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改进的条形传递函数方法 ,建立了弹性薄板的二结线四自由度条形单元模型 ,用于分析系统的静力响应。用结线将矩形区域划分为条形单元 ,将边界结线离散 ,以内部结线和边界结点的位移和转角为未知量 ,采用三次插值 ,得到能够与有限元单元耦合求解的超级单元。利用广义函数给出了一种精确积分方法 ,可以得到有关矩阵的显式表达 ,得到提高了求解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太阳电池阵组合基板模态参数分析的半解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布参数系统传递函数方法的基本理论,针对空间结构太阳电池阵的特殊结构形式,通过将太阳电池阵基板划分为条形单元,将基板间连接铰链副简化为均匀梁单元,并利用条形单元与梁单元公共结点间位移连续与力平衡条件,建立了空间结构太阳电池阵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半解析计算模型。得到了太阳电池阵单块基板和多块组合基板的模态参数计算值,并将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变截面梁的数值传递函数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一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数值传递函数方法, 作为对传递函数方法的一种直接推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把传递函数方法扩展到各种变系数微分方程问题, 本文以变截面梁为例进行了讨论, 并建立了一种通用单元以减少计算。数值算例表明本方法具有精度高、应用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体属性的变化使图像复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退化的水下图像中估计自然水体调制传递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自然水体的调制传递函数与其固有光学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图像复原技术对图像进行复原,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优化调制传递函数的相关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对水下图像进行复原,且不需测量水体的光学参数就能估计出自然水体的调制传递函数。该方法用于水下激光成像系统的图像复原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条形装药爆炸条件下地下结构的动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地下工程多采用直墙拱结构形式,实战中美军大量使用的精确制导炸弹装药可视为条形装药。为研究近区爆炸条件下条形装药对直墙拱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问题,利用LS—DYNA程序进行了条形装药爆炸条件下地下直墙拱结构的动力数值分析。通过对比集团装药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条形装药垂直入射结构拱项时,直墙拱顶的有效应力峰值高于集团装药达25%。因此,如果按传统方法将精确制导炸弹装药视为集团装药,进行防护工程结构计算和设计偏于不安全,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防护工程结构设计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把数值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对平面光波导的分析。本方法从光波导的标量变分关系出发 ,通过状态方程对问题求解计算。文中引入了传递函数无穷单元的概念 ,使得本方法在处理近截止区域的问题时更加合理 ,计算量更小。文后给出了本文方法的应用和算例 ,与多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表明本文方法在处理折射率均匀分布和渐变分布波导时都有着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圆锥壳稳定性分析的传递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线弹性小变形理论, 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Laplace 变换和摄动方法, 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圆锥壳的静力响应、频率响应、自由振动与屈曲特征值问题的渐近传递函数解。构造了复杂边界条件、中间带支撑、变锥度及阶梯变厚度圆锥壳的传递函数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传递函数法计算单桩沉降及轴力的关键是选取正确的载荷传递函数,本文提出了根据室内砼和岩土之间剪切试验所得到的荷载传递函数的数学表达式。结合桩基静载荷试桩资料用优化反分析方法确定数学模型中的待定参数来获得桩基的荷载传递函数。实例计算表明由该方法获得的桩基荷载传递函数能有效准确地计算单桩沉降量和桩身轴力值,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分析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和阶梯圆柱壳稳定性问题的混合变量传递函数方法。首先在壳体环向利用三角级数对位移变量进行展开 ,利用Fl櫣gge薄壳理论和变分原理 ,建立圆柱壳的平衡方程 ,找出对偶力变量 ,将平衡方程写成混合变量形式 ;通过定义混合状态变量 ,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然后利用传递函数方法 ,得到了具有任何轴对称边界条件轴压圆柱壳屈曲问题的解析解 ;最后通过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 ,得到了阶梯圆柱壳屈曲问题的解。理论解推导过程表明此方法在引入边界条件和进行阶梯圆柱壳求解时非常方便。算例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维非均匀分布参数系统的一种通用解法:渐近传递函数方法。对一般的一维非均匀分布参数系统,引入状态变量将控制方程及边界方程写成状态空间形式。通过定义小参数和摄动方法,使之变成常系数微分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摄动解。各阶摄动解均具有规范的形式,是一以传递函数为积分核的积分形式解析解。文中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三维静磁场Lipschitz区域上Robin问题广义解的存在与唯一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电磁场边值问题的数值解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电磁场边值问题是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具有较大的困难.前人已讨论了B-H间的几个基本不等式,并由之证明了三雏静磁场带零边值问题广义解的存在与唯一性,作者也曾利用给出的B-H间的不等式证明了三维静磁场Neumann问题和二维时变场第一边值初值问题广义解的存在与唯一性.由于在一般区域讨论存在困难,作者利用Sobolev空间理论及单调算子理论证明了三雏静磁场Lipschitz区域上Robin问题广义解的存在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的Newmark组合梁模型和平面应力模型分别建立考虑界面滑移的楔形变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维和二维求积元单元。