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骑兵作为兵种出现在战国时期,至秦汉之际日趋成熟,以致由战术配合作战转变为以主力兵团出现的战略骑兵,终将传统的战车挤出战争舞台,成为战场的主导力量。自此,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击力最强、机动性最大的作战方式是骑战,骑兵成了军队中战斗力最强、最活跃的兵种,而多数战争的胜负都是与骑兵关系紧密相联的。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中的主要兵种”①;“在中世纪,骑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兵种。”②西汉王朝时期,汉匈双方大规模利用骑兵集团军作战,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战争之惨烈等…  相似文献   

2.
卡宾枪,又称骑枪、马枪,是一种较短、较轻的步枪。它往往是制式步枪的短型枪,有非自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之分,使用的弹种多与制式步枪的枪弹相同。早期的卡宾枪主要供骑兵作战使用,而西班牙人称骑兵为Carabins,“卡宾枪”的名称由此而来。二战以后,由于突击步枪的发展,卡宾枪已经逐渐从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装备序列中淘汰出局。然而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城市巷战已经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卡宾枪由于  相似文献   

3.
从战国到西汉时期,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渐形成。以兵器由青铜材质向钢铁材质的转变、兵役制度由国家常备兵制向郡县征兵制的转变、作战形式由以车兵为中心的车步协同作战向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的转变为主要标志,以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军事后勤等要素的发展为辅助,最终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兵器为基石、以郡县征兵制为支撑、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为载体的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秦代的骑兵     
秦代的骑兵彭文骑兵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出现于春秋之际的秦国。此后,骑兵作为独立兵种登上战争舞台,配合车兵、步兵作战,充分发挥其迅猛、奇袭的战术特点,在战争中屡建奇功。正是借助骑兵的威力,使偏处西北一隅的诸侯国秦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完...  相似文献   

5.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彭和平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奉命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兵事。戚继光在军事训练中吸取蒙古骑兵作战的优点,编练了协同作战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辎重营。根据戚继...  相似文献   

6.
东汉名将马援,少年时父母双亡、青年时长兄去世之早,历尽磨难,却胸怀大志,奋发有为。一生历经督邮、畜牧、军旅等,生涯皆有所成就,官至伏波将军,爵封新息侯。纵观马援一生战争与军事实践,可以看出,他在军事学上的主要贡献,大抵有以下三个方面:马援是“马革裹尸”军事典故的首倡者;马援是军事史上以“沙盘作业法”实施作战训练的第一人;马援在饲养马匹和发展骑兵方面的独到见解对后世骑兵的发展和建设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7.
古典时期的雅典骑兵是城邦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同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其身份构成、征募、管理训练以及实战等方面的考察,本文试图厘清骑兵在雅典军事制度中的沿革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古典时期雅典骑兵与民众领袖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与两次寡头政变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阐明雅典社会变革对骑兵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在意大利东南沿海的卡内地区,以步兵4万余人、骑兵约1万人的兵力,与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统率的8万步兵、7000骑兵作战。面对强敌,汉尼拔决定巧借风势助战。当时当地正处于风季,每天中午常有强劲的东南风沿海袭来。据此,他在部署阵势时让部队背向东南,利用顺风作战,使敌方陷入逆风作战的不利境地。 8月2日,双方交战至中午时分,果然东南风大作。这时,汉尼拔军向敌军投射的矛、箭、石头,由  相似文献   

9.
袁杰 《军事史林》2023,(8):7-15
<正>红9军团是红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部队,以善于独立作战和机动灵活著称,被毛泽东赞为“牵牛鼻子的能手”,被周恩来誉为“战略骑兵”。其在四渡赤水之战中智取仙人关、激战箭滩场、坚守穿风坳、阻击娄山关、惑敌枫香坝、钳敌乌江北,多次独立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作战,为减轻主力部队战场压力和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除完成作战任务外,  相似文献   

10.
1993年3月20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曾、副研究员彭训厚和李广起与应邀来华访问的以色列希伯莱大学高级研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老战士、著名军事史专家劳赫先生,在军事科学院就双方感兴趣的军事史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支绍曾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研究现状,强调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应在各国撰写的二战史著作中得到如实的反映,并就劳赫先生感兴趣的中国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山地作战,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后勤运输等学术问题作了回答。彭训厚、李广起分别就二战期间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特别是犹太人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11.
“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SBCT)是一支用于先期投入、作战能力全面的战斗部队,是美军主要为应付爆发于复杂地形和城市地形上的小规模突发事件而专门组建的。美军组建“斯特赖克”旅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低水平、中距离威胁,因为在面对这种威胁时,美军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常规能力和非对称能力。“斯特赖克”旅可用于快速部署,能够在不接受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连续独立行动72小时。该旅总共辖员约3500人,编制结构呈三三制,主要作战力量包括3个诸兵种合成机步营,支援力量包括骑兵中队、野战炮营、旅属保障营、反坦克连和军事情报连等建制内战斗、战斗支…  相似文献   

