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神经网络在空空导弹攻击区处理中的运用,在提出多层前馈(MF)网络和径向基函数(RBF)网络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对MF网络的BP算法、改进BP算法以及RBF网络的应用进行了仿真,并从收敛速度、逼近精度和实时性三个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RBF网络在导弹攻击区处理中具有更高的可行性,更适用于快速高精度的火控解算。  相似文献   

2.
空空导弹后射火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空导弹后射火控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后射中的导弹控制问题。由于在后射过程中的速度过零阶段,导弹的气动力无法提供足够的法向控制力,给出了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并以此导弹控制模型实现了后射火控过程。通过数字仿真,比较了后射火控与越肩发射火控的不同攻击过程,表明所提出的导弹复合控制方案可以解决导弹后射火控问题,后射与越肩发射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全向攻击。  相似文献   

3.
地对空战术防空导弹攻击区的显示是作战人员掌握导弹发射时机的依据。导弹的攻击区通常是由目标的航路、速度以及导弹本身的性能等因素所决定的。本题将研究被动式红外引导,并只攻击临远目标的导弹攻击区问题,在研究时,目标假定等速直线飞行。  相似文献   

4.
·超音速反舰导弹构成的威胁促进了双管格林炮或其它发射程控炮弹的高速多管炮的发展。·光电跟踪系统可提高火控精确度、降低反辐射导弹的辐照量。·从肩上发射式导弹到安放在三脚架上并有昼夜传感器和雷达提示的两联发射装置,这是趋势所向。·北约强调可空运系统在海外快速部署。·需用高超音速导弹来对付超音速目标和跃升直升机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对水面舰艇编队采用超视距反舰导弹进行饱和攻击时,需要计算所需导弹数量。文章通过交战模型原型和损伤积累目标毁伤规律的分析,逐步建立超视距导弹对水面舰艇编队攻击作战的概率计算模型,以确定发射导弹数目与目标毁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内布拉斯加州奥弗特空军基地——八十年代初,民兵洲际弹道导弹改进方案可能面临来自国防部重点项目更为激烈的经费竞争,方案的目的在于,为日益易遭攻击的美国空军波音民兵导弹固定发射井提供更大的发射机动性。 改进方案在发射设备的通讯系统、应急能源和改善机载发射控制系统方面,有一系列的改进和补充。而改善机载发射控制系统,由于有助于利用遭攻击后情况下为数不多的幸存导弹,被认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一般的机动发射式导弹作战方案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拟制的导弹作战方案进行了评估,得到了评估结果,为导弹武器作战时快速优选作战方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依据"杀伤链"思路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杀伤链"中反辐射攻击效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攻击机火控瞄准成功概率和反辐射攻击单发杀伤效能的影响。在假设参数的条件下,对其影响结果进行了估算和仿真。最后,得到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攻击效能影响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高系统攻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空空导弹火控攻击原理的改进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空空导弹火控攻击为飞行员提供的信息量太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空导弹火控攻击原理模型。并对改进后火控系统的接口关系以及火控显示画面作了初步探讨。该改进模型能充分发挥飞行员的主动性,提高空空导弹火控攻击的作战效能,是今后空空导弹火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作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舰导弹攻击中,可能会遭受到防御方发射舰空导弹、舰炮的抗击和电子对抗的干扰,不同的舰空导弹系统、舰炮武器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它们的发现概率、反应时间、转火时间等各不相同,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也不相同.反舰导弹速度、被攻击舰艇大小不同、攻击舰艇角不同、导弹的命中概率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对反舰导弹舰艇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