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高丽 《国防》2002,(12):13-14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建设任务繁重.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国防动员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着眼军事斗争需要,突出"三个重点",确保"三个到位",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工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社会政治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步伟利 《国防》2002,(2):14-15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军事斗争准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从我们的试点情况看,军分区系统的军事斗争准备应以战备建设标准化、指挥手段自动化、动员程序规范化、兵员管理经常化的"四化"建设为重点.这"四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必须坚持统一领导、整体建设、全面提高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战斗力建设是武装力量建设的核心.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必须突出抓好"编组、训练、管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宋中贵 《国防》2012,(10):18-20
坚持协调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军事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对军队战斗力及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及其后备力量的根本职能任务是一致的,对战斗力建设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目前,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的观念滞后,现役部队与民兵预备役队伍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意识还没有牢固确立,以"大陆军"为主和以人力物力动员为主抓战斗力建设的传统思维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从而严重制约着后备力量战斗力水平整体跃升.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确立新理念,走开新路子.一要着眼后备军与常备军协调发展抓战斗力建设.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同步动员、同时使用是必然趋势.必须树立同步跟进、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观念,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科学确定后备力量的职能任务、规模数量和建设标准,建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与现役部队相衔接的后备力量体系,实现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由"自主独立"向"整体互补"转型.二要着眼规模与质量有机结合抓战斗力建设."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强大"不只是对"量"的需求,更是对"质"的要求.必须确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同时,着眼信息化战争需求,以信息化人才、装备、技术为支撑,大力加强质量建设,实现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和明确发展方向的总开关。打 开总开关,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实际,将有善恶观、成 本观、全局观等一系列重要"按钮"需要科学地开启。发展 "双能经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立科学的善恶 观、成本观、全局观,从而引导全社会都尊重双建规律(即 由经济建设必须尊重的"价值杠杆"与国防建设必须尊重 的"脉冲式发展"所构成的新的复合规律)。  相似文献   

6.
李国辉 《国防》2007,(3):39-41
在军地双方广泛开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双服务"活动,对于拓展双拥工作路子,提高双拥工作层次,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双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张英武 《国防》2002,(2):18-20
人民武装动员必须围绕战争形态进行.不同的战争形态对人民武装动员的要求各异.现代战争形态是高技术局部战争,适应新的战争形态科技含量高、作战进展快等特点开展人民武装动员建设,必须围绕"两个提高"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李今雄 《国防》2007,(12):32-33
新时期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万苏晋 《国防》2011,(11):30-31
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  相似文献   

10.
赵耀辉  高嵩 《国防》2012,(8):12-14
一、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路线图"的依据和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重大战略思想,以及我国近年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为科学构想军民融合式发展"路线图"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制定"路线图"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1.
田民洲 《国防》2007,(11):36-37
省军区系统领导体制、工作属性、保障关系、职能任务的双重性,要求其在日常工作和建设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自身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地位"与"作为"、"主业"与"副业"、"主角"与"配角"、"主动"与"被动"四个关系,确保有效履行职责,不断推动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烽 《国防》2001,(10):29-29
海军后备力量建设是海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做好海军动员工作的准备,对于夺取未来海战的胜利至关重要.为确保突发事件有准备、局部战争有保障,海军动员工作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着眼"打得赢"的需要,精心设计、整体筹划、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3.
倪前进 《国防》2014,(8):10-11
正新形势下加强海上民兵建设,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部署展开,着眼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提供重要力量支撑,积极往前赶、往实里抓、往深处抠。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把控海上民兵建设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坚持海上民兵建设高起点筹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一)用顶层设计来"统"。着力破解海上民兵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  相似文献   

14.
李海涛  周涛 《国防》2011,(11):23-24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和国防动员建设发展趋势,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要为导向,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促进国防动员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银焕 《国防》2007,(3):37-38
开展军地双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双服务"活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军地双方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把"双服务"活动放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来谋划、来推进,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我国"军民结合"战略的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军民结合"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动我国"军民结合"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姬亚夫 《国防》2007,(8):42-44
民兵应急队伍担负着应急维稳、应急救援的双重任务,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总部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民兵应急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顺应国防和军队转型趋势,紧紧围绕提高"双应"能力,创新思路抓调整,突出重点打基础,扭住能力搞建设,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彦欣 《国防》2007,(6):45-48
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各级党委应特别注重发挥把关定向、统筹全局、党管人才、凝心聚力、组织攻坚"五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亮点LIANGDIAN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推进"三化"建设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兵团实际,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将积极支持。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总结讲话时强调,中央的支持证明近年来兵团以"三化"建设为路径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和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刘新齐对"三化"建设提出要求。关于城镇化。要按照兵团城镇化现场会和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既  相似文献   

20.
何家生 《国防》2001,(2):1-1
建军为了作战,作战必须建军,这个连老百姓也不难明白的"建"与"战"的关系问题,如今看来是多了一层新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建军正趋同于作战,作战正演化为建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