄枝”;一代“枭雄”萨达  相似文献   

10.
印巴两国位于旁遮普地区的省份可以通过结束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分离、缔造强有力的商贸纽带、扩大连接、开放新型贸易路线,以及推动旅游业等途径使财富得到显著提升。该举措的核心是持有这样一种主张,即分属印巴两国的旁遮普地区能够利用彼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南亚的局势基本上是由印度占主导地位。冷战结束后,印度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96年,印 度采取积极措施继续改善印中和印巴关系,并与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双边关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改善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在印巴关系上,近年来,双方达成了一些建立相互信任的协议,如互不袭击对方核设施,防止侵犯领空,禁止使用化学武器,预先通报边境地区的车队调动和军事演习,以及建立政府和军队之间的热线联系等。1996年,巴基斯坦政府提出了两国恢复对话,解决争端的和平倡议,印度政府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双方的姿态对缓和两国关系,防止突发事件和降低军事对抗程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5月22日,正当印巴两国军队因5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查谟附近的卡卢恰克镇遭恐怖袭击、双方在边境地区激烈驳火时,在距印巴实践控制线只有25公里的库普瓦拉视察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在场的600多名印度官兵表示,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的“圣战”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现在已经到了对“越界恐怖主义进行决战的时刻。毫无疑问,我们将赢得这一战争的胜利”。 随同瓦杰帕伊视察的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也说,在14日查谟附近发生暴力袭击事件后,印度全国和军队都面临着向恐怖主义开战的新挑战。他要求军队执行政府作出的任何决定,要求他们作好准备,彻底打败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3.
顾斌 《宁夏科技》2002,(3):30-31
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是近年来兴起的两个有核国。至目前为止.两国各拥有3—5种型号的核导弹,而且导弹性能越来越好,打击能力越来越强,射程越来越远。由于印巴两国的历史恩怨和战略地缘等多种因素,常使一些国际战略专家们担心。  相似文献   

14.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近年来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而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核战争更使得国际社会忧心忡忡。在紧张和关心之余,人们也许会问:印巴两国何以会有如此大的深仇大恨?两个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国家怎么会变成半个多世纪的冤家?印巴半个多世纪的紧张和敌对关系的根源表面上看起来在克什米尔的控制权问题上,但是真正要回答这一问题,则需要回顾到印巴独立前夕的风云岁月。  相似文献   

15.
克什米尔争端是历史道留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自两国独立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在两国独立后的25年内,曾三度兵戎相见(分别是1948、1965和1971年)。1998年,两国相继进行了核试验。1999年,两国间爆发了格尔吉尔冲突。人们担心,如果冲突逐步升级为第四次印巴战争,有可能是一场核战争。可以说,现在两国的对立已不仅局限在南亚,它很有可能破坏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领导人和军方领袖都应该密切关注两国各军兵种间的交流。即便双方所对应的军兵种是为打败对方而生的.两国军兵种间目前也应该维持良好的关系。在笔者看来.两国决策者应该优先关注两国空军关系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过90年代初期的调整,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以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并签定相关协议为标志,进入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中、俄两国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不仅给两国带来了直接的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是由两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地区安全以及在国际格局中所处的战略态势等因素决定的。第一,两国在地缘政治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中俄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多公里,双方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致力于各自的经济建设;第二,两国在国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1年12月13.印度议会大厦遭恐怖分子袭击后,印巴关系紧张起来,双方大摆兵阵,边界时有交火,出现箭拔驽张之势。  相似文献   

19.
吴健 《当代海军》1999,(3):43-45
在南亚次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因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克什米尔争端等问题积怨甚深。几十年来,双方互为敌手,不遗余力地进行军备竞赛,去年5~6月间发生的核试验危机就让国际社会吃惊非小。在辽阔的印度洋上,印巴两国海军的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华北民兵》2013,(2):54-55
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已经过去30年,但战争的暗火还在地下燃烧,双方没有克制的态度,新的马岛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印度与巴基斯坦历史上为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经过了3次印巴战争,但边境冲突至今难以平息;叙利亚内战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鼓动下,升级将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