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警报关联的网络威胁行为检测技术因其与网络上大量部署的安全产品耦合,且能充分挖掘异常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提供场景还原证据,正成为复杂威胁行为检测的研究热点。从威胁行为和网络安全环境的特点出发,引出威胁行为检测的应用需求和分类,介绍基于警报关联的威胁行为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模型;重点论述作为模型核心的警报关联方法,并分类介绍了各类典型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基于因果逻辑的方法、基于场景的方法、基于相似性的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威胁行为检测系统的三种典型结构,即集中式结构、层次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警报关联图:一种网络脆弱性量化评估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基于模型的脆弱性分析技术,攻击图能够识别网络中存在的脆弱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出可能的攻击路径和潜在威胁.论文在攻击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警报关联图的概念,利用攻击图中蕴含的脆弱性先验知识,将实时IDS警报信息映射到攻击路径,动态反映攻击进程和攻击者意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警报关联图的网络脆弱性量化评估方法,通过计算警报关联边的权值对网络脆弱性进行动态分析,这种方法结合了静态的网络脆弱性先验知识和动态变化的攻击者意图,能有效反映网络脆弱性在动态攻击情况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IDS程序行为异常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程序行为异常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系统调用序列,并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来描述程序行为,根据程序行为模式的出现频率对其进行分类,并将行为模式类型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联系在一起。由于各状态对应的观测值集合互不相交,模型训练中采用了运算量较小的序列匹配方法,与传统的Baum Welch算法相比,训练时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考虑到模型中状态的特殊含义以及程序行为的特点,将加窗平滑后的状态序列出现概率作为判决依据。实验表明,此方法具有很高的检测准确性,其检测效率也优于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误报大大降低了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利用报警日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降低误报率的方法之一。提出了威胁路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因果关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利用网络的背景信息,发掘报警日志记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降低误报率。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并可用于辅助分析网络入侵过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网络舆情分析中话题演化方法.首先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模型,基于话题模型抽象描述文本内容的隐含语义,进而建立文本流在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模型;进一步,提出基于OLDA的话题演化方法,针对舆情信息的特点,建立不同时间片话题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话题演化,为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信设备及其网络仿真训练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通信设备及其网络的特点和通信业务训练的要求 ,提出了层次化结构的仿真训练模型 ,并提供和分析了各层建模方法和编程技术。然后介绍了通信设备及其网络仿真训练系统的典型实例 ,结果表明 :该模型对于建立通信设备及其网络仿真训练系统具有易于代码开发、易于理解、易于维护管理、易于系统功能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代储运过程典型的管道堵塞故障,分析了其对过程监控参数的影响;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构建了故障检测流程和检测模型;以储运过程典型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主成分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程度的管道堵塞故障,进行了管道堵塞故障检测的仿真应用研究,获得了管道堵塞故障统计量控制图.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自动检测网络入侵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最基本的要求。本文从分析网络入侵开始 ,详细分析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给出了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行为监测的木马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特洛伊木马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木马检测方法,然后在分析传统的基于静态特征的木马检测技术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动态行为监测的木马检测思想,研究以木马植入、隐蔽和恶意操作所需资源的控制和动态可疑行为监测相结合的隐藏木马检测技术,并提出了基于动态行为监测的木马检测系统的基本框架,给出了动态行为监测的相关策略和可疑行为的分析与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帧差法和背景差分法是目前常用的基于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从帧差法和背景差分法中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算法;然后针对典型场景条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利用实验结果对算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ViBe算法、码本模型、混合高斯模型、自适应混合高斯模型、中值滤波和自适应背景建模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但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校园网Linux环境下入侵诱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的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不断加重,不经意的 疏忽便有可能遗留下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网上黑客教程和千余种入侵工具随手可得,因此 网络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的手段。入侵诱骗技术是网 络安全中的一个新兴的领域,是对现有的网络安全体系的一次重要扩充。结合校园网络平 台,将入侵检测和入侵诱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入侵诱骗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具体实现,并详 细阐述了入侵诱骗系统的中心管理端和网络代理端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图论的网络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分析日益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网络安全分析方法NEG-NSAM,在进行网络参数抽象和脆弱性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构造网络渗透图模型,刻画了威胁主体逐步渗透安全目标的动态过程.针对大规模网络环境,提出了渗透图简化算法.最后,运用NEG-NSAM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可生存技术及其实现框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用多样化动态漂移的技术途径实现网络生存设计的方法。分析该技术对网络安全、网络生存的影响 ,并给出了该技术的体系框架。指出这个研究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实际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作为指挥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目前存在着整体轮廓不清、顶层设计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结构,可以增强安全体系综合集成,提高组件间的互操作性,有效解决网络安全防护的顶层设计问题。通过分析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中系统视图模型的内容和相互逻辑关系,描述了支持网络防御作战的系统、系统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系统视图的几种典型模型,为体系化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IPSec的下一代高性能安全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PSec是目前适合所有Internet通信的惟一一种安全技术。通过分析IPSec的处理过程,指出网络安全处理器的使用是IPSec协议高效实现的关键,并详细介绍了目前典型安全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由于目前的网络安全处理器无法满足OC 48及其以上速率接口的处理要求,对下一代高速网络安全处理器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武器对预警探测制导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进攻武器具有速度快、射程远、机动性强的特点,对未来空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简要综述了国内外临近空间武器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特性,包括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速滑翔弹头两大主要威胁,从预警探测和探测制导的角度,指出了预警探测制导技术在应对临近空间进攻武器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对其关键技术和技术途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Honeypot系统是构建一个跟实际系统类似的网络陷阱,成为现有网络安全体系的重要补充手段。它可以诱惑攻击者将时间和资源都花费在攻击Honeypot上,从而保护真实工作系统免于攻击。它能监视和跟踪入侵者,收集入侵者的信息,以分析系统所面临的威胁,研究入侵者所用的入侵工具、策略和动机,在网络安全中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是现有安全体系的重要补充。文章分析了构造Honeypot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对Honeypot的实现软件进行比较,并指出了Honeypot系统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动态网络安全的框架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的静态网络安全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网络安全框架模型。该安全模型利用各种安全组件构建了立体的五层防御体系,并实现了防御能力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之一,校园网、电子邮件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