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战役机动信息系统的实现 ,是保障部队快速战役机动的基础 ,本文论述了一种战役机动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技术实现 ,并给出了一个处理多余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修尧  苗育新 《国防》2003,(10):37-38
交通是军队行动的命脉,也是军队获得行动自由权和主动权的根本保证。在未来作战行动中,敌为阻止我战役军团机动,必将千方百计地对我战区纵深的重要交通干线实施空中突击。如何保障重要交通干线的畅通无阻,确保部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是内陆军分区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精心拟制“保畅通”方案 军分区应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结合本辖区交通实际状况,组织战场勘察,确实搞清各交通干线的路质路面、通载能力、关节部位和沿线的桥梁、隧  相似文献   

3.
李国记  董红利  孔健 《国防》2013,(10):10-11
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是战时省军区系统担负的重要职能任务之一。为隐蔽行动企图,达成战役战术突然性,我军大规模作战战役军团机动,将更多在夜间条件下组织实施。机动部队将面临敌空中侦察监视、远程精确打击、地面袭扰破坏等威胁和夜暗等不良天气影响,从而给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认真做好相关保障准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役军团机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是从山区向交通沿线转移。 在铁路、公路沿线地区编配民兵,有 利于迅速集结、指挥调度,对处置突 发情况,能够作出较快反应。在战时,有利于保护交通沿线安全畅通,如对桥梁、隧道等的警卫,才能确保作战部队机动和战备物资运输补给。  相似文献   

5.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最近开发研制出“战役机动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问世以来 ,受到有关军区机关及作战部队的青睐 ,认为这是一套实用性强 ,难度大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人工智能系统。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突发性 ,速决性和广泛的机动性 ,使得战役机动问题已经成为我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战役机动的组织复杂 ,涉及面广泛 ,司令部门数据准备与分析计算的工作量很大。为了适应现代条件下组织战役军团向作战地区快速、隐蔽地实施机动 ,以及和平时期组织部队执行抢险救灾等项紧急任务的实际需要 ,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金培昌 《国防》2002,(2):41-43
为战区部队按战时编制补充满员,是省军区系统保障部队战役机动的首要任务。加强对保障战区部队战役机动兵员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兵员动员的时效性,确保战役军团“动得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机动作战面临空中威胁可能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其遭敌空袭兵器和空袭战术威胁情况,并对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机动作战的各阶段遭敌空袭的威胁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空中威胁时,借助美军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敌攻击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机动作战所使用的空袭兵器和空袭战术,以便在抗击敌空袭兵器时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以期为未来防空作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点集锦     
战役军团陆上机动,保障要求高、难度大,而地方武装的保障能力又十分有限。为完成保障任务,保证战役军团机动的顺利实施,必须突出重点,实施重点保障。要集中本地区专业技术力量、主要装备器材,对战役军团机动的主要路线和重要节点,实施定点或巡回保障。在路线保障上,将战役军团主要机动路线和指挥机构、高技术部队、重装备部队通过的路线作为重点;在节点保障上,将铁路、公路枢纽,大型桥梁、隧道,可引发冲毁道路的水库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转变,战役机动的方式、手段、环境、规模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对后勤保障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集团军在实施战役机动过程中后勤保障可能面临的新情况,对机动准备、机动能力、机动距离、机动环境中的主要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部队实际提出了以"预"、"快"、"活"、"防"为立足点,增强后勤超前预测能力、立体机动能力、灵活保障能力、一体防卫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未来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战役机动部队将担负联合战区的机动支援作战任务。文章从战役机动支援作战装备保障的特点、应遵循的保障原则和保障对策入手,结合信息条件下装备保障的特点规律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陈晓刚  刘冰  闫峰 《国防》2012,(11):44
根据现行国防体制,现役部队预编队伍、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涉及军地诸多领域各个部门,长期存在着职能任务交叉,经常出现争地位、争兵员、争经费、争装备、争物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健全完善有关各方联合工作机制,实现军地各级各部门联合部署任务、联合组织实施、联合检查验收。一是要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整组筹划阶段,由国动委综合办公室牵头协调有兵员预编任务的现  相似文献   

