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推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的开展受到了当地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对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就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而言,由于语言、文化、习俗等差异的存在,使得师范生实习支教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新疆地区师范生实习支教实际,就实习支教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1897-1922)是我国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初创和发展阶段.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此期间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早期萌芽、正式确立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通过考察每个阶段的培养机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制度保障得出以下结论:设置独立的师范生培养机构,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和建立稳定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和确保其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选择和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师范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实践效果.为了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师范生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情况,促进少数民族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非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师范生为对象,对其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存在自身因素、教师方面和教材资源使用方面等问题,建议从少数民族师范生自身特点出发,增强教学实效,拓展教育知识,综合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   

4.
师范生具有大学生和准教师的双重身份,因此对于他们教育自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中对于教师具象的描写,提供了评价教师的依据.研究旨在分析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了解他们眼中的好老师形象.使得师范生能够理解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从而为从事教师职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视域下,社会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已从一般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与此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从一般型的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升华.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道德,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我国师范生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现状不尽人意,积极探索师范生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已成为高师院校紧急而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师范生教师专业道德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究师范生教师道德专业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粉笔字书写是高校师范生应掌握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学生基本教师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粉笔字教学的现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和对师范教育的理解,从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粉笔字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习作为师范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生实习支教政策持续执行的当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实习评价是客观反映实习效果,确保实习支教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因此,尽快改革完善目前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量表、结合质性评价、丰富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方式、反馈评价结果是教学实习评价不容忽视的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更是合格师资培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专业技能是教师教育专业性的突出体现,它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师范教育普遍存在着"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失衡,在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较为薄弱。本文对此类高校在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模式的基本原则,并对训练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良心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因素之一。教师职业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有着特殊意义 ,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 ,因此必须重视和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10.
实习支教作为师范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教政策持续执行的当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实现了师范生培养与师资岗位需要的零距离对接,而且解决了偏远地区师资匮乏的问题,但实习支教所出现的系列问题一方面影响着实习支教的质量,另一方面制约着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原本互惠双赢的实习模式出现了互损的苗头.故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实现支教生专业的对口对接,突破语言交流的瓶颈、强化学生管理,共创三方互助合作的机制是解决实习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