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雄师战天津     
冷静 《军事历史》2006,(11):3-10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天津攻坚战是非常威武精彩的一幕。在这场大战中,人民解放军的34万大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密切协同,实施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攻坚作战,仅短短29个小时就攻克了国民党军以13万重兵坚守的天津城,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作战能力。百战劲旅挥师入关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辉煌胜利后,毛泽东及时命令东北野战军取消休整,立即南下入关作战,将关内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就地歼灭,以免该部逃到长江以南,增加人民解放军日后渡江作战的困难。东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  相似文献   

2.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栋简陋民房的院内,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他们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难得这么轻松一下。“报告首长,紧急电报!”参谋人员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先粗略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从刘伯承的神色中已看出这份电报绝对不寻常。他连忙接过了电报。果然,这份电报是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上面标着的AAA字样十分醒目。邓小平明白,3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最秘密的电报等级。刘邓大军刚刚打了大胜仗,还未及休整,毛泽东为什么又亲自给他…  相似文献   

3.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作为右路先头部队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第13师作为该纵队的先头师,经过17天连续行军,越过喜峰口到达三河县后,长途奔袭并解放北平西北的军事要点沙河镇和红山口.尔后和该纵队其他部队一起抢占丰台,并在一天之内打退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反击,切断平汉与北宁铁路,封闭了北平守军的陆上南逃之路,提前50多个小时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受到中央军委嘉奖.  相似文献   

4.
平津战役是在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下的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共同作战,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64天中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52万余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唐山等地,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使东北、华北以及长江以北的大片解放区连成一片.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使敌强我弱的态势逆转.这一伟大胜利无论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辖合江、黑龙江、嫩江、松江、牡丹江、吉林、辽吉、辽东、冀察热辽、内蒙军区和12个纵队。同年8月,组成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与东北军区机关分开。1948年11月下旬,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东北军区辖辽北、辽宁、安东、热河、锦州、内蒙、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吉林军区等11个军区,  相似文献   

6.
1949年11月1日——12月27日,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在四野、一野各一部的配合下,举行进军西南作战。在短暂的时间内,解放了川黔滇康四省,歼灭国民党军约90万人。1950年春,又胜利组织了滇南、西昌战役,彻底消灭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残存力量。至此,全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宣告全部解放。 我军西南作战的胜利,是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小歼灭的战略追击方计”①密不可分的。下面,笔者试图就这项战略方计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鲜明的特点,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98年12月公开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出版,是我军军战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四野是在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主力部队,其前身为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上先后实施辽沈、平津和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共歼敌323万余人,部队从11万余人发展到15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历史任务,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动了淮海战役。这是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淮海战役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领导决策,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筹指挥,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由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华东、中原、冀鲁  相似文献   

9.
君威 《军事史林》2010,(2):28-3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述到红军时期的中央军委警卫营和红9军团一部。  相似文献   

10.
《军事历史》2012,(4):77
清风店战役后,华北国民党军战略要点石家庄兵力薄弱,处境孤立。晋察冀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集中野战军3个纵队和冀中、冀晋军区等地方武装,于1947年11月6日发起石家庄战役。经4天激战,占领飞机场,突破外市沟防线,扫清了外围据点。10日发起总攻。担任主攻任务的第3,第4纵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番号,启用一、二、三、四野的番号,纵队改称军,兵团、军、师、团番号全军统一排列,是在平津战役结束后全军休整期间(1942年2月以后)统一进行的。可是若干年来,有关四野的许多著作错误地把这个时间说成是1948年11月,并对首任军长做出很多错述。有必要予以澄清。时间印证首先,探讨一下关于四野纵队称军的误述:1“.1948年11月l日三纵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见王树和著《四十军征战纪实》第255页)这个说法的“根据”,可能是说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是1948年11月1日发出的。可是这…  相似文献   

12.
(一) 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胜利结束,华北地区基本解放。4月25日,中央军委为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加速解放大西北的胜利进程,决定华北野战军第18、第19兵团调归第1野战军建制,迅速由晋入陕,参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战。此时敌胡宗南集团惧怕被我军围歼,主动放弃西安,撤向秦岭以北渭河以南一线,企图与青海马步芳部、宁夏马鸿逵部(简称“二马”)相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屏障西南,迫不得已时则退据陕南、川北。鉴于胡宗南集团已全线撤退,彭总当机立断指挥第1野战军主力展开追击作战,先后解放了咸阳、周至、武功、扶风等地,5月20日解放了陕西省省会西安。  相似文献   

13.
11月13日至19日,全军军分区政委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培训班,在江苏省无锡军分区举办。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就办好培训班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到培训班会见全体学员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31个省军区(卫戌区、警备区)和新疆生产  相似文献   

14.
黄瑶 《军事历史》2003,(2):76-79
关于“耽误封锁锦州机场的责任”的问题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后,在锦州前线发生了耽误封锁机场的事件,致使国民党军得以空运两个师增援锦州。关于这一事件,9月29日晚7时,林、罗、刘(指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在向中央军委报告攻锦部署时说:“锦州飞机场,我们从有(25)日锦州外围战斗开始起,即已严令八、九两纵担任封锁。但该两纵由于游击习气太重,耽误两天时间。敌每日用飞机七八十架运兵。故已把四十九军两个师运到。今晨已完全封锁机场,并击毁敌机五架。”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于次日复…  相似文献   

15.
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东北局决定,在辽阳本溪地区,由山东军区第3师、山东军区警备第3旅、冀热辽第16军分区所辖之第21旅、第23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罗舜初。辖第7、第8、第9旅,7月改称第7、第8、第9师。1948年1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改称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  相似文献   

16.
在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我三次重访当年的战场——辽宁锦西塔山地区。我站在塔山烈士纪念碑前,目视陈云同志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庄严肃穆的大字,环顾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潮起伏,不禁引起对塔山阻击战的深思与回忆。全国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也就是1948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认为,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决定在形势对我最有利的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采取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为此,中央军委于1948年9月7日、10月4日多次致电东北野战军,要求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控制北宁线之决心,坚决执行首先攻克  相似文献   

17.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第2、3兵团及地方部队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在东起北宁路的滦县,西争平绥路的柴沟堡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与国民党傅作义集团进行了一场战略大决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平津战役。经过64天的艰苦作战,  相似文献   

18.
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2、第3野战军全部,第4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20万人,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同志组成的总前委精心组织指挥下,在西起湖北武汉,东至上海.北起长江北岸,南迄福建建阳的广阔战场上,举行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歼敌11个军部、46个整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及其他广大地区;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一战役,是在敌弱我强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与我军以往所进行的战役有着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中央军委、毛泽东和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指挥这一战役中,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严厉批战将三兵团奋战立新功唐义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发动和组织的平津战役,在第一阶段的平绥线作战中,由于东北野战军正入关开进,放这个阶段的作战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按军委的作战意图,由华北第3兵团杨成武所部首先包围张家口,促使国...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10,(6):2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松江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1945年11月,挺进东北的新四军、山东军区部分部队在哈尔滨组建松江军区,司令员卢东生,政治委员张秀山,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寿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