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千万个中国航空人默默无闻地为了中国的强盛“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相似文献   

2.
杨莉 《兵团建设》2005,(10):37-37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惟一的一座集中反映兵团50年来辉煌创业历程的博物馆.1988年,兵团决定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原二十二兵团领导旧址内筹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95年正式开馆接待观众.2004年在兵团党委和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重视关心下,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被改扩建成“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并于2004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弘扬兵团文化、展示兵团形象、反映屯垦戍边伟业、展现兵团发展变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两个务必”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兵团精神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3.
跃华 《兵团建设》2004,(6):11-11
石河子是兵团的窗口和缩影,是一座军垦新城,她以军垦伟业而发祥,以弘扬兵团精神而建市。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广大指战员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进驻玛纳斯河流域垦荒,从而拉开了石河子城市建设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大手笔、高起点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走进军垦新城石河子市,你会看到许多被称为“第一”的著名景点。如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等等。翻开石河子城建志,你还会知道,闻名遐迩的这些“第一井、第一楼”,都和作为新城开拓者的一位名叫师景岳的老人紧密相关。一向不大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老人,在笔者的恳请下,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是1987年新疆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三个城市之一,素有"戈壁明珠"美称。石河子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她已具备了全方位、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呈蓄势待发的态势,应作为兵团"军垦文化"的"特色旅游区"进行开发培育。一、建设"石河子特色旅游区"的五大优势作为"石河子特色旅游区",它的定位是建设成融兵团"军垦文化"和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议和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区,这个旅游区的开发有五大优势:(一)特色资源优势:石河子是兵团的一个窗口,军垦文物最多,最集中,最能体现兵团军垦文化特色。(二)地缘优势:石河子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新疆重点发展的区域,十五期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石河子市中心,静静地伫立着一座土黄色老式平房,它就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新中国军垦事业的开拓者王震将军亲笔题写的馆名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它增添了神圣与庄严。历时14年,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经历了筹备、征集、开馆等几个创业阶段,现已初具规模,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目前,它已在全兵团几十家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卫生教育行业、上百个农牧团场的数百个连队建立了军垦文物普查网点,共征集反映兵团从成立到现在发展历程与成就的军垦文物数千件、图片数百幅、文献资料数千万字,1999年馆藏文物中有29件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石河子市区周围建立了以"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为代表的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开馆至今近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军垦的足迹——陆振欧文集》出版发行后,引发了大家对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感慨,对当代人精神世界和现代价值的沉思,社会反响强烈。作者陆振欧,1950年从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石河子第一野战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从事宣传教育工作,从一名部队新闻通讯干事,成长为师、市党委常委、农八师副政委。陆振欧既是石河子军垦事业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是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华的见证者。陆老一生都致力于军垦文化的宣传、教育事业,虽已年过八旬,但仍努力  相似文献   

8.
图片报道     
近日,兵团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到八师石河子军垦第一连和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这是兵团纪委、监察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关于他们的民间描述版本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关于他们的官方态度是"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关于他们的媒体叙述为:追梦人、航天人。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西部军垦新城石河子,有一座将军铜像巍巍耸立。凡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都会满怀崇敬之情,一睹将军的风采。被鲜花与绿树簇拥的将军,目光深邃、神勇威武,身旁的战马是他戎马生涯的象征。他便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始终关怀兵团事业、深受兵团250万各族儿女爱戴和敬仰的王震将军。  相似文献   

11.
兵团有5个师的60个团场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就像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熠熠生辉。崛起在戈壁荒原上的军垦新城——奎屯和北屯早已为世人所瞩目;诞生在可克达拉的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更是唱遍全国,走向世界,使人们对伊犁垦区有着挥之不去的向往。兵团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历史的部队。半个世纪以来,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伊犁垦区的兵团人,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生产队,充分发挥了"四个力量"的作用,以"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执著精神,在伊犁地区建成了独具一格的经济带,为伊犁的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2.
每当您抚今追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或是老友重逢,感叹时代巨变时,作为经历过“三线”建设和“三线”调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人们,都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叹。我们回忆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走好今天、建设好明天。 为了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调整改造、发挥作用”方针,国防科工委三线调整协调中心和《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将在下半年举办“二次创业 再铸辉煌——‘三线’调迁20周年纪念征文活动”,请将您在“三线”调整时期的感人经历和感受抒发出…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祖国的安全统一,兵团人在新疆一手握枪、一手拿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天山南北,在边境沿线,在沙漠戈壁,哪里  相似文献   

