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5,(8):F002-F002
美国航空和航天局6月30日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再次发射升空,这将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首次发射航天飞机。美国字航局曾发布命令,无限期停飞所有的航天飞机,原因是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所有四架航天飞机的燃料管上都发现了裂缝。  相似文献   

2.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月1日在返回地面前16分钟时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后在得克萨斯州中北部地区上空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哥伦比亚”号的第28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22年来的第113次飞行。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1月16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此次太空之行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实验,这是5年来第一次纯科学的太空之旅。“哥伦比亚”号除了携带有7名宇航员外,还包括蜘蛛、蜜蜂、啮齿类动物、细菌株、鱼细胞和蚕蛹等生命物种,宇航员们要在16天的太空飞行中,完成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80项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16分钟出现技术问题,最终爆炸解体,航天飞机所载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航天业和我国航天活动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2月10日记者对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载人航天史上,安全性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惨痛的教训。1986年1月26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4秒后便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德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失事,7名宇航员的丧生。载人航天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升空前,运用故障树等风险分析方法对载人飞船等系统进行了详细而严密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估,最后分析得出飞行成功概率为99.7%,为飞船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综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有关航天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估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航天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途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是美国5架航天飞机中正式飞行的第一架,一共升空28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使航天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航天界、甚至世界各国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对于事故原因说法不一、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6.
张瑜 《当代海军》2003,(4):39-39
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升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经过16天航行,完成预定任务,2月1日8时08分,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向它发出了进入脱轨程序的指令;8时53分,出现不祥之兆,飞船左翼温度传感器失灵;8时59分,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失去联络;9时06分,一声巨响,天空中布满了金属碎片;11时,肯尼迪航天中心降半旗;14时05分,美国布什总统发表演说:“‘哥伦比亚’号失事,没有幸存者。”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美国又一次重大的航天空难事件。  相似文献   

7.
李达 《现代军事》2010,(7):36-39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22日19时52分.备受关注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1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尔维拉尔角由“宇宙神-5”火箭成功送入太空。X-37B原计划4月19日发射升空.后来因为”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占用跑道等原因而推迟到22号发射。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     
《国防科技》2003,(1):81-81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东方”号载人飞船,开辟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载人飞船,由球形航天员座舱、仪器舱和反推火箭发动机组成,重约4.7吨,只能乘坐1名航天员。航天员在座舱内的弹射座椅上着密闭式航天服飞行,最长飞行时间为5天。 1962年2月20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水星6”号飞船,并将航天员约  相似文献   

9.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成为世界航天史上悲惨的一幕。之后这一年是美国航天界,特别是美航宇局(NASA)在失事的阴影下进行调查,反思教训,逐步调整并缓慢复苏、恢复元气的一年。尽管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可能在失事后两年——1988年实现,但失事对美国航天计划的影响将波及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6,(8):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14点37分(北京时间7月5日凌晨2点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1.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东海岸的卡纳维拉尔角,是美国最大的载人航天发射试验基地。美国“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等载人宇宙飞船都是从这里发射进入太空的,举世瞩目的“哥伦比亚”、“挑战者”航天飞机曾先后多次从这里升空。 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于无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及其有效载荷的试验和发射,井作为航天飞机的着陆场之一。它是1962年7月美国  相似文献   

12.
从一次性使用到重复使用1957年10月,前苏联使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了数十种运载火箭,将5000多个航天器发射入轨。然而除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以外,目前多数的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使用运载器(Expendable-  相似文献   

13.
三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3):83-83
●3月01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湖礁上试验了第一枚氢弹,其威力是1945年摧毁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倍。试验氢弹使航行在公海上的日本渔船“福龙丸-5号”的23名船员受害,因此引起日本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抗议。1966年3月1日,前苏联发射的金星探测器“金星-3号”在金星表面硬着陆,偏离预计着陆点约450千米。这是人类第一次将人造航天器送达另一行星。●3月02日1969年3月2日,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开始试飞,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客机。1976年1月21日,协和式飞机由英法两国同时投入航线使用。1972年3月2日,美国发…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11,(2):59-62
1986年1月26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4秒后便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原因很简单.是“挑战者”号右侧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装配接头的小聚硫橡胶环型压力密封圈不能适应低温环境,过早地老化失效,出现了裂纹.从而造成密封不好.燃料外泄,引起爆炸。这次严重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亿美元,同时还严重地打乱了美国航天发展计划.使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自1961年起通过发射16艘载人飞船,于1971年形成了以“礼炮”-1号空间站为运输对象、以载人飞船为运输手段的载人航天系统;在发射了5个“礼炮”号试验性空间站和18艘载人飞船后,于1978年后形成了以“礼炮”,5、6号空间站为中心,以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为运输手段的更为完善的载人航天体系。在1978年后至1985年期间为“礼炮”-6、7号空间站的运行,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和25艘无人货船。1986年2月开始组建以“和平”号为核心舱的永久载人空间站,以获取更大的空间军事优势和经济效益。目前,“和平”号空间站设施已日趋老化,其后继型号“和平”-2号空间站已难以研制和发射。1993年俄罗斯正式向美国提出参加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文摘》2023,(10):22-25
<正>小编的话:1986年1月28日,人类航天史悲剧的一天。就在这一天,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冲入云霄,可短短的73秒后,航天飞机变成了炸开的云,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人类航天的发展,从来都是挑战和风险并存,是无数人用生命、汗水和勇气换来的。下面,再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空难,缅怀一下那些牺牲的航天英雄吧!  相似文献   

17.
北约舰艇发火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3月24日,美国海军停泊在亚得里亚海上的“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率先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拉开了打击南联盟的序幕。第二天,美国海军“冈萨雷斯”号导弹驱逐舰也向南联盟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3月26日,英国“辉煌”号攻击型核潜艇发射了1枚“战斧”巡航导弹,参与对南联盟的军事和民  相似文献   

18.
火木 《当代海军》2008,(4):22-23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2月20日22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11时26分),在事前的大肆渲染和世人的注目下,美国从部署于太平洋上的“伊利湖”号巡洋舰发射的一枚改进型“标准-3”舰空导弹准确击落了一颗失控卫星。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6,(6):F0002-F0002
2006年5月1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被运离美国宇航局(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入附近的飞行器装配大楼(VAB)与两台固体火箭推进器进行装配。5月19日,“发现”号由装配大楼顺利转移到发射台。据悉,“发现”号发射后将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美国宇航局的STS-121任务。这次重返太空的飞行将对新设备和程序进行测试,以检验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同时,将运送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到国际空间站,以便于空间站的扩充。“发现”号航天飞机将重返太空  相似文献   

20.
咨询园地     
读者纪相安来信说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希望了解具有纪念意义的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的数据资料及有关图片。1945年,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书,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密苏里”号战列舰1941年1月6日动工建造,1944年1月29日下水,1944年6月11日入役,1986年5月10日经过现代化改装后重新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