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今天,美国无疑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强国。尽管军方在高唱军事转型之歌。但不管军队走向何方,它总像是一支巨型的美式橄榄球队。在执行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时,它所采取的战略战术颇似美式橄榄球比赛。但是,缺少劲敌却使依赖压倒性军事力量的美国传统战略价值观受到了质疑。当今,美国的敌人包括恐怖主义组织和“失败国家”,而在应对恐怖主义、游击战、叛乱和其他非传统挑战时,美国所采取的行动却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2.
王越 《军事史林》2010,(2):40-44
勋章即军功章,是一个国家或国家的武装力量授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表彰军人在战时或非战时对国家和军队作出的突出贡献,对履行责任时所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或卓越的成就进行表彰,是对军人的勇气、功绩、服役及其特殊技能的一种肯定和奖励。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勋章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对美国、英国等军事大国的军事勋章并不陌生,但对其他国家的情况或许不甚了解。我就从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说起。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军工属于国家软实力建设范畴前苏联的解体使得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力量并不意味着强大的国家,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坚强的国家后盾。前苏联强大的国防力量所显示的是硬实力,近乎一致的政策拥护率显示的是权力,庞大而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意味着潜力,军事优先的政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当硬实力与软实力脱节时,硬实力将大打折扣:kx=G,其中G代表综合实力,x代表硬实力,k代表软实力。当x一定时,k大于1则G大于x;k小于1则G小于x;k小于0则G为负实力(国家走向衰败)。就前苏联的情况而言,早期x较小,k值较大,G值较大;中期…  相似文献   

4.
美航天司令部《2020年航天构想》认为,随着航天业的发展,美国越来越多的军事和民用任务正向空间转移,“在未来几十年中,外国军事力量、准军事部队甚至恐怖分子和其他潜在的对手都将与美国及其盟国争夺空间领域这一高地”,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空间利益和美军构成了更大威胁。《航空航天部队:保卫21世纪美国》白皮书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国家的涌现和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军用品市场久已有之,作为国家试图以之扩大商品实现空间从而将过剩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的重要途径,以其稳定性来抗御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军用品市场,却只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发育而在战后发展定型的。由于美国军事经济与民用经济一样,也贯穿着市场法则,因而美国军用品市场还起着美国军事经济调控枢纽的作用,其规模的增减和活动的盛衰,直接影响、制约乃至决定着美国军工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军事经济活动。因此,要真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李勇 《国防科技》2005,(3):32-34
目前GPS系统已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导航定位手段,但由于该系统完全由美国国防部控制,而美国GPS导航系统又缺乏明确的、永久的政策,致使其他国家在开发和使用GPS方面心存疑虑,缺乏安全感、信任感,尤其对于军事领域的应用更是如此。为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研制开发新型的、独立的导航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GLONASS系统概述GLONASS是俄罗斯的以空间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之后又一个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NASS在功能上类似于GPS,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太空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大国争夺战略控制权的新战场,"有关国家发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显端倪",加强太空威慑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一、太空威慑能力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太空威慑,亦称空间威慑,是以强大的太空实力为后盾,通过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太空力量,以慑止对手发起进攻。加强太空威慑能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军事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企图加快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在军事高新技术方面的差距。加速发展新概念武器,是它们确立军事高技术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预计未来20-30年内将有一批新概念武器  相似文献   

9.
国家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凸现,海洋资源控制权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也日益浮现,海洋斗争具有紧迫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战备观念开展政治工作准备;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海洋斗争具有政治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大局意识开展政治工作准备;军事斗争涉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生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海洋斗争具有复杂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作战功能开展政治工作准备;海洋问题事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海洋斗争具有残酷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战斗精神开展政治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火流向亚洲,为我们居安思危敲响了警钟;韩国向马来西亚出售军舰,可以看出韩国的军火工业今非昔比;缅甸大阅兵,告诉人们军队始终是国家的栋梁,新都需要军队壮威,国家更需要军队保驾:新加坡空军转型,昭示着新军事革命,各国都不甘落后,因为落后就意味着在未来战争中付出国破家亡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任海平 《国防科技》2003,(10):74-77
常规兵器工业是军事工业中最早出现和形成的一个行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冷战结束后,世界常规兵器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兵器工业中的应用使现代兵器工业进一步高技术化,同时兵器工业的科研生产能力进一步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兵器工业上遇到了更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困难,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兵器工业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进—步拉大。美国军事霸权的科技产业基础不断提高,其他国家在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能力方面遇到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上台正值美国霸权危机在金融风暴冲击下逐渐暴露之时,加之全球多极化的政治背景,决定了本届政府空间政策以寻求合作为主线的转型,这也为新形势下促进美国空间技术、空间能力和空间存在提供了参考。在阐述美国霸权相对衰落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发布的多份空间政策及其相关文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奥巴马政府空间政策体系特征。研究表明,即使奥巴马政府收起了称霸之意,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此放弃空间霸权。  相似文献   

