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件     
《环球军事》2011,(17):4-4
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8月14日上午10时许,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停靠原码头,海军“88”舰也随后返港。至此,我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2.
声音     
《环球军事》2012,(2):5-5
“我航母平台前期开展的海上试验均已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正按计划在海上开展后续科研试验。航母平台的科研试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工作需要,航母平台今后还将继续出海开展相关科研试验和训练。”——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2011年12月28日就中国航母平台进行第3次海试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航母先后两次出海试航成功,标志着中国初步具备研制海上超大型战略机动作战平台的能力,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航母建造必要性的争论。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花钱的地方又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研制航母只会加重国民经济负担,因而得不偿失。实际上,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4.
适度发展航母产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技术提升的支撑点。2011年中国航母先后两次出海试航成功,标志着中国初步具备研制海上超大型战略机动作战平台的能力,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航母建造必要性的争论。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2011年8日10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尽管出海距离不太远,试验海域横宽13.25海里,纵长22海里,但此次海试的一小步,是中国海军远洋之梦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8月10日上午,我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这标志着中国航母发展进入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之后的又一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国航母平台出海航行试验,是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大协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罗雪 《环球军事》2013,(1):58-59
本文作者罗雪,曾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小伙儿,1994年赴美国留学,后因机缘巧合,以手持绿卡的身份加入美国海军,并在美国“星座”号航母上服役4年,曾两次随舰队赴太平洋和中东地区十多个国家。2001年,他因被评选为“最佳海员”,舰队将其名字“罗雪”和出生地“中国·北京”印在了“鹰眼”号飞机上,罗雪因此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罗雪在其即将出版的《我在美国海军航母当大兵》一书中,以亲身经历讲述了美军新兵选拔、培养训练、出海巡航、实战演习等诸多细节,还有许多肮母上的美国水兵不可思议的生活趣闻。经作者允许,本刊自本期将为广大读者连载其中部分精彩内容。  相似文献   

8.
韩旭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11,(16):26-29
飞机发明于1903年,但自1910年起英、美两国已开始试验飞机从军舰上起飞降落。1918年,具有供飞机起飞与降落的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雏型先后在英国、日本与美国诞生。航空母舰从产生到今天,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百年发展历史中,根据航母技术发展的不同,可以将航母划分为四代。  相似文献   

9.
罗雪 《环球军事》2013,(9):60-62
现在我要介绍的这几位,可都是在航母上违纪的,就发生在我第二次出海期间。首先是一个大块头的黑人士兵,被关到了船上的禁闭室里。没错,船上有这个设施,就像做礼拜小教堂一样,禁闭室也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可能老美认为,当一个人的罪行不能通过忏悔赎罪的时候,最好还是去禁闭室面壁思过一下,这个黑人士兵就被关了两个多月,原因是殴打上级。  相似文献   

10.
航空母舰是美国海上力量的中坚,在维护美国利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选拔与培训航母舰长的工作,一直受到美国海军当局高度重视。 美国海军挑选航母舰长的条件非常严格。这些条件是:在航母上驾驶飞机起降过800~1200次,有4000~6000小时的飞行记录;担任过航母副舰长或飞行中队长、航空联队长;在2~4个飞行中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英国在《国防战略审查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未来航空母舰(CVF)计划,到2012年左右,用2艘排水量更大、通用性更好、投送能力更强的航母替代"无敌"级航母,用未来舰载机替代"鹞"式飞机;随后正式开始了未来航母方案的评估工作。由于航母工  相似文献   

12.
航空母舰的发展是与航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现代航母和它的舰载机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其复杂程度超过所有其它战斗舰艇。航空母舰的设计师们一直在设法综合平衡飞机与航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飞机的发展决定航母的样式和大小。反之,航空母舰的发展也促进高性能飞机的上舰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软件,针对大型航空母舰舰载飞机降落对航母的冲击响应过程及对其内舰载导弹的冲击环境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建立了航空母舰的1:1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壳单元和梁单元组成,适用于动力分析计算。研究了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降对甲板的冲击响应过程,分析了航母导弹贮存典型位置处的冲击环境并给出了加速度谱。结果表明:飞机降落会对甲板造成较大冲击,使着舰点附近产生较大应力;监测点受到的冲击加速度较大,为了航母及导弹的安全,导弹贮存平台应设置缓冲减振装置;着舰点位置对监测点的冲击环境影响显著,因而导弹贮存平台的布置应尽量远离飞机着舰点;冲击强度从主甲板往下开始衰减迅速,而后衰减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4.
法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兴趣已历史久远。早在1911年,法国就将一艘老鱼雷巡洋舰“闪电”号改成水上飞机母舰,开始装2架飞机,后来改装5架。虽然早在1910年法国海军就使用了飞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飞机的海军之一,但直到二战中仍只有一艘航母。这艘航母还是利用停建的“贝尔恩”号战列舰的船体改装而成的,是法国第1艘真正的航母。尽管当时经济形势很严  相似文献   

15.
航空母舰通常被认为是移动的水上小城市。大型航母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舰上约有6000人居住,即使中型航母也达到 2000-3000人在上面生活,而且一出海执行任务往往几个月,甚至半年。因而如何使这么多的人安置好、生活好,仍是保证航母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居住性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1910年试图将陆上飞机搬上军舰开始算起,美国海军已有近一个世纪的航母发展历史,从航母成为美国海军的骨干力量算起也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保有现代超级航母的海军大国。二战结束后,美国共发展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2型共5级航母,即“中途岛”级、“福莱斯特”级、“小鹰”级、“企业”级和“尼米兹”级。现正在发展未来航母——CVN 21(原称CVNX)。冷战后,美国为什么没像俄罗斯那样减少航母数量反而如此热衷发展航  相似文献   

17.
从航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对建造现代航母的苛刻要求,看建造航母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严峻挑战。当新改建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我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之时,也有几家外国媒体以酸溜溜的口吻讪笑"瓦良格"是20年前苏联解体时的遗弃儿,妄称从技术上讲根本谈不上先进等等。对于这类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航母已经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即改装的“瓦良格”.航母平台已于2011年8月10日出海航行试验。目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中国航母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起到怎样的作用、下一步的航母发展规划、经济对发展航母的良性持续供给能力以及发展航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着舰信号官眼位直接影响其对舰载机状态的观察和判断,恰当的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有利于着舰过程中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正确指挥、引导和控制,保障着舰回收作业安全实施。针对俄罗斯现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立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所对应的着舰信号官眼位和视角数学模型,并结合人眼最小分辨角,针对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在全甲板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从着舰下滑道入口点到着舰信号官决策点过程中,着舰信号官视角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满足视角差阈值条件下,理想着舰信号官眼位随着着舰指挥战位在甲板上位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应将其纳入航母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设计的影响因素,并为其在航母甲板上位置的合理设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2,(12):10-10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有智慧和能力建造和发展自己的航母。目前,歼-15舰载机还在按照计划开展相关试验和训练工作,将按计划装备部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雁生未来国产航母将采用弹射起飞技术,固定翼飞机在滑跃甲板上起降难度很大,而且在这类航母上只能使用直升机作为舰载预警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