12.
孙学顺 《国防》2004,(6):12-13
战区浅近纵深沿江地区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区域的民兵建设,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紧贴可能担负的任务,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把民兵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突出专业队伍建设,把交通保障准备抓到位。在未来作战中,敌将把破坏我交通运输作为达成其战略意图和战役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战区浅近纵深沿江地区的民兵建设,必须突出交通保障力量,确保战役通道畅通。一是抢修力量要建“足”。部队通行的道路、桥梁一旦遭袭毁坏,就需及时组织力量实施抢修或构筑迂回路和急造军路,因此,民兵抢修人员储备数量要…  相似文献   

13.
范大水  邢森林 《国防》2003,(7):19-19
内陆省、市地处祖国腹地、战役纵深,与沿海、边境一线战区相比,国防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动委”)的平战转换有其相同点,但也有其不同点。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对内陆省、市国动委实施快速平战转换,将有一些新的要求: ——打击目标牵动全局,内陆省、市国动委实施平战转换的责任大。未来沿海、边境地区一旦发生战事,涉战  相似文献   

14.
徐赞军  曾宇 《国防》2012,(12):54-54
考验交通动员领导体制.能否有力组织交通动员力量保障军队进行大规模、远距离、长时间的战略投送,是检验交通动员领导体制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近几次,不同战略方向成建制的师级部队跨越大半个中国进行战略机动,涉及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领域,这是对我国现有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的交通战备办公室负责辖区交通战备工作这种领导体制,能否在市场经济大背景的新形势下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整合交通领域各部门的利益宴现统一领导,能否在信息化条件下战略机动中建立联动协同保障机制,实现交通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衔接、权威高效的组织指挥的最有效的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山东省聊城市军地联合保障部队战役机动组织指挥演练,在省军区首长机关的督导下拉开帷幕。军地联合指挥部下辖的指挥控制、政治工作、后装保障、交通运输、兵员补充、治安管制等6个中心组的20多名成员,围绕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平战转换、定下保障机动决心、实施快速保障机动指挥等内容,进行了带实战背景的演练。复杂的  相似文献   

16.
登陆战役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诸兵种联合作战行动,给后勤保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组织高技术条件下联合登陆战役后勤保障时,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整体筹划,向登陆作战重点方向聚集绝对优势的后勤保障能量;三军后勤实行联合保障,在战区范围内实施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动静并存,在登陆战役全过程部署稳定与机动相结合的后勤力量;支点辐射,多维联运,建立多功能、立体式的运输保障网络;与登陆战役集团形成一体化、全方位的防卫作战体系,确保后方安全和不中断对部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成建制、成规模实施跨区增援行动是遂行边境维稳任务的重要行动样式,也是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实战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分析了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实施跨区增援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从战备工作、指挥协调、通信联络、装备建设、综合保障等方面对做好跨区增援行动进行了初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战役后勤应急支援财务保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影响着战役的进程和结局。文章在论述了应急支援财务保障的任务和特点后认为,战役后勤应急支援财务保障应坚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持续快速、灵活机动,平战转换、协同密切的原则。在实施应急支援财务保障过程中,应着重抓好应急财务保障力量的科学编组,编制好财务保障方案,组织快速有效的经费供应,切实搞好财务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武警机动部队担负着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任务,部队能否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油料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交通干线的迅猛发展以及机动部队装备的不断更新,油料消耗量急剧增加。要使机动部队在各种条件下真正做到“推进能延伸,停下能展开。撤离保快速”的作战要求,油料保障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部队远程机动对油料保障依赖越来越大。解决当前部队远程机动油料保障存在的保障力量弱、平时训练与战时需求不相适应、突发情况难预测与应急保障经验少以及联合保障协调难等问题,应配强队属油料保障力量,加强联勘保障训练,推进油料保障战备建设,优化油料联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