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星闪亮     
又是一年好春光,正值花红柳绿时。金星村的老少喜看北坡如画似锦的经济林果带,打心眼里信服他们的这位“领头雁”——退伍军人、民兵指导员李晓林。是他带领民兵和村民所开创的“坡地资源开发利用及林果加工”项目,使全村人走上了富裕道路。李晓林所在的金星村,地处陕西宝鸡金陵河畔,蟠龙山下。全村耕地多半分布在村北的三沟六梁一面坡上。多少年来,金星村人眼巴巴盯住那人均0.4亩耕地,一年干到头人均只有190元。金星村人多想乘改革之风早日  相似文献   

2.
三寻犁地人     
立冬才过,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高定村各户的麦地还来开犁,军属姜子银就提前从外村雇来一位中年汉子为他犁地了。他的那块麦地,几年来都是村里的几位民兵帮他义务耕种;今年,他不想再麻烦小伙子们了。 谁知那位汉子到地里转悠了一下回来告诉他,麦地已犁过了。 姜大爷先愣后悟:“又是村里民兵!”他首先想到的是指导员(支部书记)杨义华。每到春耕、夏、秋收和冬种季节,杨指导员都要来检查他的田土,看看肥料够了不够,选的是不是良种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们在丹桂镇武装部长的带领下,到白良村采访了该村民兵连指导员罗礼章。 在罗礼章家门口,我们与他不期而遇。他身着一件深蓝色中山服,左上包里别着一支黑色“英雄牌”钢笔,头发有些花白,身体略显清瘦,行走却很有精神,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实干家”。罗指导员热情地邀我们进屋,泡上茶,点上烟,讲起了他和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故事。说到村里近年的变化,他  相似文献   

4.
炎黄故里,郑韩古城,一片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热土上,人民群众在广泛传诵着一位穿军装的“村官”的佳话。 “凯歌要回村里代职当支书啦!?”“凭他那两把刷子,保准在村里呆不上三天。”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武装部长张凯歌到张沟村代职当支书的事,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议论纷纷,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来自家里的反对声音叠起,母亲和妻子流着泪劝他改变主意,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张凯歌的去意。 张沟是龙湖镇最西端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新郑市、新密市三地交界处。近年来,村“两委”建设不力,干群关  相似文献   

5.
酒乡致富路     
陕西省凤翔县陈村镇水沟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子。可自从1979年退伍军人祁五泉当上党支部书记起,村里的集体经济就象加了酵母一样,呼呼啦啦地发起来了。村里资助一百二十户买了电视机,帮助80%的家庭盖上了漂亮的新房;安装了自来水,新盖了宽敞的校舍;干部的补贴、民办教师的工资、军烈属的优抚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杂费及全村各户的水费、电费等许多费用,都由村里统一负担。村里的集体积累已达一百多万元,向国家上交税金四十多万元。祁五泉是怎样带领群众走上集体富裕之路的呢?他自己说是:“因地制宜,酒乡抓酒。”祁五泉一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就琢磨致富的道道。他想,凤翔县是全国著名的酒乡,离村十里的柳林镇就出产有名的“西凤”酒,我们就不能走酿  相似文献   

6.
“村里的官儿数着茂家的官儿没有味”,10年前,王茂家就任九曲村民兵连长一职,村里人如是说。“没味的官倒叫茂家干出滋味来了”,10年后,村里的人又如是说。这话都不假,有滋有味的王茂家连续十年被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评为先进民兵连长,民兵连也多次被烟台警备厂评为先进单位,他还连续十年被招远市、阜山镇分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省乐平县武装部的一间办公室里,华松林第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很难想象到这个墩墩实实的汉子曾经历了种种苦难。他办起了一座烧砖不用燃料的机制厂。现在已有固定资产20多万元,吸收村里剩余劳力100多人,年产砖200万块,使穷得出名的村子开始冒富了。人们透过他的坎坷经历,似乎窥探到他——“一颗不甘陨落的星”。  相似文献   

8.
独臂创佳业     
乔庄镇回龙民兵机砖厂是1985年由青川县人武部贷款26万和乔庄镇合办的以劳养武企业,建厂一年,就欠债55万。谁能力挽狂澜?领导们把自光盯在了普通民兵任开祥身上。任开祥是村里的“石灰”生产专业户,小时因故断了右臂,但他身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大城县大邵村,人们都称赞民兵连长李俊亮是“咱们的牛百岁”。他扶贫致富的事迹实在让人们感动。 1982年李俊亮在搞酒桶加工致富以后,主动把全村最穷的六户农民吸收到自己的组里来。到第二年,使这几家的收入都达到五千多元。村里有个叫郭永亮  相似文献   