对组合梁的弯曲、自由振动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将两类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对于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楔形变截面组合梁的弯曲问题,可以采用自由度较少,计算成本较低的一维模型;对于自由振动问题,一维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一阶振动模态;若需对高阶振动模态进行分析,可选用更为准确的二维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将一维Root-MUSIC推广到二维,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二维方向估计方法,它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二维虚拟ESPRIT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E S P R I T 算法是一种快速的高分辨率方向估计方法,但它是一种一维估计方法,不能直接推广到二维方向估计。本文在 E S P R I T 的基础上,针对一种特定的阵列结构,提出了一种计算量很小的二维估计方法——二维虚拟 E S P R I T,它的计算量同一维 E S P R I T 相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OpenGL研制导弹飞行三维动画软件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OpenGL在PC机上研制具有超强真实感的导弹飞行实时三维动画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 :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技术、导弹三维外形建模技术、导弹模型变换技术以及导弹实战环境渲染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杂波训练样本中混入干扰目标,导致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杂波抑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知识进行局部稀疏恢复的稳健训练样本挑选方法。该方法利用先验知识确定待检测单元中的目标区域,对整个角度-多普勒平面进行遍历,获得稀疏超完备基。通过变换矩阵对超完备基中对应的目标区域进行"挖空"处理,局部稀疏恢复出超分辨的杂波空时谱,获得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结合广义内积算法,实现非均匀训练样本挑选的过程。与常规结合广义内积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不同干扰强度的训练样本,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经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检验统计量之间区分度更加明显,对于干扰样本的挑选更加彻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从焦元为非单元素集合的角度出发,考虑焦元之间存在相等、包含、相交的关系,对焦元mass函数进行细分计算,得到一种新的冲突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新的证据组合规则之中,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的证据组合规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钝体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问题在航天和工程应用领域非常重要。分别采用松耦合与紧耦合方法,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二维圆管绕流的流场与结构传热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在紧耦合方法中,流场部分采用基于Navier Stoke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将AUSM+格式与时间方向的显式多步Runge Kutta法结合;结构传热部分采用基于二维热传导方程的Galerkin有限元法。流场与结构区通过交界面的热流和温度边界条件实现耦合。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验、文献做了对比,结构内部温度变化关系以及壁面的热流分布均较好地吻合。两种耦合方式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流场特征时间远小于结构传热特征时间的问题,松耦合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与紧耦合方法接近。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ertain issues of coefficient sensitivity in generalized network problems when such problems have small gains or losses. In these instances, it might be computationally advantageous to temporarily ignore these gains or losses and solve the resultant “pure” network problem. Subsequently,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ure problem could be used to derive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original generalized network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an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Given an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ur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under what conditions will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original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have the same basic variables? We study special cases of the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in terms of convexity with respect to a basis. For the special case when all gains or losses are identical, we show that convexity holds. We use this result to determine conditions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gains or losses such that the optimal solutions to both the generaliz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and the associated pur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have the same basic variables. For more general cases, we establish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convexity and feasibility.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9: 666–685,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nav.10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