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鼻探雷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探雷犬的鼻子说起 1997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了一项耗资2500万美元的3年计划,旨在研究利用地雷的化学特征来探测地雷的装备。这项利用了仿生学原理的计划被称为“电子鼻”(或“电子狗鼻”)计划,因为它所依据的探雷原理类似于探雷犬靠嗅觉探测地雷。当今流行的地雷探测技术包括:基于电磁感应的物理探测、穿透地层的雷达、红外探测系统等。这些技术是利用地雷的装药和发火装置与周围环境在物理特性上的差异来进行探测,例如,红外和光电探测方法利用的是光学特征的差异,雷达探测方法利用的是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2.
地雷的探测仍是当今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探测依赖于地雷的金属成分及其磁场的变化,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的探测器,它能探测到埋设于地面下的任何物体,包括不含金属成分的地雷。  相似文献   

3.
凡是看过影片《地雷战》的人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一致认为地雷战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我国广大军民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雷破交战”、“地雷伏击战”、“地雷麻雀战”、“地雷围困战”等形形色色的地雷战。使敌人找难找,躲难躲,被炸得焦头烂额,胆颤心惊。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在高技术武器装备纷纷进入现代战场的今天,地雷战是否过时了呢?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90年代初,多次局部战争证明,地雷战是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车辆毁伤的重要因素,是高技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地雷战仍然充满着活力。  相似文献   

4.
探雷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将金属探测传感器、探地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用于地雷探测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排雷的进展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极具危险性,在探测、定位、排除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丧生之虞。由此而言,排雷已经成了一项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复杂长期劳动。日前,从美国一些研究机构传来了佳音,探测排雷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令探测清除地雷的时间大大缩短,探测排雷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声纳探雷装置。这个装置由一根警棍大小的探针、  相似文献   

6.
现今世界上还缺少一种能在已知的地雷障碍中可靠地扫除地雷或使其失效的器材。只有这里介绍的“雄野猪”扫雷坦克“唯一”能扫除各种型号地雷,或使其失效,而且不管是如何布设(放设或埋设)和使用什么类型引信,无需探雷或标定地雷位置,扫雷可靠性几乎为10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美,英,法,德等10个国家近十个来发展的16种地雷,并就将来地雷战器材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列入美军加快发展的工程兵部、分队的技术装备主要是定型装备,而其中许多定型装备在重量、足寸规格,空运空投和其它使用等适应性方面不完全符合这支特种部队的作战要求,要使之全面现代化,就得研制新型的专业化的技术装备。 例如,在手持式探雷器中,ANPRS-8无线电探雷器较ANPRS-7探雷器先进。该探雷嚣装有微处理机,根据地面介质密度,能自动选择无线电信号频率。用这种探雷器,能探测出埋入0.15米土深的任何外壳地雷(水中可达1米)。探雷器采用锂蓄电  相似文献   

9.
提到水下探测,无论是探潜,还是探雷,首先想到的就是声纳。例如探雷声纳包括诸如舰壳、旁扫、前视、避碰、变深、近程识别、自航变深、合成孔径、参量阵、沉积层穿透等声纳,而探潜声纳的种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声纳的探测速率较低,且受水文条件制约,但却一直受到偏爱。1991年,美海军利用“魔灯”机载蓝绿激光探雷系统的样机,在3天之内成功地搜索到伊拉克在海湾布放的18枚水雷,打破了声探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激光探测在水下探测中的地位。迄今为止,至少有美、俄、英、日、瑞典等国从事激光探测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应用。激光探测系统已从探潜、探雷扩展到海底测绘以及鱼群探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探雷声纳有效搜索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摇摆下,探雷声纳有效搜索带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舰艇摇摆模型和声纳三维多波束模型研究确定探雷声纳有效搜索带的方法。给出了探雷声纳有效搜索带的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海底网格划分定量仿真计算探雷声纳有效搜索带的方法。给定探测海域海洋环境参数和声纳各工作参数,运用该方法即可确定有效搜索带的宽度和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计算结果正确,可为探雷声纳的作战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探雷声纳作用距离难以有效确定的特点,研究了探雷声纳基阵的三维指向性函数,通过建立声纳三维单波束照射海底模型,仿真计算了基于实际波束指向下声纳波束域海底混响级、目标回波级和海洋环境噪声级,实现了探雷声纳作用距离的有效预报,并重点就波束指向对声纳探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探雷声纳的作战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车载超宽带地表穿透雷达进行大区域地雷探测在军事领域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否提取稳定一致的地雷特征是其实用化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原子分解的地雷目标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地雷目标的四维散射函数为基础获取二维时频图像,在对时频图像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时频原子对地雷目标一维距离向剖面进行分解,得到能够完整描述地雷时频域特征的多个原子,将这些原子作为特征向量送入分层分类器.通过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适用于车载超宽带地表穿透雷达探测地雷.同传统基于时域或频域的特征提取算法相比,该方法提取的特征更加稳定,能有效改善地雷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搜索范围大,探测率和分辨率较高,对海底沉积层穿透可达5米的扇形波束探雷声纳。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每15分钟就有一人被地雷炸死或炸成残废,联合国估计,现在全球60个国家的土地上埋设了1亿多个地雷,许多地雷经常被激活爆炸,对平民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不幸的是,探测和排除这些地雷依然十分困难,并且充满危险,要完全消除地雷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掌握安全可靠的地雷侦测和扫雷工具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火灾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探测技术是传感技术和火灾探测算法的结合产物。从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火灾探测算法这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火灾探测技术,为消防工作中火灾探测器选择提供指导,并对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和新兴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火灾探测技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雷是一种主要布设在地面或地下,用来杀伤和迟滞进攻之敌的爆炸性武器,在以往的战争中可谓功勋卓著。尽管国际社会已开始禁止使用地雷,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仍将出现全新的重量轻、全积小、威力大的灵巧地雷和智能地雷,这将极大地促进反地雷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挖地三尺”扫雷犁扫雷犁酷似一把巨大的金属耙齿,前部装有数根犁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欧美及以色列和南非等国家在探雷,扫雷领域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技术进展。本刊将分为上下两部分列出。上篇介绍探雷技术的发展进程,下篇介绍目前采用的探雷扫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雷也在现代化。过去,地雷全靠人力一枚枚地埋,非常费事。现在不同了,地雷可以用飞机、火箭大面积地撒布,一撒就是一大片,眨眼的功夫,就能布设一个地域广阔的雷场。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地雷以种种神奇性能。防不胜防的无壳地雷传统的地雷是用金属做外壳的。这种地雷很容易被探雷器侦察  相似文献   

19.
以“超导量子干涉仪”为基础的磁传感器了当前中用于磁异常探测的最高灵敏度,并已在实验室外的活动上成功地进行了探雷能力演示。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兵器的防护衣——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隐身技术及其发展 隐身技术是在一定遥感探测环境中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的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则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概率的一种手段。现代战争中红外探测器的问世,使红外探测成为军用遥感探测的重要手段,也使红外隐身技术发展成为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隐身技术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