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在严寒条件下对轮式装甲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轮式装甲车辆在严寒条件下的使用方法,以期提高轮式装甲车辆在严寒条件下的使用性能、部队机械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提高处突机动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反恐致胜能力。  相似文献   

2.
偏远严寒地区营房节能方案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对比方式,利用DOE-2程序对偏远严寒地区两栋节能营房和普通营房在实测的基础上进行能耗模拟。对营房能耗水平及影响营房能耗的因素作了定量、定性的分析计算,研究在不同围护结构及换气次数下的采暖能耗。结合部队的实际条件,拟定严寒地区营房的建议方案及节能目标,并作了一定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节能方案基本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且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相继调整了军事战略,与之相适应,各国军队对其后勤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增加后勤费用投入,强化管理,注重科研,强调技术储备,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先进的后勤装备,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现将近年来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军队后勤装备发展特点浅析如下:优先发展海、空军后勤装备,全面提高机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军队地区津贴直接影响军人机会成本的比较以及军人心理感受到的公平程度,因此其合理性和完善与否对军队建设的影响重大。而目前的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尚未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地区津贴结构,将原来的军队地区津贴类别划分为军队艰苦地区津贴、军队地区生活津贴和军队地区特殊津贴,合理定位军队地区津贴水平,在总部和大单位设立地区性工资调节基金,增强地区津贴制度的针对性,是解决问题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5.
依据军区冬训工作指导思想,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团为提高预备役部队野战化条件下,特别是严寒条件下的应急作战能力,本着“练指挥,练机动,练隐蔽,练生存,练保障”的基本思路,认真摸索严寒条件下走、打,吃、住、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大力开展冬季训练,有放提高了全团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4 在军队建设方面当前,世界各国的军队正在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型。各国军事领导人和军事理论家在军队建设方面探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也涉及到军队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奉行“质量建军”原则。到20世纪末,军队建设基本上完成了由“大战争型”向“局部战争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机械化军事向信息化军事的转变。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各国普遍思考如何实现军队建设的“跃升”。其中,美军提出的军队建设转型的思路引起各国军队的强烈关注。美国军方一直在探讨转型方案,“9·11”恐怖袭击使其军事转型加快了步伐。美国当权者认为,美军需要减少过多的海外军事  相似文献   

8.
目前,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存在着体系不够科学、项目功能交叉、水平高低不均衡、军地关系不顺畅等问题。完善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应从调整归并项目结构、科学定位津贴水平、健全津贴增长机制、规范津贴制度管理等方面着手,处理好紧跟国家政策与体现军队特色、军队与地方地区津贴水平、军队地区津贴各项目、军队不同职级人员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薇 《云南国防》2004,(1):23-23
随着美军进驻中亚的一些国家,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安全态势正在经历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动,美俄对中亚的争夺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和挑战,中亚各国在寻求大国支持、创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同时,也在大力加强各自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军队地区津贴补贴制度与地方津贴补贴制度的调整改革相比较,明显滞后。文章提出应适时建立范围合理、标准适中的军队地区附加津贴,特别是建立收入差距较为突出的经济发达地区的附加津贴制度。建立军队地区附加津贴应遵循按劳分配、利益驱动、均衡比较和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新兵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就再一次证明了军队“质量重于数量”的硬道理。为了能够征召到高质量的新兵,为推进新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战争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世界各国军队纷纷加快了新兵征募工作的改  相似文献   

12.
军队地区津贴体现着驻不同地区军人取得同等市场购买力和补偿因部队驻地环境不同带来的劳动差别的基本要求,也是减缓驻经济发达地区部队军地收入反差,反映军队特殊政策导向和各地驻军建设任务变化的基本需要。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驻不同地区军人之间和军地人员之间经济收入关系的协调程度,最终也直接制约着驻特定地区部队的建设和稳定。因此,科学建立军队地区津贴制度,不断完善军队地区津贴体系构成,既是进一步搞好军人物质待遇保障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部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应不断调整、改革、完善地区津贴制度,重点突出地区津贴的功能与作用。从目前情况看,应将现行的地区津贴类别予以简化、合并,分设为补偿性地区津贴、鼓励性地区津贴和特殊性地区津贴。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军队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从大的方面讲,需要着眼整个地区津贴制度体系;从军队内部看,需要从完善地区津贴制度体系、制定科学的津贴标准、建立津贴调整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隆冬时节,辽东某山区气温骤降,辽宁某预备役师把部队拉到野外生疏地域,开展为期一周的冬季适应性训练,全师官兵在严寒条件下,翻山越岭,带着战术情况走一路,练一路,打一路,全面锤炼了部队“走、打、吃、住、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3,(2):5-5
“我认为与地区各国军方领导人展开个人层面的对话非常重要。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军队当作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力量,要达到共赢,必须展开更多的合作。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人,他们也需要了解自己。”一——据澳大利亚新快网12月28日消息,澳大利亚和中国正在计划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国也可能加入。澳国防军总司令赫尔利将军表示,中美澳三国的联合军演“具有短期意义”。“(这部影片)制造一种错误印象,即强化审讯方式是我们正式拘押和审讯程序的一部分和找到本拉登的关键,这种印象不客观。”美国中央情报局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内部批评”热门影片《刺杀本拉登》夸大刑讯逼供获取情报的重要性.给公众造成“错误印象”。不过,他承认“一些情报来自遭受强化审讯的在押人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完善军队地区附加津贴制度,既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调整津贴享受范围和标准,又需要建立军队地区附加津贴增长机制,使军队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能根据区域物价变动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合理调整,真正缩小军地之间的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实现军队信息化、提高信息作战能力已成为各国军队建设的首选目标。印度为了圆其地区霸权梦,实现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对信息战更是尤为青睐。印陆军参谋长马利克就曾指出:“20世纪是闪电的世纪,21世纪则是计算机的世纪。”通过采取“外引内研”、嫁接联姻”、“分层培训”等种种措施,印军的信息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各国媒体的焦点,一股放在阿拉伯半岛北侧的波斯湾,那里有美军及其海湾盟友与伊朗军队的对峙,以及阿拉伯半岛南侧的亚丁湾海域,那里有索马里海盗引发的各国海军护航兵力的常态化存在。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红海,则显得相对平静,难得引起关注。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苏丹和沙特阿拉伯在红海举行了首次联合海军演习,引发了我对红海地区安全及中国石油运输线安全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球军事》2012,(6):5-5
“黎巴嫩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自身在本地区的利益,黎巴嫩应当保护自己免受威胁。黎巴嫩的安全和稳定与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伊朗的政策是促进地区国家的集中以及加强地区安全和稳定。” ——伊朗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2826日说、加强黎巴嫩军队的实力是伊朗的战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