12.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投入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作战。志愿军第47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博斗,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巩固了阵地,打败了号称美国"王牌军"的骑兵第1师,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四十七军打得好,打得英勇顽强,作战很积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后汉安帝年间,羌人为患,搅得边境很不安宁。朝廷屡次发兵征讨,都不能获胜。待到任尚为中郎将后,书生虞诩向他献计说:“兵法云,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乃自然定理。今羌寇皆是骑兵,来如风雨,去如断弦,日可行百里。我们虽然拥兵20万,但都是郡(步)兵,与其作战,当然不利。不如裁去郡兵,用20个人的兵饷购马一匹,可组织一支万余人的骑兵部队。用这万余人的骑兵对付几千名羌寇,不怕不能获胜。”任尚闻言大喜,马上奏明朝廷,照议施行。选得骑兵万余,经过训练,战斗力增强,结果同羌人交手,连战皆捷,大获成功。通过读”汰兵买马”  相似文献   

14.
东汉安帝年间,羌人为患,朝廷屡次发兵征讨,都不能获胜。待到任尚为中郎将后,朝歌长(官名)虞诩向他献计说:“兵法云‘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乃自然定理。今羌寇皆是骑兵,来如风雨,去如断弦。我们虽拥兵20万,但都是郡(步)兵,与其作战,当然不利。不如裁去郡兵,用20个人的兵饷购马一匹,可组织一支万余人的骑兵部队。用这万余人的骑兵对付几千名羌寇,不怕不能获胜。”任尚闻言大喜,马上奏明朝廷,照议施行。经过训练的万余骑兵同羌人交手,连战皆捷,大获成功。通过读“汰兵买马”的典故,结合我军实行“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5.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纳粹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虽出身旧式骑兵军队,却投入了毕生精力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并在二战初期用其亲手缔造的德国装甲兵横扫欧洲,写下了一段罪恶的战争史。同时,他也以其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革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战争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其肖像今天仍挂在德国装甲兵的军营中,被称为“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是较晚登上战争舞台的兵种,虽然人类很早就驯化了马,但战车兵比骑兵出现的早,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海克索斯人人侵埃及、雅利安人人侵印度均是以战车兵为主力。《诗经》中所描绘的西周时代的战争,说的几乎都是车战。既然当时已经有了马这样快捷、强健的承载工具,为什么没有立即出现骑兵呢?这要从马的驯化、骑兵战马的训练和马具的完善等诸方面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7.
动态     
“陆地勇士”系统将进行营级试验 2006年,美国陆军计划装备数百套“陆地勇士”士兵系统组件,并对这种一体化士兵系统进行首次营级试验。试验包括“陆地勇士”系统与“斯特赖克”系列战车的互操作能力。担负这次作战试验的是美国陆军第2骑兵团第1骑兵中队,他们将于 2006年中改编为第四支“斯特赖克”作战旅--第九步兵旅的  相似文献   

18.
小米加步枪/骑兵/三打三防/大比武/新三打三防/核潜艇/信息化/军演/国庆阅兵/徒步化/骡马化/机械化/摩托化/高科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银河计算机/地毯式轰炸/三代战机/"近海防御"海军战略从人民军队打响第一枪那天起,英勇善战就成了这支部队的主打歌。这支日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当时主要由物质极度贫乏的工人和农民阶层组成,"徒步化"是其最大特点:部队机动、作战、运输武器装备,完全靠人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陆军压制兵器的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各种灵巧弹药的涌现,使得迫击炮的地位、作用有所下降。但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近几场局部战争看,双方激战往往发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草木丛生、地势险峻的山地丛林,步兵作战明显增多。为适应类似战场需求,特别是反恐作战需求,作为步兵武器的迫击炮与军队信息化同步发展,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发展新技术,适应新环境,仍然是陆战场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力量。“战场骑兵”:自行迫击炮系统现代作战,肩扛背驮的传统迫击炮不能适应战场节奏。为适应步兵快速机动作战要求,提高步兵对迫击炮火力的需求,在步兵实现机械化的同时,迫击炮在逐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行迫击炮不仅包括迫击炮发射管,还配有完整的全套弹药系统(迫击炮弹、装  相似文献   

20.
<正>大青山骑兵支队[1]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于内蒙古地区的一支抗日骑兵武装,其构成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关于大青山骑兵支队,目前学界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例如,湘潭大学李科的博士论文《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对大青山骑兵支队的军事斗争、开荒生产进行了一定研究,内蒙古大学杨尚英的硕士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蒙地区的统战工作》探讨了骑兵支队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