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国家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包括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等方面。北斗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2012年12月27日起,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标志着北斗卫星系统由军用转向民用,主要领域包括交通运  相似文献   

2.
目前,不少国家的许多军品和民品开发过程已经开始兼容。军用与民用系统采用同样的技术标准,使成本大大降低。网络、卫星通信技术,船桥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导航和微波导航等都可作到军民通用。 5月23~28日,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外国政府、企业代表团在北京参加了第5届中国北京高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建成“海军导航卫星系统”(即“子午仪”系统)并交付部队使用以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一直受到世界各大国的重视。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及欧洲正在发展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世界上主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3年5月25日,我国使用“长征-  相似文献   

4.
<正>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北斗民用推进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正式授予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北斗卫星导航产品2101质量检测中心"资质。北斗系统是我国军民共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已为十余万军民用户提供了全天候、不间断的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GPS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垄断了全球军用和民用卫星导航市场。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历经20年,耗资超过300亿美元建立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第三项庞大的空间计划。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2012年12月27日开始向亚洲国家提供“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包括定位、导航、授时、报文发送等等,每年预期能够得到60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其有望能面对美国的军事优势,但专家们认为,中国的“北斗”卫星群尚未完全部署完毕。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后必定成为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定位系统的竞争对手,其发言人宣布将向亚洲用户提供服务,包括定位、导航、授时、报文发送等。美联社评论指出,中国希望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服务每年赚取4000亿人民币(630亿美元)的收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00年开始投入使用,当时只有3颗卫星在轨,主要为中国公司服务。2004年,中国与欧洲签订协议,合作开发“伽利略”定位系统。但据《南华早报》透露,中方并不满意这份协议,遂即加大了本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力度。专家们指出,中国不会同任何人(无论是欧盟、美国,还是俄罗斯)分享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其实,在卫星导航领域建立合作机制是有很大优势的,现在有70%的坐标定位大地测量专业设备是在GPS和“格洛纳斯”两大系统内使用的,而且每个系统都对本国军方提供加密信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法国军事航天力量稳步发展,卫星光电侦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弹预警的能力显著增强,法国还在促进“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军事航天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开始进行卫星的军事应用研究,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8.
自旋载体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的一种典型应用。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载体自旋时,旋转产生的高阶动态将导致传统跟踪环路失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可以有效补偿信号的高阶动态。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导航信息辅助卫星导航信号跟踪的超紧组合导航接收机环路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惯性导航信息辅助速率、自旋载体转速和信号载波相位误差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接收机环路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自旋载体接收机的信号跟踪问题,且相比于卫星导航单系统三阶环路而言,所提超紧组合环路结构可以显著提升自旋载体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提起卫星导航系统,人们往往会立即想到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际上,俄罗斯也有类似的卫星导航系统,而且性能与美国的GPS不相上下,这就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U)。而今年的9月24日正是俄罗斯GLONASS系统开始服役的10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10.
刘定平 《国防科技》2001,22(12):8-9
众所周知,战略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已经越来越依赖卫星定位的导航,而当今世界国防和民用导航主要依靠两个相互独立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一个是美国开发的NAVSTAR,由24颗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已于1993年建成。另一个是俄罗斯建立的GLONASS,由24领导航卫星在离地19100千米高的三个近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 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时定位条件;而旁瓣损耗不加以补偿时,接收信号载噪比低于门限并导致任意联合方式均无法完成定位。各系统联合的精度因子分析表明:单系统或双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变化剧烈,四系统联合相比三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下降16.93%;三系统联合定位方案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联合方案的几何精度因子值变化最平稳,为最佳选择。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为探月飞行器定位技术研究和星载多系统接收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GPS系统与导航战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lingSystem)的英文名称缩写。它是美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历时近30年的建设、应用与发展。GPS不仅在军事方面取得巨大影响,而且在民用领域已广泛渗透到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诸如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地壳运动监测、资源勘探和城市控制网等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GPS的技术优越性和巨大潜力。GPS的军事应用弓I发了导航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GPS导航在精确打击中的应用。从海湾战争开始的各次战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卫星较少条件下也能提供连续稳定、精度高的导航,建立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深组合导航系统,并对该系统所采用的导航结构、状态估计算法等进行研究设计。最后,在战术级条件下,分别对单独的SINS,SINS/GNSS松组合导航系统和SINS/GNSS深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导航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深组合导航系统位置误差约为0.3 m,速度误差约为0.01 m/s,姿态误差约为0.005°。对比分析可知深组合导航精度更高,且不受卫星个数条件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使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跨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首先引起了各国军事部门的重视。1958年底,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就着手建立为美国军用舰艇服务的卫星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都通过地极,故也称“子午线卫星系统”。1964年该系统建成,随即投入美国军方使用;1967年美国政府批准该系统解密,并提供民用。由于该系统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所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国际防务     
欧空局发射第二颗伽利略导航卫星GIOVE-B【国防科工委网站2008年4月28日综合报道】4月27日,欧洲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第二颗在轨验证元素卫星GIOVE-B成功发射,标志着伽利略计划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GPS已占领中国卫星导航民用市场99%的份额,伽利略系统也瞄准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面临着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但中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建立“北斗”系统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全球直播业务是一种新型的卫星业务,它是美国防部为缓解现有军事卫星供需紧张矛盾,满足日益增长的战场信息需求而采取的一条新途径。全球直播卫星从民用直播系统移植而来,它将是美国21世纪卫星通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概述全球直播业务的计划情况,系统结构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COMPASS系统在民用、军事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入,用户对接收机抗干扰性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干扰条件下,采用低轨道(LEO)通信卫星对COMPASS系统进行增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星基增强方法。文章从信号增强的角度出发,以LEO卫星所播发的导航增强信号为依据,研究LEO增强信号所能容忍的压制干扰的干信比作为衡量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指标。首先介绍基于LEO通信卫星增强的COMPASS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分析干扰链路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对LEO卫星播发的增强信号能量及抗干扰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措施改善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经改善后的LEO通信卫星播发的导航增强信号可容忍50dB左右的干信比,与GPS中M码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成本的微型惯性测量单元在民用和军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系统误差出现发散的问题,通常采用卫星进行组合导航,抑制系统导航误差的发散。当可见卫星数为4颗及以上时,以松组合的方式能实现较高精度的导航,当可见卫星数低于4颗时,松组合不能正常工作,但紧组合的方式依然能正常工作,当载体出现转弯或变向运动时,导航误差出现较大波动,尤其航向角误差出现缓慢发散的趋势。针对此问题,在伪距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姿态观测信息,提高系统的可观测性,仿真实验表明,在增加全姿态观测信息时,MIMU/GPS紧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误差不受载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研究星间单差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和抗差Kalman滤波解算模型基础上,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对单、双、三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三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无论定位精度还是收敛速度均最优,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有利于提高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