13.
“先发制人”战略是美国强化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的延伸。该战略提出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将发生进一步的重大变化 ●美国在采取军事行动上的单边主义倾向很可能进一步突出,发动军事打击将不需要来自盟国或其他国家的支持,美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报信息和反恐需要直接诉诸武力 ●美国在单边基础上的反恐力度将会进一步增强,其中包括秘密情报部门的活动将进一步活跃化,美国在军事上的全球介入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4.
军事经济是当代有关各国国民经济中一个极其特殊的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看,其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显然不在于经济合理性,而在于某种政治“合理性”。但是,从微观角度考察,如果一种军事经济不是国家高度统制型的,军火生产企业不是国家的行政单位而同国家具有完全的商品经济关系,则军事经济客观上就是具有了某种经济合理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军事经济由国家统制型演化为国家与私人企业共同营运型,私人军火公司成了美国军事生产的主体,提供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0%强。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美国私人军火公司的行为如同其他所有私人公司,始终贯穿着一个  相似文献   

15.
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可能意味着在联合国的外层空间和平利用委员会内会进行更多的对话并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美国和其盟国之间,以及美国与其他两个主要航天大国——俄罗斯和中国。新政策还燃起了人们希望国际社会及个别国家能加强诸如空间碎片处理,制定防止事故的空间轨道交通规则及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共享数据)等方面的合作。不过,人们也不要指望国际社会间会达成一个伟大的,禁止太空武器的太空条约。  相似文献   

16.
军事空间学说和战略苏联关于空间军事应用的学说可以概括为:给苏联武装部队提供各种必须的资源,以获得和维持在外层空间的军事优势,足以抵制其他国家利用外层空间,并对苏联在地面、海上、空中及外层空间的攻防战斗行动确保最大限度的天基军事支援。这种给地球上的战斗行  相似文献   

17.
郭继卫 《政工学刊》2014,(10):84-84
生物科技、认知科学、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四大科学技术正在融合汇聚,聚焦于生命本身。这一趋势也在向军事科技领域发展,并引起人们对制生权的争夺。制生权是指在军事行动中,在一定时间内,对以生命微观“功能—结构”为基础的作战空间施加军事生物科技攻防手段,并确保实现预期功效的优势控制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原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军用卫星的国家。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认识到了军用卫星任未来军事上的巨大作用。早在60年代,美、苏的军事家就明确提出,“空间是贏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谁能控制空间,就能控制地球”。他们所谓的“控制空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空间霸权主义:即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和利用空间,发射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军用卫星,但不允许其他国  相似文献   

19.
军事财力供求矛盾通常表现为军事财力的供求“缺口”。供求“缺口”包括数量、结构、质量等“子缺口”。其中,最主要的是数量缺口和结构性缺口。在过去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对数量缺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对结构性缺口探讨得不够。结构性缺口是指军事财力在分配和使用结构上与军队日常训练和战备建设需求不一致。具体包括军事财力流量结构性缺口和军事财力存量结构性缺口。财力缺口最终表现为数量性的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结构性缺口。一般观点认为,军事财力结构分为两种:按军兵种划分的结构和按用途划分的结构。按军兵种划分为陆军…  相似文献   

20.
<正>着眼于未来的大国军事竞争,美军正在对其亚太前沿基地体系进行重塑。其相关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及可行性十分值得关注。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靠的是有效将战略支援区的战斗潜力,转变成在美国本土以外战场的战斗力。这一过程需要运输大量装备、人员和物资,而且往往是长途跋涉,凸显了美国在时间和空间上面临的根本挑战。所以,美国军事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一个低成本解决方案,是全球性的军事基地体系。不过,这在大国竞争卷土重来的今天,这仍然成为美军的软肋所在。美国智库认为,美国的海外军事布局,特别是后勤职能或资产集中的地方,是美西太平洋战略竞争对手实施攻击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