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封面     
陈熙 《环球军事》2013,(23):71-71
如果中国是一本书,那么谁将是这本书的封面人物?本书集中叙述了1946年到1952年之间《时代》周刊封面中的中国人物,其中包括陈立夫、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吴国桢等。这6年的时间内中国发生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将人物裹抉其中,其命运的沉浮折射出中国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大陆史学界在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上取得很大成绩,其中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主要提出和讨论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社会发展或进步标准、社会需要标准、生产力标准、道德及气节标准和综合标准.这些讨论深化了中国大陆原有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理论,但在理论创新方面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3.
于思源 《中国军转民》2023,(18):108-109
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复杂而多面的,但历史教学中往往存在将其简单化的现象。本文以维新变法的考查内容为切入点,对两种学术观点进行分析。学科素养是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思维视野的拓宽以及史学方法的运用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解释。常态课中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既要制造认知冲突,培养思辨性,又要拓宽教材理解,培养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历史人物在历史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历史人物有机融入到课堂中,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新课题。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是“以事带人”,因此,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规划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近代典型历史人物充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或重要思想的分析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筑一套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理性图式,最终实现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研究是一门科学,把握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本功。研究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把握构成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外,还要抓住反映其本质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点;要把握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了解其真相,决不可想当然地推演和联系,更不可道听途说;要把握党史、国史、军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源头上研究影响历史进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相似文献   

6.
出版:青岛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6月"章骞先生笔下的军舰并不局限于军事技术本身,而是将军舰从创议设计之初,到建造经历,再至其服役生涯以及命运的终止,一路将所述军舰的跌宕起伏的历史、曲折回转的航迹娓娓道来。其间穿插介绍各种背景历史,大到国际时局,小到相关的人物命运,均信手拈来,与军舰的故事结为一体,浑如天成。由之,所呈现出的已经不单单是钢铁的物体,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星谱中,有这么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就是陈赓大将。从大革命时期的“黄埔三杰”,到中央特科的行动队长;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戎马战将,到志愿军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到共和国的大将,陈赓将军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许多英雄故事。这里说的是1950年陈赓率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我不断改进教法学法,探索总结出了:“再现式历史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创设情景,再现历史,尽可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形成直观印象,让学生走进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在探究的过程中层层设疑,始终贯彻学生活动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问题民主化的原则。“再现”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录像再现,也可以是故事再现,歌曲音乐再现,图示再现,课本剧表演再现等等。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较量,更深层次的表现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军事历史作为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器。在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遏制、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今天,军事历史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作为提升中国军事文化软实力主要抓手,推动军事历史走出去,掌握交流话语权;展示我军光辉战史,形成强大震慑力;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塑造我军和平正义形象,充分发挥军事历史在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鸿雁 《政工学刊》2013,(4):80-80
本书在开篇先将读者的思路引到以世界视野审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道路,通过“外人”的研究和评价、分析和预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几乎不可能”的历史绝境中开天辟地、革命创新,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篇章,堪称20世纪最大的人间奇迹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在我国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文人墨客总是把他作为英雄和智慧的化身加以传颂。究其原因,不仅由于他有许多神机妙算的故事流传于世,以及堪称楷模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不愧为三国时期一  相似文献   

12.
张晖 《军事史林》2014,(4):39-45
戈林,纳粹德国历史上始终位居前三的重要人物,是纳粹党的元老,希特勒最早、最主要的助手,拥有纳粹德国国防军最高军衔一帝国元帅军衔;在纳粹政权内,是储君;在纳粹帝国中,是第一元帅。  相似文献   

13.
史卫 《政工学刊》2013,(8):76-77
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至亡国的故事。将亡国之咎归诸清谈,既是当时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责和反省,也是后人评说这段历史的共识,只是糟蹋了清谈这样一个词汇。  相似文献   

14.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学着他的样子做。  相似文献   

15.
1937年,由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写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出版,中国共产党真实情况首次向外界公布。这本书尽管读过多遍,但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最可贵之处是一位西方记者客观的叙述,所描写的人物与事件没有刻意拔高和贬低,没有带着傲慢与偏见,而是以一种平行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充满信仰和理想、青春和激情、乐观和勤  相似文献   

16.
正刘学佛,二十二兵团农十九团二连排长。1951年在剿匪战斗中立过战功。1951年至1954年先后被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授予甲等、特等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特等功;1953年被授予"全国植棉能手"称号;1955年被兵团授予"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被兵团树立为"十二面红旗"之一。曾任八一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在新疆1500余年的植棉历史画卷中,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创造棉花高产奇迹的人应该是刘学佛。在兵团植棉史上,刘学佛是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7.
2000年 7月 31日至 8月 4日,第 26届国际军事历史研讨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召开,有 32个国家的 155位代表出席。中国军事历史研究会派出由 6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瑞典军事档案局高级研究员、瑞典军事历史委员会秘书长拉尔斯·埃里克松主持,现任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舒尔腾教授、瑞典国家档案馆馆长、瑞典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埃里克·诺尔贝格、瑞典国防部部长比约恩·冯·赛多博士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 此次大会的研讨主题是“近 200年( 1789~ 2000年)间的总体战与总体防御”。 20多个国家的 40余名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本刊《屯垦史话》栏目,从2003年第2期至2004年第3期推出了一组反映兵团14个师建制沿革情况、发展壮大过程的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而从这一期开始,本栏目将侧重于刊登表现兵团屯垦戍边50年历史征程中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文章。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文道 《兵团建设》2010,(4):50-50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写到了一些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了然这些作品的来历。作为一个“亲历历史”的摄影记者;处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波心”,除了用镜头忠实地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20.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名刹。李敖先生的小说《北京法源寺》,演义古代和近代在这里发生的事件及有关人物的曲折故事,更使它蒙上层层神秘面纱。其实,李先生写此书时,并没有来过法源寺。人们佩服他超人的想象力。该寺位于北京宣武区。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笔者同一位青年士官前往拜谒。眼见坐北朝南的山门.低矮破旧,正门和西侧门封死,只有东侧小门供人出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