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于是红6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红6军团历尽千辛万苦,冲破了绝对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探明了沿途敌人兵力的虚实、道路和民情等,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调动正在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8月7日,由于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6军团为执行中央赋予的探路先遣任务而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其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纵横5000余里,突破湘赣桂黔四省敌军围追堵截,最终于10月24日与红3军(红2军团)在贵州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为了这份胜利,红6军团付出了巨大代价,部队从出发之时的9700余人降至3300余人。[1]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红6军团的行动不仅完成探路使命,更“保存了有生力量,在四川、湖北、贵州广大地区保持了红军的强大政治影响”。[2]  相似文献   

3.
大事备忘     
MONTHLY MEMORANDUM中国部分黄安战役1931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着手筹划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到11月,集结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增加到15个师。其中豫东南地区4个师,鄂东地区7个师,皖西地区4个师。另外,在河南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  相似文献   

4.
正新四军第五师(以下简称五师)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人民武装。五师所创建的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是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三大苏区的交叉地带。受红四方面军反"围剿"战争失败影响,这里的革命力量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极大摧残,  相似文献   

5.
东方军入闽作战是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在"左"倾错误指导下,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而作出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东方军初次入闽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客观上扩大了中央苏区东部版图,促成"福建事变",为第五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时机。然"两个拳头打人"的方针,不仅没能实现预期战略目的,反而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错失准备第五次反"围剿"的宝贵时间。东方军二次入闽,博古等人秉承共产国际的旨意,没能予19路军以应有的支持和帮助,变被动为主动,结果坐失良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渐成定局。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出现了跑反现象,即根据地群众为了躲避敌人的疯狂进攻而采取的背井离乡的逃难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党的领导特别是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薄弱;根据地生产萎缩,经济枯竭,群众生活无着;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地方武装对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残酷虐杀;群众信任红军,衷心愿意跟着红军进行斗争,同时依靠红军取得最低的生存需要.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群众跑反成为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涛 《军事史林》2013,(7):33-34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在接连经历四次“围剿”的惨痛失败后,此番卷土重来,国民党军采取了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在苏区周围构筑纵横交错的碉堡封锁线,企图步步为营、处处设碉、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封锁、蚕食苏区,最后寻求同红军主力决战。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战略指导,红军先是冒险出击,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御敌于国门之外”;继而消极防御,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与强敌拼消耗。结果浴血奋战一年,仍未能打破“围剿”,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8.
长征赞     
张晖 《军事史林》2006,(10):30-36
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武力霸占中国东北,进而觊觎整个中国.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主张和与国民党停战抗日的三项条件,号召并发起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救亡运动.而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所在的苏区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9.
褚银 《国防》2007,(6):74-77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南移,波浪式的向闽西、赣南实施战略进攻.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攻克了一些县城,拔除了几百个地主武装盘踞的"土围子",恢复和建立了党、团组织,加强了革命政权和红军的建设.1931年9月,赣南、闽西两大苏区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10.
从1930年1 1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的大胜与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中,共牺牲了9位师长.本文讲述的是来自他们中五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1934年8月,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红6军团奉命西征后,国民党军对苏区大举进攻,根据地越来越小,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危急时刻,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组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时组建游击司令部,任政治委员兼司令员,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领导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从苏区的西南方向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次战略转移之前的三个多月,中央派出一支部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的东部出发,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这支部队,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相似文献   

13.
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中央红军连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但未能粉碎蒋介石对1红军发动的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4.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15.
正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后,即转兵对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围剿"。其中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围剿"的兵力,除原在江西南昌附近的2个师、1个旅和3个航空队外,另从湖南、陇海路抽调5个师又1个旅,统归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指挥,对集结于袁水流域清江(今临江)至分宜段的红军进行"围剿"。关于国民党军这次"围剿"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至今未见史家与当事人引述国民党军作战文电  相似文献   

16.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直接结果.1933年9月至1934年秋,由于党的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先是犯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后来又犯了军事上单纯防御的保守主义错误,红一方面军未能在中央苏区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作为苏区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红军反“围剿”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在实践中认识到临时中央推行极“左”路线的错误,抵制了要求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主张,与朱德等人领导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周恩来为长征作了许多准备工作,为党和军队保护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大批重要领导骨干。长征初期,周恩来与李德等人作坚决斗争,作出了红军转兵贵州的决定,并对遵义会议的圆满成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胜利会师后,周恩来坚决主张北上,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倾向作斗争。在周恩来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褚银 《国防》2007,(5):74-76
"围剿"的接连失败,使蒋介石恼羞成怒,他又迅速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回他把嫡系部队5个师调到江西,充当"围剿"主力,使"围剿"总兵力达到23个师又3个旅,外加5个航空兵队,共30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和红军的5次反"围剿"斗争,以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前4次反"围剿"的胜利,促进了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全面发展,代表了中国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辉煌;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从反面说明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对革命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而整个反"围剿"的实践,则为中国共产党造就了第一代善于治党、治军乃至治国的领袖.  相似文献   

20.
徐海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 ,坚持从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多次打破了敌军的大规模“清剿”、“围剿”等 ,体现出了他机智灵活、多谋善断、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一“诱敌深入” ,“先疲后打” ,是徐海东军事指挥艺术的显著特点。1935年4月20日 ,蒋介石对鄂豫陕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失败后 ,又调集30多个团的兵力 ,对鄂豫陕苏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 ,企图彻底消灭红25军和摧毁鄂豫陕苏区。面对敌军的大举进攻 ,徐海东根据程子华所介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