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赵继东 《国防》2001,(3):60-60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在空地一体化战场展开角逐外,还在互联网领域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双方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键盘和鼠标频频“过招”,上演了一出出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戏”。如果说,在空地一体化战场上北约占有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在作为“战争处女地”的网络战领域,双方则是互有短长,并  相似文献   

2.
军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在战争双方都在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战争胜利的情况下,必然牵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未来战争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趁势。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的波黑战争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而在有关这场战争的录像和照片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双方的武器:苏制T-34/85坦克对美制M36坦克歼击车。看着这些照片,让人觉得仿佛在看历史照片而不是一场发生在1990年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邢建华  李树先 《国防》2002,(7):13-13
要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动权,在国防动员工作上必须着眼战争需求。 一、着眼战争需求的高技术性,国防动员应突出科技型、信息型力量建设。高技术兵器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同时展开,敌对双方的对抗越来越呈现出科技制胜、质量制胜的特征。而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是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作战,对抗双方谁能更大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陆军压制兵器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各种灵巧弹药的涌现,使得迫击炮的地位,作用有所下降。但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近几场局部战争看,双方激战往往发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草木丛生、地势险峻的山地丛林,步兵作战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会战,是战争双方主力的决战,其成败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回眸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为战争的空前激烈和残酷奠定了物质基础。机械化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和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发生了质的变...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场发生在非洲南端的战争,但交战双方竟是两个欧洲国家。虽然称不上什么大战,但在这场战争中,机枪、速射火炮等新式武器首次亮相,密集战斗队形开始向散兵队形转换,舆论战、游击战、军事伪装等现代战争理念也纷纷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8.
《宁夏科技》2002,(3):21-21
半个多世纪来,这两个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发生过三次战争,两国间的冲突不断。主要冲突及双方关系大事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亚楼智斗陈长捷唐义路战争,既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的竞赛,同时又是双方指挥员主观指导能力的竞赛。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指挥员对战争主观指导能力的强弱,对于战争的进程甚至战争的胜负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49年1月14日至15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陆军压制兵器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各种灵巧弹药的涌现,使得追击炮的地位、作用有所下降.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近几场局部战争看,双方激战往往发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以及草木丛生、地势险峻的山地丛林,步兵作战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首次大国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 ,也是战后唯一的大国之间直接军事对抗。战争的实践表明 ,这次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 ,就其对抗的性质、程度和结局 ,对后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控制战争 ,那么朝鲜战争可以认为是高控制战争的始作。本文以大量的历史文献 ,从中美双方对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规模、战争范围、战争持续时间和战争代价等方面的控制 ,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有限战争理论在战争中的形成和初步实践过程 ,将对人们关于战后局部战争的有限性和战争控制的认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由美军导演的又一场令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和令许多军事研究人员“想不到”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联军的高速推进,其后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眼看着伊军越战越勇、联军面临的前景将越来越严峻时,伊军却突然土崩瓦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细细分析,此次战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除了交战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之外,双方在作战指挥领域的优劣之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研究伊拉克  相似文献   

13.
1904年2月8日.由日本舰队的“礼炮”点燃一场历时19个月的日俄战争。战争双方都出动兵力100余万人。双方伤亡.被俘均超过20万人。这场为争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的战争。双方在焦头烂额又筋疲力尽之下。以1905年9月5日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武器装备被称为"利器"。它们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的频频出现和大显神威,往往左右着战争双方的胜败与荣辱。难道这些所谓的利器就真的那么神通广大、不可应对吗? 2009年春季,接二连三发生的利器失灵,却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利器的"瓶颈"、"软肋"与"死穴"。  相似文献   

15.
陈琮琪 《国防》2001,(5):46-46
发生在10年前的海湾战争,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胜,伊拉克军队惨败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多国部队仅伤697人,亡223人,损失飞机36架;而伊军却伤亡约10万人,其中最少2万人死亡,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243架。这样一个双方损失极为悬殊的战争结果,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伊拉克方面在战争指导上的一系列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是指交战双方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为达到预定有限目标而在濒海方向、海洋、岛屿和海空进行的区域性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使海上局部战争的样式产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1.海上局部战争的规律发生了变化战争目的有限,点到为止,不随意升级;战争规模有限,在目标选择、战场范围确定和打击手段方面较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由于信息战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具有了“非暴力性的本质特征”,“战略信息战就是战争的非暴力表现形式”,“战争的非暴力属性日益显著和重要”,“战争可以不流血”。有人据此主张应该改写战争的定义,将“现代战争的本质界定为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暴力或非暴力的战略对抗活动。”更有人提出了“不流血、零伤亡、低风险、少破坏”的所谓“干净战争”、“文明战争”的概念。 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正在来临的今天,战争是否真的出现了非暴力化的倾向?战争是否不再必然表现为暴力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运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战略战术,力求消灭对方、保存自己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任何战争都是在敌对双方之间进行的。因此,研究战争,必须研究敌对双方的主观条件,才能客观,全面地探索战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开始,朝韩双方围绕延坪岛及“北方界线”海域共发生了10余次冲突,近年来双方变本加厉,以致出现双方相互炮击的事件。朝鲜之所以敢以“超强硬”的不惜以战争边缘的姿态对抗韩军方实施的“护国演习”,是因为朝鲜深知,朝鲜半岛争端不仅仅是朝韩两国的对抗,更是该地区大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俄罗斯、美国、乃至韩国均不希望看到大规模战争的爆发,炮击事件必将引起中、美、俄等大国的关注,从而使朝鲜获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和回旋空间。  相似文献   

20.
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战争动员的经验教训贾恒阔马岛战争是80年代初期,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长期有归属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而进行的一场有较多高技术兵器投入的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区远离英阿双方本土,气候、水文及岛上地形、道路等条件复杂,交战双方都力图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