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加强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对于战时实施快速动员,迅速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要提高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水平,必须严把"三个关口",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赵福臣 《国防》2005,(9):57-58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根据军兵种部队作战需要编组的一支新型民兵保障队伍。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是提高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搞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应坚持和运用“模块化”的编组思路与方式。(一)科学划分模块种类。根据军兵种部队需求的情况,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由军地通用民兵分队组成,如医疗救护分队、运输保障分队、工程抢修分队、机械维修分队、气象保障分队、油料保障分队等。由于这些分队是平战、军地两用的…  相似文献   

3.
始于1998年、脱胎于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的实践证明(以下称军兵种民兵分队),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4.
陈德安 《国防》2011,(3):51
军事专业技术接口与军事基础补差训练是实现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民转军"的基本途径。搞好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接口与补差训练,关键在于解决"训什么、怎样训"两个问题。解决好"训什么"的问题。是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接口与补差训练的关键环节。(一)关于接口训练的内  相似文献   

5.
崔晓军 《国防》2001,(9):7-8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参战和支前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要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有作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建设。 首先,要优化编组,为建设高质量的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滞后”: 一是思想认识滞后于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形势。特别是编组对口专业分队的企业,多数是新兴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普遍实施转轨改制,减员增效,人员定岗、定位、定责,因此,抓民兵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给民兵对口专业分队的建设带来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范大水  吴纯录  叶松 《国防》2002,(6):28-29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地方企业与军事对口的专业越来越多,依托这些企业和专业组建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既提高了民兵组织科技含量,又较好地缓解了民兵训练与生产的矛盾.目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已经成为民兵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当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在岗训练落实得不够好,有的没有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抓,有的虽然抓了但随意性很大,层次较低,效果不理想,技术与战术脱节、训练与生产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应当看到,民兵对口专业技术分队如果没有岗位训练的落实,基本军事技能很难达到与部队同等的水平,难以在未来敌我高强度对抗中适应战场环境,也就难以实现"打得赢"这一根本目标.为此,我们在城市民兵工作改革中,对如何抓好民兵在岗训练的落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防》1999,(9)
民兵应急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两队”)是民兵队伍的拳头和骨干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两队”建设,必须立足“市场”环境,面向“战场”需要,在“组、训、管、用”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蔡运华  黄凤高 《国防》2005,(9):56-57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空军、海军和二炮部队作战需要而建立的民兵组织,是民兵队伍的新型力量和重点建设对象。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既是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形势,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地方科技优势,增强国防实力的客观需要。实践中,我们感到,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就地就近,平战结合。依托军兵种部队驻地和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地方技术人才、退伍军人,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组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着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宁生  蒋德伟 《国防》2006,(3):41-41
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支援和保障军兵种现役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战斗力,既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迫切要求。当前,抓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训练,使其尽快形成和不断提高战斗力,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着眼任务需求,构建训练内容。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军事训练,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遵循平时训练与任务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各类分队的特点及其遂…  相似文献   

11.
杨旦霄  叶政 《国防》2006,(6):40-40
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民兵队伍的新生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搞好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必须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深化认识。组建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加强空军后备力量,对于打赢未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战争将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空袭与反空袭斗争激烈,交战双方对抗范围广、节奏快、强度高、消耗大,迫切需要组建一支人数适量、分布合理、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机动灵活、专业对口的空军民兵队伍,以加强机场、阵地等重要目标的安全防护和抢救抢修工作,提高空军部…  相似文献   

12.
陈炎春  蔡良新 《国防》2005,(3):55-55
现代战争是精兵利器的对抗。与之相适应,民兵建设要围绕提高科技含量下功夫。鉴于现代科技军民兼容程度高,依托国民教育、经济与科技建设成果,在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单位编组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应成为快速提高民兵队伍建设质量和实现民兵建设转型的重要途径。(一)合理编组。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的编组,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定类型。各地在组建和调整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时,应深入调查本地区与军事专业对口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实体,现有军工生产和战时可转军工生产的企业,在准确掌握当地科技…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综合一体化的战争。因此,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的编组,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前,经过调整改革后的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可分为配装专业技术分队和对口专业技术分队两大类。其中,民兵配装专业技术分队的建设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为顺应军队建设战略性转型对民兵队伍质量建设的新要求,四川省军区从实战、实效、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总部有关文件和全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座谈会精神,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结合今年民兵整组工作,在德阳市认真抓了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试点,闯出了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配套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工作落实,提高了建设水平。日前,成都军区转发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穿上迷彩服、排成队便成了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训练时凑足人员临时往外拉,训练结束便不知“对口专业分队”在哪里。针对  相似文献   

16.
王晓军 《国防》2005,(2):21-23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适应战争形态转型,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军兵种民兵分队)建设,提高国家武装力量联合一体遂行任务的能力,成为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海南省军区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海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海军民兵分队)建设进行了探索。一、面向军事斗争要求,确立建设发展新思路根据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新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可靠管用的民兵参战支前力量体系,坚持高起点筹划海军民兵分队建设。(一)树立“首批动员、首战必用、全程使用”的观念。在沿海防区和海域可能发…  相似文献   

17.
如何搞好一年一度的民兵整组,笔者认为:要不断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优化民兵组织结构;实现城乡兵员合理布局、科学编组;抓好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民兵高技术专业分队和民兵营连长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的同时,切忌兵员“大出大进”。 我国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平时是民,战时为兵,按规定每年都要进行组织调整,这是兵员不断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按照保障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 突出抓好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陆续组建了一批科 技含量较高的各类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这是我们在提 高民兵组织质量建设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按照"建即可用,能 起作用"的目标,与高质量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适应中国特 色军事变革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当前,全国各地的 民兵整组工作正陆续展开,必须以此为契机,按照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原藏区民兵工作如何适应军事斗争准备、西部大开发和维护藏区稳定的形势?云南迪庆军分区通过开展“民兵应急分队、对口专业分队、技术分队和信息网”整组工作,探索出了中心工作搭台、民兵工作唱戏的路子。为了解决高原藏区民兵工作“三难”问题,他们首先从增强“四个意识”入手,把民兵工作摆上了重要位  相似文献   

20.
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在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单位编组起来的,包括邮电通信、电子对抗、防化救援、工程抢修、伪装防护、汽车运输、海上运输、车船维修、医疗救护等分队。如何搞好对口专业分队与军事的接口和补差训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科学组织在训练时间上,根据总部关于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训练时间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