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有关中国将造航母的报道再一次见诸于外国媒体。其内容不外乎猜测中国到底什么时候会建成航母,或者中国建航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什么影响等,而且依然在字里行间表达了某种“担忧”。  相似文献   

2.
赵利 《环球军事》2009,(10):1-1
5月2日,澳大利亚正式公布其新版国防白皮书,称将在未来20年投入700亿美元加强澳大利亚国防力量,不过这份白皮书却“不合时宜”地将“中国威胁”作为其强化军力的借口,称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引发了邻居们的‘担忧”。无独有偶。上个月,所谓“中国黑客”的力量又被西方“神化”。据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21日报道,美国造价高昂的战斗机系统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被怀疑遭到黑客入侵。  相似文献   

3.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4.
霸权的高调     
近日,美国连续上演“贼喊捉贼”闹剧: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捏造事实、蓄意抹黑中国;发表涉华年度报告,对中国人权和法治状况进行攻击。_直以来,美国总是通过歪曲事实,甚至炮制谣言来扰乱视听、转移视线、误导国际舆论,给其充当“国际警察”找借口,使其干扰国际社会正常秩序‘合法化”。  相似文献   

5.
安倍内阁执政以来,将日本推向右翼,引起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担忧,也给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带来麻烦。对此,美国从总统到国务卿,再到战区司令和白宫发言人都给予了严厉的指斥,但日本并未因此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6.
警惕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3月下旬同布什总统会晤时提出了美国防务战略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太平洋地区最有可能成为美国的主要军事行动区,美国战略重点将从欧洲转向亚洲。报告“基本放弃”了“美军必须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区战争”的军事理论。下面刊登的两篇文章分别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是美国“先发制人”新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来,美国新战略可谓是倍受煎熬。2002年9月20日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把“先发制人”战略正式纳入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强调美国将在威胁完全形成之前就采取行动,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消除威胁,确保美国绝对安全。这一新安全战略思想的出台是基于适应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特别是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庇护恐怖主义国家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提出的。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其所面临的综合安全环境如此担忧。尽管不排除美国借…  相似文献   

8.
朱红胜 《国防》2004,(8):44-45
美国2003年《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出现的“Assassin’sMace”,是对中国词汇的一种不确切的翻译,不能正确表达中文“杀手锏”原来应当表述的含义。但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自己错用了“杀手锏”来代替中国文化中原有的“撒手锏”一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Assassin”的释义是:“person,oftenonehiredbyothers,whoassassinates.暗杀者,刺客(常为受人所雇者)”。“Mace”的释义是:“large,heavyclub,usuallywithametalheadcoveredwithspikes,usedasaweaponintheMiddleAges.中古时代用作武器的一种钉头锤;锤矛。”把这样两…  相似文献   

9.
学斌 《宁夏科技》2002,(8):47-47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五角大偻近日向国会“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长达56页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这份报告就中美关系、经济贸易及台海局势等5个内容进行了评估,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炒作  相似文献   

10.
出于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担忧,有韩国学者认为中韩关系可能会降温。但一些国际观察人士则认为,中韩两国的关系不会骤然间从“暖意融融”变为“冰冻三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9.11”事件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报告。这些报告反映出,美国提升了情报工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美国情报界针对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谋求“情报优势”。“9.11”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美国决策层对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重新进行了审视和评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主要有:2001年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2年先后公布的2003财年《国防报告》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12.
7月12日以来,在中美关系总体得以回暖的大背景下,美国朝野的鹰派们又故计重演,美国国防部和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先后抛出了《中国军事力量年度评估报告》和《美中经济关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两个七分捏造、三分推测的所谓“报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其中的谎谬和无知实在不值一驳,以致连美国政府的许多高官都不相信。但就是对这样的两个“报告”,美国朝野的鹰派们却如获至宝般地  相似文献   

13.
路开通 《当代海军》2005,(12):18-19
近日,《简氏防务周刊》披露,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近来表现出对欧洲舰载反导系统(SAAM)研发的格外关注,一方面是担忧这种先进防御武器系统有可能进入亚洲市场,另一方面担心,美国在防空反导领域不再独领风骚。也就是说,美国苦心经营的“宙斯盾”防御系统,今后将受到欧洲版——SAAM防御系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该报告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地妄称什么中国大陆在台海地区“持续扩张军力”,已造成台海“军力失衡”,并且会“威胁美国”,“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15.
3月3日.全国两会召开的第一天,北京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告别平均雾霾天数创下52年之最的2013年,中国在马年伊始再遭“霾伏”。“让人无处可逃”的空气污染引发了中国人对生存环境前所未有的担忧。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10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是奥巴马政府发布的首个安全政策指针性文件,对美国今后一段时期防务战略及军队建设的调整走向作出了较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报告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特点:淡化了“同时打两场大规模战争”的传统构想,凸显了关军“打赢当前战争”目标的突出地位,建军思想随之从追求“高精尖”转向专注实用,对中国的防范则由明转暗。这是美国决策层填补理想与现实间“鸿沟”的必然之举,但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变数。  相似文献   

17.
何苦自扰之     
3月3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份报告与以往一样仍大肆鼓噪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冷战思维和强权逻辑。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3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官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这之前还有过一部“民版”的“防务评审报告”(姑且这样称呼它)。与官方报告类似,民间的这份评审报告也对美国未来的军事战略、兵力结构、武器发展计划进行了规划,体现出美国民间人士对国际形势及美国安全的不同见解。通过对它的解读以及与官方报告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预测和把握未来美国军事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3月5日,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中央财政国防预算支出为8082.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12.2%。消息一出,一些西方媒体开始“习惯性地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中国国防费的适度规模和增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兰德公司作为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与美国国防部关系极为密切,其研究成果常常影响美军的高层决策。不久前,该公司公布了题为《中国应对美军转型的措施及其潜在影响》的一份研究报告,开篇就称:“本报告研究中国对美国军事转型活动可能做出的反应,并提出针对此类反应美国可以采取的反制手段”,处心积虑地对中美未来的发展进行“描绘”。下面的这篇文章摘译了该报告的内容要点,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