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洪有胜  包磊  郭志 《环球军事》2012,(22):52-55
在军事演习中,美军喜欢将己方称为蓝军,而将假想敌称为红军;作战行动中,美军喜欢在地图上用蓝色符号标示己方,而用红色符号标示敌方。由此可见,“蓝军”即美军或盟友,“蓝军跟踪系统”(BlueForeeTracking,简称BFT)即美军用来掌握参战部队位置与行踪、实现敌我识别的一种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由于其臂章上有一个正在嚎叫的鹰头,被称为“鹰师”或“嚎叫的鹰”。它主要依靠直升机实施空中突击,速度快,火力强,作战能力全面,是美军进行快速部署和实施应急作战的重要力量,被誉为陆军“全能师”。“雏鹰”离巢第101空中突击师的历...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以美国的“大获全胜”落下帷幕。但在种种胜利的“光环”下,美军也遭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烦心事——第4机步师在“天灾人祸”下疲于奔命,一直末能奋起一战,使其在实战中接受检验的计划落空,数字化部队的战力仍是锁在深闺人未识。这不能不令美军“痛上心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战场”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打造数字化战场之日起,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陆军当中,第75“游骑兵”团(the75thRangerRegiment)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然而这支部队的服装却总让人感到疑惑,因为在这支部队官兵们的军服上,竟有一个画有青天白日圆徽(旧中国的军徽)的臂章。一支美军特种部队为何要佩戴着60年前中国国民政府的军徽呢?“游骑兵”属于轻型步兵,有着悠久的历史。200多年前,为应付印第安人的突袭,英国殖民者就在美洲大陆上组织了小型侦察骑兵队。它被视作“游骑兵”的前身。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游骑兵”部队要么与正规军协同作战,要么深入敌后展开游击战,取得过骄人的战绩。不过,美军…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20):70-70
打仗不误交费 美军“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采用了不少德国毛瑟步枪的设计专利。到了一战,美军开赴欧洲打德国人,但给毛瑟公司的专利费还是照样要交。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成功攻入俄国西伯利亚,战功显赫,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由总统亲自授予“北极熊”团旗。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志愿军第27军80师用极端劣势的武器装备全歼了这个号称美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其军旗——“北极熊”旗也被我军缴获,这在美军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至此,这个曾经声名显赫的“王牌团”番号便从美国陆军的战斗序列中永远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第101空中突击师是美国陆军唯一主要依靠直升机进行空中机动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由于该师士兵军服的臂章上有一个正在嚎叫的鹰头,故被称为“鹰师”。1918年7月23日,美军为满足向欧洲不断派出远征军的需要,组建了第101步兵师,该师经过多次改编,于1974年正式改称为“第101空中突击师”,该师也从伞降作战完全转为直升机机降作战。该师主  相似文献   

8.
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穿绿色迷彩服,手握新型冲锋枪,右臂佩戴镶嵌着象征和平的地球和橄榄枝图案的联合国臂章,左边臂章上标有醒目的“CHINA”字样——这些特殊的标志,彰显出军人的特殊身份和肩负使命的非同寻常,他们是赴利比里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首支维和运输分队。  相似文献   

9.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19):14-15
冷战时期,美国驻日盟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表示:“日本是装在瓶子里的魔鬼,而我们(美军)是这只瓶子上的瓶塞。”这一比喻用在日本的核武器研发上也恰如其分:日本这个“魔鬼”一直跃跃欲试,试图制造核武器,而由于受到本国的核政策这一“瓶塞”的影响,一直未能得逞。在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核武器研发这个“魔鬼”又成为日本国内炒作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国防》2005,(6):77-80
联盟作战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至少是在指挥问题上有所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得很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就坚决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负责地面作战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去指挥。对此,一些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  相似文献   

11.
11月2日,美军一架“支奴干”武装运输直升机在巴格达以西被肩扛式导弹击落。机上共有16名美军士兵死亡、21人受伤。那些受伤的美军士兵经当地美军野战医院的紧急抢救后,陆续被撤离到了德国兰茨图尔的美军医院接受治疗。11月5日。受伤的克里斯托弗·尼尔逊军士和雷蒙德·利特菲尔德军士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向《纽约时报》的记者描述了坠机前后那段刻骨铭心的可怖梦魇。首次乘直升机就大难临头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此前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有40多个国家在支援美军作战。在这个所谓的40个国家中,有暗中支持,匿名不露的,也有摇旗呐喊、鸣鼓助威的,其中,明确提出支持联军并自愿出兵参与联军作战行动的就有美军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国防军。虽然澳大利亚的参战人员只有2000多人,相对于整个联军来说数量很小,但其态度坚定,主力一直坚持到伊拉克大规模作战行动正式结束,而且随后还参与了战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战争期间,美军、英军由于人数众多、装备先进,一度是媒体眼中的“宠儿”。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国防军一直默默无闻。但事实上,人数不多的澳大利亚国防军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那么,这2000多人的澳大利亚国防军在伊战中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相似文献   