10.
在黔东南苗岭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群山环抱的小城——三穗。小城往南23公里处,有一个群山环抱的侗族小山村——果界村。村里有一位嫁接“土专家”,名叫张应槐。 1987年,张应槐揣上买猪的300无钱到剑河县果木站拜师学艺。经过两年含辛茹苦的学习,他学会了嫁接、育苗、移栽、整枝、防治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0月的一天,身患晚期胃癌的山西省忻州市新建路办事处武装部长陈亮怀,手捧市委授予逯家庄的“文明村”光荣匾,步履蹒跚回到了村里。干部、群众闻讯赶来,望着他那憔悴、瘦削的面容,心碎了……1党支部书记周引喜一把抱住陈亮怀的肩膀,泪水夺眶而出:“我们村变了,富了,却把他累瘦了,累病了!”  相似文献   

12.
在贵阳市小河区的王武村里,人们随时都可看到一位头戴大檐帽、肩扛二杠三星的上校军官,他叫叶惠明,是区人武部的政委,也是这个村的包村干部,这里的群众都亲切地叫他“叶村长”。 2001年8月初,小河区委、区政府抽调50名机关于部组成“三个代表”农村工作组,奔赴17个村驻村帮扶,为时一年。小河区人武部选派3名干部进驻王武村,叶惠  相似文献   

13.
1983年,脱下军装的赵作其,凭借200多元的复员费和村里几个曾经当过兵的人一起做生意。一晃4年过去,赵作其口袋变鼓了,家里盖起了楼房,添起了“三大件”。那时,村民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也都萌发出一种  相似文献   

14.
位于江苏省灌河南岸的苏北老区——响水县,是当年张爱萍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对军队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该县潘庄村有位个体户叫冯本臣,想当年他家里穷得叮当响,是村里有名的“上访户”。6年前,冯本臣到驻军某部参加驾驶员培训,一时凑不齐学  相似文献   

15.
四川长宁县双河镇金鱼村民兵连长陈昌洪告别军营12年来,以军人特有的奉献情操,共产党员乐于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优秀品质,赢得乡亲的赞誉。 1986年10月,陈昌洪解甲归田后,故土“老套路”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依然非常薄弱的集体经济让他深感揪心。在一次村支部会上,他恳切建议“村里要注重创办企业,壮大  相似文献   

16.
农民学者     
1987年9月,中国农史学会成立那天,一位青年农民登台宣读了三篇论文,洋洋两万余言,使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农民学者”惊叹不已。他,就是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的民兵连长张宗子。1976年,年过20岁的张宗子在村里当上了一名苹果技术管理员。他在果园工作中,不但阅读了大量的果树管理技术书籍,还阅读了上  相似文献   

17.
脱下军装,罗仕安回到故乡——贵州余庆县。一纸命令,他就任离县城100多里的敖溪镇武装部部长。那是17年前的事了。17年来,他在这不起眼的岗位上,用深深的情和爱,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做武装工作,最难最苦的是基层。落实民兵训练任务,抓民兵政治教育,他都要带着雨伞和草帽,爬山涉水,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为抓好民兵政治教育,他深入到边远的远景村,动员民兵余真友腾出自家屋子办“青年民兵之家”,集中村里30多名民兵吹拉弹唱、读书看报。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息县临河乡杜围孜村头两年,是一个人均收入只有520元的贫困村。村子穷,民兵连更穷,连长顾强也被民兵送上了“穷连长”绰号。 顾连长高中毕业后就经村干部推荐,乡人武部任命,他当上了民兵连长,由于该村人多地少,每年都要受到洪水袭击,大部分农民都依靠种植蔬菜维持生活。1994年,他学习《中国民兵》“以劳养武”栏目刊登的文章,受到启发,大胆承包了村里的20亩梨园。一年收入就是5000多元,他想到活动经费缺乏的  相似文献   

19.
民兵网苑     
A青年民兵黄奋胜成了福建省仙游县鲤城镇柳坑村的明星。他自1995年始,先后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良种水果基地,栽种台湾青枣、紫花芒果、金华白桃和五星枇杷等2600株,年平均收入近20万元。致富后不“一花独放”,他把新技术栽培之道无偿传授给乡邻,还扶助了村里的7家贫困户脱贫。令人高兴的是,福建省把他评为“省百佳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0.
坐落在渤海滩上的河北省乐亭县曹庄子乡贾庄村,由于一封退回的信被私人拆开,而酿成了一起报复凶杀案。但谁也没有想到,杀人凶手就是村里的好民兵,一个被村里公认的正直青年陈杰。25岁的陈杰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被乡亲们称为“诚实、忠厚、敢作敢为见义勇为”的好小伙子。然而,他为何又成了凶杀犯了呢?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