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从2005年开始订阅《学刊》,细细算来与《学刊》相识、相恋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十年来,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人,不仅亲眼见证了《学刊》的创新发展,更与《学刊》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真挚感情。《学刊》已经成了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如封底的四句话所说的那样:是政治干部的挚友,是工作实践的助手,是理论研究的园地,是开阔视野的窗口。恰逢《学刊》创刊400期,我想说说这些年我眼中的《学刊》。  相似文献   

2.
两年四个月的陪伴,28期《政工学刊》见证了我从一名国防生到一名基层政治工作专业军校生的蜕变与成长。将我从一名政治工作的"门外汉"引领到政治工作的专业之中。《政工学刊》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现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在机关帮助工作,还是担任模拟连兼职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政工学刊》编辑部: 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我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政治类报刊,以得教益,《政工学刊》是我常年坚持阅读的一种。贵刊虽是军队主办,但它对全国各行各业的政工干部和政工研究同行都有启示。最近在第6期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当爱好被功利化》被刊载,甚是荣幸。希望编辑部再寄一本样刊作纪念,谢谢!  相似文献   

4.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5.
找错     
贵刊今年第1期68页《博爱之心满军营》,文中3个小标题的字体不统一。我多年阅读《政工学刊》,贵刊的编校质量一直很高,这可能是在排版中的一点小失误。望更加细致地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指导工作靠《学刊》石教鹏《学刊》是我1985年在政院学习时认识的,至今已十个年头了,每当收到新的《学刊》时,我总要放下手中的活计,先测览一下篇目,待晚上安静时再仔细地看上几遍。对重点文章、新颖观点和精美语句标以圈、点、杠,并做些笔录。《学刊》已是我离...  相似文献   

8.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9.
《政工学刊》的可贵之处衣述强笔者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也是借《政工学刊》这个园地成长的一名作者。在《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之际,结合多年读刊和投稿、用稿的体会,谈点感想。一、刊风正派,量“质”用稿。一个刊物办得是否有价值,真正能吸引读者,关键是能...  相似文献   

10.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2,(10):5
正良师益友十二年农五师八十四团周常乐第一次读到《兵团建设》是在2000年从老家刚落户到兵团的时候。如今,伴随着这本杂志我已经走过了12年。我的成长与《兵团建设》可谓是息息相关。翻开自己往年的稿件剪贴本,第一页就是在《兵团建设》2001年第9期发表的标题新闻,虽然  相似文献   

11.
《政工学刊》走过了近35年的历程,迎来第400期。在这35年的历程中,我从它的一个读者、作者到编辑,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和创新。《政工学刊》取得成绩的经验是: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的读者和作者,紧贴我军的中心任务,紧贴官兵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努力编发传播正能量、受官兵欢迎的好文章。我们希望广大作者,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深入实际,紧紧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多写有人气、接地气、扬正气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月刊,可以说,年年有新气象,岁岁有新发展,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比如刚刚过去的2011年,《学刊》与海政干部部联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成立《学刊》编委会等等。作为一名《学刊》的忠实读者和投稿者,对《学刊》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由衷希望《学刊》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想就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不忘老朋友     
不忘老朋友存桂我与《学刊》已结交10年,可谓是老朋友了。我和同事们都非常喜欢阅读《学刊》,出差下部队是必带之物。人们爱《学刊》,因为她能满足不同层次官兵的需求,战士爱她是理想和信念的导航鸟,基层干部爱她是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机关干部爱她是开启智慧为...  相似文献   

14.
近日翻看《政工学刊》2011年第2期杂志,被海军干部部与贵刊联办的“人才建设论坛”栏目所吸引,一口气读完里面的五篇文章,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5.
迷惘之时想《学刊》康怀海27岁时,我“春风得意马蹄疾”,晋升为少校。当战友们问我,工作中何以有那么多的点子时,我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们:“靠的是找的良师益友--《政工学刊》。”与《政工学刊》结缘,是在八年前的一个夏日。当时,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前来送行...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喜结新朋友     
喜结新朋友房爱民《政工学刊》是我去年才结识的新朋友。那时我刚从连队调入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政工素质弱,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找到了《政工学刊》,被其栏目之全、指导之强和内容之新深深吸引。时间虽短,但与《政工学刊》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我的新朋友。政...  相似文献   

18.
感谢好朋友     
感谢好朋友白雪冰一次在为指导员整理文件时,发现他任指导员到现在三年期间的《政工学刊》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抽屉里,丝毫无损,且无一遗失。当时我并未真正认识到他这样他的价值,但却为我同《学刊》成为好朋友埋下了“伏笔”。我是1992年入伍的战士,直接从学校走向...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方兴 《政工学刊》2011,(10):80-80
捧读政工学刊第8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漫谈》一文,如饮甘饴。作者以平实朴素、生动形象的语言,源于实践、管用可学的经验,切中要害、发人深省的思考,让我顿悟"融情方能取心"的育兵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