13.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11):70-70
蓝色幽灵 “列克星顿”号航母在日军记录中至少被“击沉”过4次,所以,每当这艘深蓝涂装的老航母再次现身时,日本人需要给自己人一个说法。“东京玫瑰”的一则广播说得很神,讲这艘美军航母晚上会沉入幽蓝色的深海,早晨再重新浮出海面!听听,敢情《加勒比海盗》抄袭了日本人的想象。“列克星顿”号因此又称“蓝色幽灵”,美国兵也喜欢这个绰号。这艘功勋航母战后参加了诸多影片的拍摄,出演过当年的“约克敦”号、“中途岛”号航母。2001年好莱坞影片《珍珠港))中,它扮演的则是日本航母。2009年“探索频道”专门在这艘已经变成纪念馆的老舰上拍过一部《幽灵实验室》,确实是个贴切的绰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时间最漫长、内容最艰难的特种兵选拔训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设立以来,英国海军陆战队“哥曼德”训练曾经让无数须眉或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令人仰慕的绿色贝雷帽和“哥曼德”臂章似乎永远只属于极少数勇士。然而,2002年,这个保持了近60年的“哥曼德”训练记录却被菲利帕·塔特莎尔打破,她成为了英军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戴上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哥曼德”绿色贝雷帽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祖国的版图犹如报晓的雄鸡屹立在东方,一支蓝色国防新旅,从雄鸡昂首处——北纬40度的渤海之滨崛起。从此,在人民解放军这个战斗序列里多了一支佩戴“Y”臂章的新旅——大连海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 14年过去了。这支从渤海之滨崛起的蓝色新旅,已逐渐成长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国防后备精锐之师。他们纵横捭阖,屡建奇功,为民造福,犹如一座丰碑耸立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6.
提起世界上先进的核生化装甲侦察车,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独占鳌头的德国“狐”式核生化侦察车,但是如今这种想法可能需要改变,因为美国的“斯派克”核生化侦察车(NBCRV)正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向“狐”式这个龙头老大发起了挑战,并有望逐渐取代美国现役的“狐”式核生化侦察车,大量外销的可能性同样存在。为了防备敌方使用核生化武器,加之美国陆军“斯派克”旅的主要装备要求是清一色的“斯派克”战车,这也迫使美军需要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蓝色巨人”的BLU-82巨型炸弹是美军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常规炸弹。该弹造价为2.7万美元,弹长3.6米,弹径1.37米,重达6.81吨。该炸弹前端装有一根1.3米长的钢制探杆,尾部携带降落伞,但没有尾翼,采用M904弹头引信和M905弹底引信,在美军常规炸弹中是最具威力的一种杀伤性武器。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在多次战争中,都曾使用过这种巨型炸  相似文献   

18.
张坚 《国防科技》2004,(6):71-73
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反映出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国家军队作战方式的变化,而体现这种变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它同时也是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历史沿革,对于充分理解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本质,把握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不无裨益。一、1998年以前的理论探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几场局部战争,美军就开始了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探索,快速和决定性作战理论就一直是研究的主要目标,并产生了一系列过渡性的理论成果。美陆军198…  相似文献   

19.
美军在军事演习中,习惯把已方称为蓝军、把假想敌称为红军,在沙盘上用红、蓝色小旗标出作战态势。因此,美军率先研制的用来跟踪已方部队的系统,很自然地冠以“蓝军跟踪系统” (BTS)的名字。“蓝军跟踪”(Blue Force Tracking,BFT)是敌我识别的关键一  相似文献   

2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10):70-70
50年前的假消息 1944年5月26日,盟军千辛万苦在意大利安齐奥滩头打开局面,突入6号公路开始向罗马进军。午时,美军第3步兵师15团2营推进至卡利镇外围,5架美制P40战斗机低空掠过。这种场景美国大兵们见得多了,但这几架飞机有点古怪,见到地面上有大队人马,兜了个圈子又回来了,紧接着就猛烈扫射起来。转瞬间,血肉横飞、尸首遍地,120名美国士兵非死即伤,有些死者因弹药迅爆连块骨头都没留下。美军的推进也因此停滞50小时。一周后,美军《星条旗报》刊文,讲安齐奥美军部队遭到德国人驾驶的美制飞机的猛烈轰炸!直至50年后,这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才被揭露是假消息,事实上,是第12航空队的美国飞行员自摆乌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