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环球军事》2009,(10):5-5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夙愿,也是中国一贯倡导和为之努力的目标。中国认为,核裁军应遵循‘公正合理,逐步削减,向下平衡’的原则。”——中国代表5月4日在联合国有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问题举行的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继续推进核裁军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来,国际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回暖加速,甚至有媒体用“核裁军春天”一词来形容当前的核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3.
回顾2013年世界核形势,可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来形容和概括。尽管国际社会对实现“零核世界”的期待很高,尽管核大国高举“核裁军”大旗,然而世人看到的却是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的核形势。  相似文献   

4.
核潮涌动2009     
滕建群 《环球军事》2009,(24):12-13
2009年,国际核军控与核裁军领域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也显露出新的端倪,特别是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大国政策的调整给本年度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带来重大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无核世界”主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国际社会建立无核武器世界呼声渐高,非政府组织和机构从理论、措施和道路等方面提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具体建议,然而,要实现深度核裁军和建立无核武器世界仍需人们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球军事》2010,(9):5-5
“中国的核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透明的。中国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国际社会在关于不扩散核武器、禁止核试验、加强核安全等方面达成了许多条约和协议,在控制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促进地区和国际形势稳定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另一方面,美俄在核裁军谈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主要核大国继续核武器现代化进程、地区核扩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预示着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形势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也玩“核透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环球军事》2010,(13):1-1
继奥巴马政府5月初公布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和核力量调整计划后,俄罗斯日前也表示正考虑对外公开核武库储备数据。俄罗斯的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奈之举,因为在美国高姿态占领核裁军的道义高地后,俄罗斯如不跟进,将招致国际舆论的责难,以致政治上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8.
阮洋  白莹 《环球军事》2014,(6):13-15
当今世界,核武器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替代,因此尽管国际社会对实现“无核世界”期待很高,核大国也高举“核裁军”大旗,做出了许多象征性行动。然而,世人看到的却是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的核形势,除了近期备受瞩门的口本核问题外,朝核、伊核等诸多热点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无核世界”的建立依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996年9月10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为实现彻底消除核武器迈进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着庞大的“核武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这些“核武库”中,有些是人们看不到、也无法控制的,这就是来自大洋深处沉没的核潜艇上所携带的核弹头和从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本文尝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个例分析、模型分析等来解释国际军火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并提出应在现有基础上,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推动国际军火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本文尝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个例分析、模型分析等来解释国际军火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并提出应在现有基础上,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推动国际军火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开罗宣言》发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各国对其文本的解释基本属于“正常”,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英对《开罗宣言》文本的解释出现了“异化”。其中美国有“台湾地位有待对日和约决定”说等4种类型,英国有“环境不同”说等8种类型。美英对《开罗宣言》文本解释出现“异化”是冷战、朝鲜战争与台海局势三重历史背景叠加混合发展的产物,其模式和手法又为后续“国际条约”所继承。国际社会对美英各类“异化”解释的质疑、批驳的声音从未停止。《开罗宣言》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任由霸权主义国家根据自身利益进行解释,进而成为其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其文本的本意、良善愿望及庄严的国际法效力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其条款内容和精神必须得到完全的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4月提出“无核世界”的构想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推动核改革。依照美国法律规定,奥巴马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本届政府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而奥巴马关于核武库规模、结构及使用政策的改革内容就包含在这份评估报告中。然而,这份本应在去年秋天就出炉的报告,至今仍迟迟未见发布,这是由于奥巴马的改革方案遭遇了来自美政府官僚机构的强力“阻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4月13日,47个国家及联合国等组织聚集在华盛顿.召开了首届核安全峰会。此次会议的召开可以被看作是国际社会为消除核威胁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通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到当前核裁军和维护核安全的国际大趋势,也传递出了很多积极的信号。然而.尽管会议给人们带来了鼓舞.甚至些许乐观氛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战略核力量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方面,美国核武库的规模、构成和运用都存在广泛争议。过去20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试图削减冷战时期庞大的核武库。相较于政治上的冒险行径和大规模核对抗,  相似文献   

16.
对策论中有个著名的囚徒两难问题,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研究核裁军和其他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以及生物进化过程,疾病预防问题等等。本文对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就在美俄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美公布新《核态势评估》报告前后,奥巴马政府多次宣布要加快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以形成核威慑下的“1小时打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常规快速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1,(2):5-5
“俄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是2010年俄罗斯年度大事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相当复杂的条件下推动美国参议院批准了这一重要文件,俄美两国未来数年的安全将以该文件为基础。虽然奥巴马政府失去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但是希望美国社会与官方能够有足够的分寸与自制力,以继续美俄两国关系‘重启’的路线。”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其中讲到,美国军队必须考虑使用常规军事力量或核武力量以“消除”中国的地下核武库;并要求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在8月15日之前提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中国的核武器地下隧道网络和美国消除这些网络及武器的能力。美国这样公开声称将另一个国家的核武库作为打击目标,使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他们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其真正意图是什么,这又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丁三军 《环球军事》2008,(18):16-17
连日来,巴基斯坦政局再次风云激荡。面对一连串的挑战、逼宫,总统穆沙拉夫被迫于8月18日下午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穆沙拉夫的主动辞职,使得因总统弹劾危机而陷入动荡的巴基斯坦政局出现翻转。也就在这时,美国和欧盟却把目光盯上一件细小而又致命的物件——操控巴基斯坦核武库的“核按钮”。在美欧看来,谁握有“核按钮”,谁才是真正的“巴基斯坦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