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9):70-70
1792年,汲汲无名的波拿巴·拿破仑上尉因为极度贫穷,曾一度想自杀解脱。所幸他的一位好友——知名法国演员约瑟夫·塔尔玛出手相助,才使拿破仑有机会留名历史。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战斗中,一个传令兵向拿破仑飞奔而来并递交给他一份裹在马鞍中的信件。拿破仑问:“你受伤了吗?”“不,我被杀死了。”传令兵回答。话音一落便死去,从马上掉下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军事人才品德培育的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 ,揭示了军事人才品德培育“三要素”(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的历史必然性 ,尽管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模式。文章认为 ,中国历代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是“政伦一体”模式的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我军的品德培育在以“阶级觉悟”和“政治素质”为主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突出表现为在新型军事人才品德要求上 ,必须做到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全面过硬。文章还认为 ,尽管西方资产阶级军队的品德培育有其阶级的虚伪性、狭隘性 ,但他们从军人职业要求出发进行军事人才品德的培育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拿破仑的流放、监禁及其死后都国平19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个被马克思称为“真正的伟大的”“英雄人物”,这个人就是拿破仑。1815年8月8日,英国军舰“诺森伯兰”号,把这位“英雄人物”载向大西洋南部南纬十五度半的圣赫勒拿岛,他将在这个小岛上度过余生。(一...  相似文献   

6.
战争轶闻     
拿破仑不拘一格用人才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讲年龄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  相似文献   

7.
在法国,有一位夫人为说服孤注一掷的拿破仑放弃最后一拼,而被巴黎人称作“和平夫人”。她就是欧仁尼。 1815年6月18日,有“战争巨人”之称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并没有服输。昔日以少胜多的赫赫战功、巴黎圣母院加冕的超常举动以及一枪未放就二次重返帝国的机遇都使他雄心难灭。极端自负的性格激励着他企图再次反败为胜。为此他寄希望于他的才干和毅力,决心孤注一掷,凭借着跟随身边几百名热血青年和对人民的号召力再作最后一战,与反法联军拼个鱼死网破。然而,历史却使他放弃了这最后一拼。 滑铁卢决战结束。反法联盟乘胜进逼巴黎,并向法国临时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法军必须停止战斗,拿破仑必须离开法国,否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14,(8):5-5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月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引用拿破仑的“睡狮”名言。  相似文献   

9.
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使古老的英国从中世纪走了出来,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度,英国从此在300年内保持着“日不落国”的地位。应当特别给予重视的是,这次革命的主力军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资产阶级的“新模范军”,其统帅则是奥立弗·克伦威尔(159——1658)这个兼法国拿破仑和罗伯斯庇尔文武两副使命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他不但出身和教育都是非军事性的,而且是从43岁时建立一支6O人的骑兵队才进入了军事生涯。他统帅军队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一次作战中,拿破仑手下两个屡立战功的团队,因士兵意志动摇而丢失了阵地。拿破仑把这些表现动摇的士兵集合起来,以悲伤和愤怒的声调斥责道:你们不应该在慌张中放弃自己的坚固阵地。拿破仑说着,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不祥的话:“他们不再属意大利方面军了。”士兵  相似文献   

11.
战争轶闻     
拿破仑的最后一次失误人们普遍认为“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仑一生最后的失误。其实不然,当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他收到一位亲密朋友赠送来的礼品。这件礼品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特别精制的象棋爱不释手,几乎每天都与它打交道。可是,他却忽略了好友专门送棋的用意和这棋子中隐藏的秘密。直到拿破仑最后死于孤岛后,才有人发现这棋中一枚棋子底部可以拧下来,里面藏着如何从岛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苏联封锁西柏林60周年,长久以来,西方将这一事件当作冷战的起点,并指责苏联是“罪魁祸首”。然而从苏联的角度来说,冷战早就在1945年5月21日拉开了序幕,美英情报部门支持的波兰反共势力在那一天武装劫持了雷姆伯托瓦战俘营,杀伤大量苏联官兵,这起事件直接激起斯大林对抗西方的意愿。最近,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披露了该事件的内幕。  相似文献   

13.
梁贵明 《国防科技》2004,(11):94-95
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说过: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代天骄拿破仑,拿破仑战争则培育出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两位近代军事科学巨匠。A.H.Jomini约米尼(1779-1869)祖籍意大利,1779年出生于瑞士帕耶那的一个殷富家庭。少年读书时,他立志成为一名商人或银行家。走出学校后到巴黎一家大银行当上了职员。17岁时,拿破仑大军在意大利战争中取得震惊全欧的奇迹般的胜利,—下子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这个年青的瑞士人热情向往刚刚经过革命洗礼的法国,尤其仰慕拿破仑光彩初露的统帅艺术。这一年,他投笔从戎,先是在为法国服务的一个瑞士步兵团任职,后来进入法国防…  相似文献   

14.
史放 《环球军事》2010,(1):59-61
在滑铁卢战役打响的前两天,法军和反法联军就已经有了一次正面交手,这便是卡特勒布拉斯之战。卡特勒布拉斯,其意为“四臂”,从地理上来讲,卡特勒布拉斯是一处十字路口,两条大路在这里交汇。而从历史上来看,正是卡特勒布拉斯之战,威灵顿的暂时退却,拿破仑的紧紧跟随,造就了两军又走进了另一个战场:滑铁卢。所以,此战同样成为影响两军最终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可以说是世界史上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重大研究课题,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一时期正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时期,法国开其先河,最早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近现代兵役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继而在大革命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被誉为“战争之神”的时代英雄拿破仑·破拿巴,拿破仑通过他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特别是军事立法活动,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军事学…  相似文献   

16.
1805年12月2日,法皇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同俄奥联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会战。法军奋战五个小时,即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恩格斯在评价这一军事历史事件时说:“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党各个阶段的历史做了深刻总结,在关键时刻为党和国家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三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理念。本文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从理论、实践双重维度凝练百年大党的奋斗经验与历史智慧。这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史放 《环球军事》2009,(15):54-56
滑铁卢!一个多么富于传奇色彩的所在。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此地的那场决定性会战,最终宣告了拿破仑帝国的败亡,也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走向。多少年来,描绘这场决战的文学、绘画、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将参战士兵们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英国步兵的坚毅、法国龙骑兵和胸甲骑兵的顽强、普鲁士掷弹兵的果敢……  相似文献   

19.
提起拿破仑,人们马上会想起这个小个子军事天才征服世界的野心和奇计迭出的智谋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战绩。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拿破仑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即使在他的军队饥肠辘辘地行军之时,他也要让人为他准备丰盛的食物,然后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拿破仑一向与他的士兵同甘共苦,惟独吃东西他从不让人。也许正是这些丰盛的食物使他始终保持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给他智慧过人的头脑输送了充足的营养。由此看来,拿破仑既是一位“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恩格斯语),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军旅美食家。而如今在高技术条件下,每一个士兵都可以成为拿破仑式的军旅美食家。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象拿破仑那样被众多的文学大师们描写过和议论过。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描绘的拿破仑是个“矮小的人”,既自负,自信,又有点装腔作势。鲁迅在他的杂文《拿破仑与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