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天宁 《环球军事》2012,(14):18-20
叙利亚战云密布,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6月26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首次公开宣布,叙利亚已处于战争状态。“我们的国家已陷入真正的战争,当真正的战争来临,我们的所有政策、指令和力量都要致力于赢得战争的胜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6日对新内阁发表的讲话,成为西方舆论眼中特殊的“战争动员”,因为在此之前,巴沙尔一直将国内乱局形容为“恐怖分子制造的犯罪浪潮”,而非战争。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但美国和伊邻国叙利亚围绕这场战争出现的摩擦与争执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迅速升级。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军政要人轮番上阵,齐声指责有中东“幼狮”之称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所领导的政府支持萨达姆政权,为萨达姆及其追随者提供庇护。美军方甚至还  相似文献   

3.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7):24-25
2014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美军随即开始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附近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阵地。这次军事行动,被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为继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一枚美国导弹准确地击中了在也门沙漠中行驶的一辆吉普车,车上6人全部死亡。后来证实.被炸死的全部是“基地”分子,其中还有“基地”组织主要领导人之一穆罕默德·阿提夫;发射导弹的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捕食者”无人机。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中情局成员和美军特种部队始终在伊拉克中西部地区活动。在美国人怀疑可能藏匿有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哥伦比亚、巴基斯坦、菲律宾、索马里、也门等地,美国的准军事部队和美军特种部队也在秘密进行着“反恐战争”。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反恐”大旗的掩护下,美国中情局和美军部队的秘密军事力量正在悄然成长。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反恐怖战争之初,美国多次向世人声明,美军进驻中亚完全是临时性的,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合作是出于反恐怖战争的需要。目前,支持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权业已垮台,阿富汗过渡政府已宣告成立,美国打击恐怖活动的头号目标本·拉登已销声匿迹,“基地”组织成员除少数仍在顽抗外,基本上是“树倒猢狲散”,美国军事行动的目标已经达到,阿富汗的反恐怖战争基本上尘埃落定。按理美国应当“见好就收”,即刻从中亚撤军,可时至今日,进驻中亚的美军却没有丝毫要走的迹象。4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发表演讲时说:“我们将在阿富汗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完成我们的使命”。另外,美国的各军政要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声明,在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结束后,美军不打算撤出中亚。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为何在中亚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以来,美军已经向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发动160多次空袭。然而,由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也有据点,仅在伊拉克空袭难以击败这一极端组织。因此,美国打算扩大空袭范围至叙利亚,还考虑出动无人机以支援伊拉克政府。通常.美国航母会携带30架以上的F/A-18E/F战斗机,美军在海湾拥有多个空军基地,可起飞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那么,美国这次干预伊拉克的空中主力会有哪些呢?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能力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23):65-67
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当数越南战争了,从1961年至1973年,是美国侵越时期。亨利·基辛格在美军撤离越南的前几天,给美国总统福特写了一封关于“越南教训”的信,他写道:“或许越南的真正挫败是战争几乎造成了全球性的影响,但却没有给出一个全球性的解答。”而今,越南战争过去了近40年,  相似文献   

9.
11月27日,阿拉伯联盟各方投票通过了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面对日趋恶化的国内局势以及西方要求下台的呼声,这次来自阿拉伯兄弟的制裁,要比美国与欧盟的制裁更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伤不起”。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1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直接指挥下,美军出动一支特种作战部队,在巴基斯坦境内一举歼灭了世界头号恐怖大亨奥萨玛·本·拉丹,从而达成了美国发动大规模反恐战争10年以来的最重大目标。完成此次任务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长久以来却一直处于非常神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郭凯  暴轩 《环球军事》2014,(15):46-48
6月14日,美国“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特鲁斯顿”号导弹驱逐舰、“梅萨维德”号运输船进入波斯湾,以对美国可能在伊拉克采取的行动提供支持。此外,美军正紧锣密鼓派兵遣将,抓紧组织临战训练,以应对伊拉克日趋恶化的局势。认真审视美军近段时间来发动的几场战争,美军之所以能迅速取胜,除了其战略指导正确、武器装备先进、战术运用得当等原因外,也是与美军实行临战训练密不可分。美军遵循“用训练设计战争,用战争锤炼部队’的理念,把临战训练当作作战前的“最后一场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执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环球军事》2010,(1):54-55
据法新社10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前一天的演讲中表示,他将废除军队中的同性恋禁令。该禁令要求同性恋士兵对自己的性倾向保持沉默,否则将被开除。目前已有超过1.2万名美国军人因该禁令而离开军队。而现在,奥巴马宣称:“那些为保卫美国而英勇向前的爱国者不应被惩罚,我们应该歌颂他们为人民利益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无私,特别是我们正在打两场战争的时候”。这就是说,奥巴马政府认为同性恋无损于美军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军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系统的核心构成──指挥控制部分的“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是美国根据1992年6月参谋长联席会议颁发的名为“武士C4I”的关于美军下个世纪通信和协同作战总体规划的框架性文件(又称武士C4I计划)为指南而设计的,是美军为打赢信息化战争而全力打造的“武士之剑”。信息化战争催生“武士C4I”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战等新作战理论相继出台。同时,美军积极从海湾战争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未来的战争即使是一场小规模的地区冲突,都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4.
张继年 《环球军事》2009,(22):26-27
10月28日,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领导的反恐战争来说,绝对是梦魇不断的日子。在美军反恐的第一战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联合国机构、阿富汗总统府、一家五星级酒店和巴基斯坦白沙瓦同时遇袭.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朝鲜战争空战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根据美方材料,美军飞行员取得了“1:10”的惊人战绩。美军认为这是因为西方飞行员的技战术普遍过人一筹。近年来,随着众多历史文件的解密,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个史实已不再是秘密。颇为有趣的是,苏联空军对朝鲜战争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苏方统计共击落美制战机1106架。其中F-86“佩刀”式650架,战损比为1:3.31。换言之,美军要想击落一架米格机至少损失两架“佩刀”。对于所谓美国飞行员素质高超的说法,苏联更是不屑一顾。美军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有40人,而苏联空军有此战绩者为51人。更说明问题的是,美方承认非战斗损失战机945架,而苏军仅10架。  相似文献   

16.
信息管理是美军战争传播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有效的信息管理有利于建构军方、媒体与民众三者良性关系.从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对实验型信息管控的探索,到伊拉克战争中对战时信息管理的改进,再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美军开启了对社会关系建构模式的探索,美军信息管理思维正努力从“控制”转向为“规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军方的统计数据表明,进入今年以来,针对美军士兵的“路边炸弹”袭击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被“路边炸弹”炸死的美军士兵占全部阵亡士兵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以今年2月份为例,55名在伊拉克遇袭身亡的美军士兵中有36人死于“路边炸弹”,占死亡总人数的65%。难怪在今年3月11日的每周广播讲话中,美国总统布什将“路边炸弹”称作是对驻伊美军的主要威胁。于是自今年起,美军不得不高度认真地对待这个不起眼的“新式武器”,以致把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美国商船“马亚克斯”号被柬埔寨扣留。美国时任总统福特决定:登岛夺船!然而当美军登上通岛时却发现:“马亚克斯”号上空无一人,而登岛美军却陷入柬军的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美国总统布什在参加竞选时直言不讳地称:“海外驻军甚多,美军力不从心。”但说归说,作归作。为实现称霸全球的战略目的,美国加大海外驻军的脚步并未停止。 “9·11”事件之前,美军已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五洲四海”均有美国大兵的足迹。时至今日,美军在全球的兵力部署已打破历史记录,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力量强、反应快等特点。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此。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