14.
我的兵团梦     
正我的小学同学严玉林和刘德才比我大两三岁。1966年毕业时,国家号召支边,他俩报了名,来了新疆。几年后,他们回家探亲,说在石河子,穿军装,吃军垦馒头,抽莫合烟,住地窝子,改造着大戈壁,他们是"兵团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石河子。那时我还小,喜欢看打仗的电影,觉得兵团很气派。冲锋号一响,千军万马,气势磅礴,所向披靡。兵团人是干大事的,我羡慕他们,从此有了一个莫名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西部边陲.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有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她年轻而富有活力,她享誉中外而令人神往,她的名字叫石河子。50年代初期,这里还是一片野兽出没、芦苇丛生、人烟稀少的戈壁荒滩。一支既是"国防军"又是"生产军"的解放军部队,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历史壮举,拉动了驰名中外的"军垦第一犁"。从此,在这块亘古荒原上开发了沃野千里的军垦农场,创建了一批现代化工业企业,崛起了一座军垦新城。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个以大农业为基础,轻工业为主体,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贸服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协调发展的新型绿洲。石河子的农业系典型的灌溉农业,以18个大型  相似文献   

16.
农四师74团2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连队,有人口329人,耕地1.1万亩。前几年,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比较差,加上渠系老化,职工种地连年亏损,使得人心涣散,“老军垦逝了,小军垦老了,新军垦跑了”,连队土地大部分被外地老板承包,连队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17.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0):25-26
东海之滨,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山海壮丽、景色秀美、文化深厚,诗圣杜甫曾写下"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的诗句赞美台州。塔里木河之畔,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兵团年轻的军垦新城。千年不倒的胡杨和铸剑为犁的军垦精神都是阿拉尔人心中的精神象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江南人的温婉精明,遇到了西北人的豪爽性情,让千年  相似文献   

18.
也许有人要问:当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科技精英甘愿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奔赴茫茫戈壁,隐姓埋名,义无反顾?为什么在那么艰苦的年代,在条件那么简陋的地方,却创造出"两弹"奇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却无怨无悔?在多元选择、追求个人价值的今天,为什么那里的人们仍然甘做基石、默默奉献,对国防事业痴心不改?当你从文化、从精神层面去深入探究以后,就会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爱国情怀,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块碧绿的翡翠在天山脚下闪光在准噶尔盆地生辉——摘自《戈壁明珠》主题歌如果说,军垦新城石河子是戈壁绿洲的一颗明珠,那么,石河子宾馆便是明珠折射出的一束夺目光彩,它用热情、美丽、温馨、幽雅、舒适、文明……向世人亮开了展示石河子军垦风采的窗口。走近被浓浓绿色所包围的石河子宾馆,不远处,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碑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门口,四块金灿灿的铜牌格外引人注目:诚信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散置于各厅堂的其他牌匾比比皆是:全国百家优秀星级饭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区职业道德十佳企业、全疆最佳卫生宾馆等等。这一项高于一项的荣誉,在宾馆有的默默存在了数十年,有的不久前才悄然而至,它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巨大的荣誉,给两百余名员工带来的压力和动力,远远多于鲜花和掌声。在市场经济和西部开发的大潮中,他们惟有继续前行,方能在垦区保持和巩固旅游服务业的主导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朱仲权 《兵团建设》2005,(12):54-5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是由二十二兵团和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共同组建而成,1952年至1954年.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和政委张仲瀚在石河子建城初期,同住在一个院一幢平房,即现在的军垦博物馆。陶峙岳在平房走廊的右侧,张仲瀚在平房走廊的左侧。他们各自的办公室又同时兼作起居室。大院的门成天是敞开的.也没有门卫。陶峙岳说:“为人不干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