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生 《环球军事》2004,(21):22-24
苏联解体前,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航天力量,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太空站、军用卫星和反卫星武器等方面,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80%的遗产,但由于经济极度困难、投资严重不足、航天科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军事目标是根据1953~60年间形成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制定的。六十年代以来,苏联人主要是以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敌。大约在1967年,战略火箭军采纳了预警发射的战略思想,主要是针对美国的。 苏联的军事政策有三个方面:(一)一旦美国和北约组织发起进攻,苏联人将采取的行动。(二)一旦和平共处的政策失败了,苏联应该有足以发动并打赢一场核战争的军事和经济的态势。这就是说,靠进攻和防御的双全能力去打败敌人;也就是,要打人家,就要准备应  相似文献   

3.
美国军事战略是指导美国军事斗争的计划和策略。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其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实施,无疑将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冷战时期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美国军事战略先后经过五次调整,这一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突出特点都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军事联盟为基础,注重运用威慑手段,准备打赢包括核大战、有限战争、特种战争等在内的各种战争,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进行全球军事对抗。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也随之进行了调整,随后的十几年间,美…  相似文献   

4.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美国和苏联都在稳步扩大太空的军事利用,时至今日它们都很倚重卫星来增强各自国家的安全。虽然太空常常被称为“新高地”或“军事竞赛的新领域”,但其军事利用并非鲜为人知。军用卫星可用于侦察、早期预警、通信、导航、天气预报和搜集大地测量资料。但是从目前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和对天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益重视来看,太空军事化已明显地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尽管30年来太空一  相似文献   

5.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大力宣传神道教及进行奴化思想教育,积极营造"日满一体"格局。这是除军事强制外,日本能够把中国东北作为其备战苏联重要基地的基础。日本的大陆政策、全球战略以及苏联对东北由来已久的威胁,决定了其备战苏联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日本在伪满大力发展军事经济,其中对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的管控,特别是边境铁路的修筑,成为日本发展军事经济、积极备战的重要介质;对工业、农业及商业、金融的统制,是日本备战苏联的核心与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国虽然晚于苏联着手军事变革理论研究,但是在海湾战争后,奋起直追,全面展开新军事变革,却成为世界的领头羊。其中,创新军事理论成为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军事学各学科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其他专门人才,军事科学院1990年招收9个学科专业,共1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招收1名;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近代军事思想),招收2名;外国军事思想(苏联、美国、日本军事思想),招收3名;军事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招收2名;战略学(中国军事战略),招收2名;合同战役学(集团军战役、战区战  相似文献   

8.
丁伟 《军事历史》2002,(3):41-45
美国当局在侵朝战争期间,曾精心策划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计划,做好了实施这一计划的军事准备。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国决策者除屡次声称要扩大战争外,并没有冒险实施这一计划,却最终形成了在朝鲜打有限战争的政策。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为什么没有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利益出现严重对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到朝鲜内战爆发前夕,美、苏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也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美国决策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军事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是灵活机动的、有生存能力的和技术上先进的系统。然而,他们的那种自上而下的僵硬的组织结构在战争环境中,是否能做到连续不断地运行则是另一码事。但无论如何,苏联在已部署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方面大大领先于美国。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军事改革,是在科技进步和军事革命的形势下进行的,苏军把这次改革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影响下的苏联武装力量的根本改革”。通过这次改革,苏军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显著提高。这次军事改革,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应该记取的教训。一、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0年代初,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利用其科技革命的优势,加紧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扩大核武器储备。其战略空军,无人驾驶袭击兵器以及海军的威力持续增强。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吴鑫  杨涓 《军事历史》2011,(5):55-61
1949年,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12个欧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相对完备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冷战结束后,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为进攻性军事组织,由区域性军事集团演变为全球性军事集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得力工具,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萃     
世界十大军事著作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德国) 《制空权》——朱利奥·杜黑(德国) 《孙子兵法》——孙武(中国) 《论持久战》——毛泽东(中国) 《军事教训》——毛奇(普鲁士) 《战争指导》——富勒(美国) 《军事战略》——索科洛夫(苏联)  相似文献   

13.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为核战略的需要都曾研制与试验了反卫星武器,但出于政治等因素的考虑又停止了试验和部署计划,只研究与发展有关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国军事战略的改变,军用卫星在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促使许多国家更加重视航天系统的发展与军事应用。预计到2000年将有30多个国家具有航天通信、遥感能力,能准确获取与传递战场上的情报。为了确保美国军事航天力量的绝对优势,反卫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军事强国的宝座,其主宰世界的欲望日益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大战中崛起,美国又把军事战略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为此,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地区防务战略”,把美国防务计划重点从对付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灵活  相似文献   

15.
一、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兴起 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与建国初期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和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原计划1951年前后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借机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一计划被迫推延.毛泽东强烈地意识到,解放台湾,最根本的问题是国防实力."我们是弱国,不是强国.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收复台湾,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建设强大"(<毛泽东外交文选>,263~27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为此,人民解放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空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军事力量的各个方面,苏联正在使“力量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他们自己。确定苏联军事投资和能力看上去无穷增长的原因是困难的,但是看清这种无穷增长对美国的含义是容易的。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后期,防止与准备对付美国可能的军事干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为关注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美国出兵问题的准确判断和战略指导,保证了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值得后人深思。一、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对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作出科学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逐渐演化成两大社会阵营的对抗。美国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并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对华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企图扶植蒋介石政权作为其在远东的统治工具,并通过军事经济援蒋深深卷入了中国内战。然而,与美国的愿望相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兴起的原因作了探析,指出中国的掘起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美国深切关注;美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了潜在对手;美国官方的强烈需求促成了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繁荣;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军事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这一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契乱。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0月,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声轰响,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猛地离开地面,飞向太空。苏联的军事对手美国顿时慌了手脚,尤其拥有强大舰队的海军更是惴惴不安。美国海军认为,苏联的卫星将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海军舰队在浩瀚的大洋上执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2019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指出美国对中国军事信息化进程缺乏统一评判标准,歪曲中国军事信息化理念,带来消极的国际影响。借助文本分析和实地参会,得出美国借助政策文件污蔑宣传,歪曲中国技术获取途径,联合盟国制衡,以此限制中国军事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企图。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缺乏专业技术背景人才,美国无法取得军事网络领域的战略优势和中美在网络主权领域存在理念差异。并提出中国政府应对的策略建议:如学会应对崛起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军事合作和规则制定和争取网络领域话语宣传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