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沉积沉淀法,将金负载在复合氧化物载体MOx/Al2O3上,制备得到了Au/MOx/Al2O3催化剂的活性要高于Au/Al2O3催化剂.Au/FeOx/Al2O3催化剂能够在低于223K的温度下实现CO完全催化氧化.TEM图像分析表明,纳米级高分散的金颗粒是金催化剂高活性的前提,但载体的选择,以及复合氧化物载体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也会对金催化剂的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属/SiO2复合气凝胶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的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Cu/SiO2 和Co/SiO2 气凝胶催化剂, 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XRD、TEM 和比表面分析, 并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制得的Cu/SiO2 和Co/SiO2 气凝胶催化剂均保留了气凝胶的纳米网络和高比表面积, 活性组份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级二氧化硅气凝胶载体中, 对CO的氧化均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浸渍法制备的10%V/Al2O3为催化剂,研究对GB染毒空气的脱除效果,考察接触时间、温度、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GB染毒空气脱除效果的影响,用GC-MS和LC-MS对尾气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水的含量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种类对微乳液"水池"尺寸的影响以及对最终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反应物浓度对形成的纳米催化剂粒子的粒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负载粒子对催化剂粒子烧结温度及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SO42-/Ti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催化富马酸与甲醇合成富马酸二甲酯,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富马酸二甲酯收率的影响.并采用HPLC,快速方便地检测富马酸二甲酯的收率,并考察由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乙腈/水组成的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试验证明,在最优条件下,富马酸二甲酯的产率可达到78.6%.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粉体,并研究了粉体的抗菌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纳米氧化镁粉体进行了表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对制备的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杀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镁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粉体质量浓度越高,粒径越小,杀菌效果越好;杀菌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长效杀菌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气相苯加氢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γ-Al2O3载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把Ni的含量降低(在5%以内)制得气相苯加氢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考察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影响,并对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耐热性、抗毒物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负载型钴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共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工艺 ,制备了负载型钴基超细粒子催化剂Co-SiO2 ,研究了该种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进一步考察了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该种催化剂在低钴含量 ( 1 %~ 2 % )时即对CO的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很宽的反应活性温度区域 ( 1 60℃~ 80 0℃ ) ;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 0 1 %~ 2 %的含量范围内 ,随钴含量增加 ,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氧吸附法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法分别考察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的分散度,环已烷和苯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分散性好,表面至少存在两种吸附中心。苯、环已烷在该催化剂的表面上属于一级可逆吸附脱附过程,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0.
炭分子筛含有接近分子直径大小的超微孔,孔径分布单一,具有独特的筛分特性。本文较为全面地了炭分子筛的主要特点,基本特征,制备方法,以及炭分子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超声波在催化氢化反应中的最新应用,超声波可以提高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的活性,在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时,能改善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度,提高某些反应物的氢化速度。并对下列3个问题的声化学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1)剥除催化金属表面的钝化层;(2)有利于体系的电子转移过程;(3)改善反应体系的传质。  相似文献   

12.
高动物油含量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重庆餐饮废油动物油含量高的特点,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质量比25%,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搅拌强度3000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数据放大实验,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93.6%,说明该工艺条件适合工业生产。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与0号柴油调和使用可以很好地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以过氯乙烯为成膜物质,添加成炭剂、脱水催化剂、发泡剂制备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组成、工艺、性能和防火效果。并用正交试验法讨论了主要组成成分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的黏度和固化特性,揭示催化剂对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和真空导入模塑工艺制备石英纤维/双酚E型氰酸酯复合材料,并考察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室温至90℃范围内的黏度小于300 m Pa·s,凝胶时间大于10 h,起始固化温度、固化温度和终止固化温度分别为186±5℃,235±5℃和286±5℃;固化特征温度随着催化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直至催化剂饱和,其饱和范围为0.02%~0.03%,可使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体系的固化温度降低约60℃,从而避免爆聚,实现液相法成型其复合材料;真空导入模塑工艺制备的石英纤维/双酚E型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树脂传递模塑制备试样。  相似文献   

15.
Co3O4/CeO2材料的制备及低温氧化CO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氧化法制备了Co3O4/CeO2催化剂,运用XRD,BET,TPR(程序升温还原)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钴铈比及焙烧温度对钴铈复合氧化物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在干、湿条件下进行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铈的加入使Co3O4的粒径变小,经723 K温度焙烧制得的钴铈比为91的复合氧化物中Co3O4的平均粒径为9.5 nm,BET比表面积为119.8 m2/g.干燥条件下,Co3O4的活性优于钴铈复合氧化物,而当反应气中存在湿气时,适当比例的铈的添加起到了抑制湿气的作用,较纯Co3O4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TiO2负载在活性碳纤维上,制备出一种新型甲醛气体清除材料。在制备中依次掺杂Fe3+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TiO2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变化,并测试了自制材料的甲醛清除效率。结果表明:Fe3+和SDBS的添加不会改变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但有利于晶粒的成长和负载膜的光催化活性;添加体积分数分别为0.8%的Fe3+和3%的SDBS时,材料的甲醛清除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水玻璃为粘结剂,活性炭纤维为载体,采用涂覆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ACF光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UV,UV+ACF,UV+TiO2/ACF)TNT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同时探讨了初始质量浓度、TiO2负载量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TNT溶液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涂覆法可以将TiO2很好地负载到活性炭纤维表面,在光照2h条件下,TiO2/ACF光催化剂对TNT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0.4%。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刷镀法制备了Cu/Ni多层膜,对多层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刷镀法制备Cu/Ni多层膜镀层平整、均匀致密、晶粒细小,界面清晰;多层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直接由单层膜厚决定:随着单层膜厚的减小,多层膜的摩擦系数减小,磨损形式由磨料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多层膜的磨损量随单层膜厚的减小而减小,当单层膜厚减小至纳米尺度时,存在一磨损量的最小值;电刷镀 Cu/Ni多层膜的临界单层膜厚约为20 nm。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用DS2,50%DS2水溶液(V/V),Na2CO3水溶液对VX消毒后的样品处理与制备的方法,比较了“氯化氢/甲醇除胺法”和“水中止除胺法”2种中止反应的特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消毒后产物的分析与鉴定。并探讨了3种消毒剂与VX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某些化合物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实验发现,硫化镉是一种较好的降低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添加剂。当硫化镉与其它燃速催化剂混合使用时,在提高推进剂燃速的同时,仍能达到较大幅度降低燃速压力指数的目的。最后应用差热分析方法对硫化镉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