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背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已经应用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的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市场价值。据美国《LBX Journal(位置服务杂志)》估算[1],全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年商业价值(包括国防和政府用户)超过300亿美元(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建设商业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可实现对全球目标的实时(准实时)监测,军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成为全球卫星遥感市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一项新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保证水印的鲁棒性,利用人类的视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并给出了攻击分析.分析中,采用灰度图像作为数字水印,使其具有二维信号可视化的优点.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经受住噪声、高斯滤波、压缩、直方图均衡化、增加对比度等的处理,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印嵌入方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卫星数据的民事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1999年7月24日,“伊科诺斯”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完全商业化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进入高潮。此后,美国、以色列一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相继升空,卫星的分辨率很高,尽管是商业卫星,但也承担了诸多军事监视和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高分专项用于加快中国的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发展,通过建设一个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系统,一方面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中国遥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迈向"感知"大国,遥感应用步入了"黄金期",遥感技术在中国国土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等各行业都有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遥感卫星系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正>4月26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迈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作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它的入轨,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遥感卫星谱系,极大地提升了空间遥感的技术水平,对我国的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环境与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精准农业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在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特色。近三十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卫星平台、载荷、数传、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发展已经成熟,已形成资源、气象、海洋、环境、国防系列等构成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体  相似文献   

7.
综合应用广义签密和 DWT 的水印算法,可以对嵌入水印进行快速签密,又可以在需要时对其进行单独的加密或签名,提高数字水印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该算法考虑到人眼的 HVS 特性,保证了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关于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的批复》(科工高分(2013)1355号)同意湖南省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湖南数据中心)。高分湖南数据中心是继河北、新疆、黑龙江之后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复的第四个省级高分数据中心,也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高分数据中心,它的获批是我省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争取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高分遥感产业作为高分系统的重要应用,国家将专项  相似文献   

9.
随着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作品侵权、非法复制和传播等。而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概述了数字水印技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静止图象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的密钥由原始图象、水印图象和随机数发生器的种子共同决定。而且,该算法能承受有损压缩、旋转、剪切等几种攻击,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文本加密技术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与发布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技术。在分析自然语言文本水印技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水印技术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基于水印技术的文本加密算法,并给出了文本加密与解密算法的基本步骤,对于文本信息传递中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对数字产品版权保护和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需求,在人们寻求办法保护他们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时,数字水印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方案。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嵌入的数字水印具有感官上的不可见性,并且原图像信息丢失量少,根据离散余弦变换抗几何变换的性质,使水印图像能够抵抗缩放和剪切等一系列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能使用密钥较高精度地恢复水印。  相似文献   

12.
对身份验证的易仿造和易篡改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采用数字水印技术来保证身份验证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阐述了一种采用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数字水印应用策略,并以在某部队的具体应用为背景实现了一套对身份验证进行散列、数字签名,然后再通过数字水印技术将信息隐藏入验证系统的方案.该方案有效地确保了部队信息传输的保密性、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数据交换的完整性以及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Turbo码的强纠错性和小波分形思想,提出了基于Turbo码和小波分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嵌入水印之前,对水印信息序列首先进行混沌变换和Turbo编码,并利用HVS(Hum an V isual System)将水印自适应嵌入到载体图像视觉不敏感的零树和分形的相似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提取水印的准确度,也提高了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军用电话网、军用广播电视网和指挥自动化网的现状,明确了军用“三网合一”的目标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军战时需要的“三网合一”实现方案,着重描述了该方案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网络接口设计,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能及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盲数字水印是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在检测时没有原始图像作为参考 ,所以水印检测器的设计成为盲水印算法的核心。基于图像小波变换系数的局部平稳高斯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盲水印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与被广泛应用的线性相关检测器相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沌序列和HVS的数字图像水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利用混沌序列产生的相应密钥对水印信息进行置乱,并在充分考虑了人眼的视觉特性的基础上确定原始信息嵌入的位置和强度,使数字水印不仅能抵抗有损压缩攻击的能力,而且还能抵挡各种变形处理,达到了隐藏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档防篡改算法,将文档和数字图章的签名信息进行不同处理后,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在小波变换的中频部分嵌入鲁棒性水印,而在容易遭受攻击破坏的高频部分嵌入脆弱水印。对文档的各种篡改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保证文档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字水印是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与噪声污染类似,数字水印的嵌入必然会损失原作品的质量。数字图像的质量直接关系其商业价值,在给定降质约束下自适应地调节嵌入深度是符合产业化标准的数字水印关键技术之一。根据DCT交流系数的拉普拉斯分布模型,推导了DCT域典型水印算法中拉伸系数与信噪比和峰值信噪比之间的理论关系。依据该理论关系,得到了在给定降质约束下一类典型图像水印算法的拉伸系数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MIDI音乐的音频半脆弱性水印算法,将待嵌入水印转化为MIDI音乐,并对水印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可在具有较小冗余的载体中进行嵌入;尔后,用混沌加密及重复编码,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同时采用三种检测方法,提高对水印提取的判断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于一般性的攻击(剪切、回声等)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实现较好的认证功能。  相似文献   

20.
Recent events demonstrate the complex and adaptive approach employed by Russia to reassert influence in Europe. The changing face of Russia’s strategy commenced in 2007 when it launched a crippling cyber-attack against Estonia. This was followed by a large Russian conventional attack against Georgia in 2008, occupying two large areas of the nation. 2014 witnessed the Russian annexation of Crimea where in just a week, Russia seized control of Crimea “without firing a shot.” The annexation of Crimea was rapidly followed by a Russian inspired and led subversive war in eastern Ukraine. The common thread among these diverse Russian operations is its use of ambiguity to confound and confuse decision makers in the W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