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渔舟 《军事史林》2004,(12):19-22
<军事史林>2004年第7期<赫鲁晓夫为儿子之死与斯大林结怨?>一文引用俄罗斯近年的报道说,赫鲁晓夫上台后之所以残酷地对待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重要领导入,将他们革职或枪决,并对斯大林本人掘墓移尸,是为了发泄对他的儿子被枪毙的仇恨.他的儿子列昂尼德在卫国战争期间曾酗酒滋事,开枪杀死了一位红军指挥员.  相似文献   

2.
李华 《军事史林》2008,(1):28-32
说到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地位的不断巩固,人们马上会想到当年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对他的一再鼎力支持与保驾。但是,在赫鲁晓夫权力稳固以后,他却无情地罢免了这位有功之臣。那么,赫鲁晓夫与朱可夫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个人恩怨呢?本文拟根据“信史”资料,就其关系作一梳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准确的勾画。  相似文献   

3.
张俊 《军事史林》2004,(7):51-52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年代,有相当一批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高层领导人被撤换、监禁甚至枪决,斯大林本人也被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点名批判后掘墓移尸.据最近俄罗斯出版的一些书报透露,赫鲁晓夫之所以用如此手段对待斯大林及其同事,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还有因儿子问题与斯大林结下的怨恨.  相似文献   

4.
●1958年国庆节,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浩浩荡荡通过广场的首都民兵师方队时,意味深长地对站在他身边的赫鲁晓夫说:“我们有一亿民兵!”赫鲁晓夫听后震惊不已。 ●1985年,中国百万大裁军后,邓小平指出,在当前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役部队大量裁减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重点、有计划地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 ●1991年,江泽民指出,我们是一个有11亿人民、五千年文明历史、进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又有党领导的三百多万人民军队,还有广大的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这个份量是任何人都要掂量掂量的。中国人是不可侮的,不可战胜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新闻》八五年五月廿日报道:旭玻璃公司与防卫厅共同开发了中型练习机XT—4用的新式挡风玻璃。旭玻璃公司开发了把大面积的有机玻璃搞成工整、复杂的曲线状玻璃的技术,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新式挡风玻璃的实用化。而且它还在玻璃中埋入线状火药,同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打碎玻璃脱险的装置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广先 《国防》1995,(10)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中央打报告请求发展核潜艇。报告很快批了下来,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马上进入准备状态。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提出希望发展核潜艇。赫鲁晓夫的态度非常傲慢,说核潜艇在技术上非常难,花钱非常多,你们中国搞不出来;只要我们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毛主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09,(24):46-47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来华访问。会谈中,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沿海建立苏联的长波电台。赫的这一意图控制中国的要求遭到毛泽东的严辞拒绝。接着,他阴沉着脸告诉毛泽东,苏联准备撤走所有援华专家?毛泽东愤然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请看本刊摘自《看天下》的这篇——  相似文献   

8.
王群  郭建跃 《环球军事》2009,(19):13-13
伴随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着新式林地迷彩服,持新式5.8毫米自动步枪,迈着整齐步伐向天安门走来的阅兵部队第三个方队,是代表着百万陆军的步兵方队——北京军区某红军师官兵。他们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着新一代步兵风采。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苏联经历了一次在其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军事改革。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是这次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实践的检验,今天人们对赫鲁晓夫指导这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动因与效果,功与过,已有可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对此给予再认识,对于了解和借鉴战后苏联的军队  相似文献   

10.
退伍兵段克昌在甘肃天水星火机床厂当了5年工人后。于1984年被招聘为厂设备科千部,他常常外出为厂里搞采购,看到不少人家中高级地毯,新式家具、高档电器齐全,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些东西呢?他一次次地寻觅时机,做着发财梦。一次,热力车间一位同志拿着100米焊把线的领料单来找段克昌审批领料,因暂时无货,段克  相似文献   

11.
1961年10月30日上午约11时30分,苏联在北冰洋上的新地岛上空约3600多米处爆炸了一颗威力极大的氢弹,超过5000万吨TNT当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不安,评论和谴责之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有评论说:赫鲁晓夫的核讹诈给世界冷战的紧张气氛火上加了油;有评论说:可怕的"核冬天"正在向全球人类迈步走来:有的人甚至评论说:赫鲁晓夫要毁灭地球,他疯了,真的疯了.  相似文献   

12.
1963年底,美国约翰逊政府重新启动了使北约各国共同参与核武事务的多边核力量计划(MLF)。此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改变态度,支持该计划的实现。尽管美苏都已支持MLF,但该计划却在北约和华约阵营内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这不但使得MLF被抛弃,还成为导致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想不到     
人们经常会遭遇想不到的事。上世纪50年代,苏联领袖赫鲁晓夫曾说"航空母舰称霸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必然地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他恐怕想不到,不久后的古巴导弹危机里,自己几乎被美国的航母编队逼到悬崖边上,不得不隐忍求全,最后居然丢掉了位子。1969年,撒切尔夫人曾说"要过很长时间,女性才能成为英国首相,在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约公元前二百年左右,有一次罗马军队开着战船,浩浩荡荡地向马其顿进发。当他们出现在叙拉古城附近的海面时,突然一道白光照来,转瞬间,“樯橹灰飞烟灭”,颇有“火烧赤壁”的味道。据说,这是当时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设计的一种新式武器,即用许多巨大的聚光镜把太阳光聚成一个焦点,从而使罗马军队船焚人亡。  相似文献   

15.
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反对各种以“科学”的名目出现的新式的封建迷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试想,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在科学技术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世界面貌的今天,如果仍然将个人、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少数所谓的“星  相似文献   

16.
以 1 8 66年福建船政局的创建为标志 ,中国开始建立近代新式海军。中国近代海军建立后 ,它的战略战术思想如何 ?从清末到民国 ,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如何演进 ?学术界系统地研究不多 ,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以求教正。一  在清末海军建立前后的一个较长的时间里 ,主要讨论的是要不要建立新式海军和如何建立新式海军的问题。围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思想基本形成。而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思想问题却未有广泛深入地探讨。这种情况的出现 ,既同当时中国海军处于初创时期 ,如何建设海军的问题更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宁夏科技》2002,(12):66-66
“肯尼迪完全听信了赫鲁晓夫的话,他被误导了。”  相似文献   

18.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6,(11):94-96
第九章大漠高空中悬挂着“两个太阳”30、看到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他会心的笑了,一种使不完的力量流贯全身,思维也迅速地集中到《空中核爆炸方案》上。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响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路透社报道:“中国今天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闯入了世界核俱乐部。”美联社报道:共产党中国进入核国家行列一事,竟会因发生在赫鲁晓夫倒台的同时而增加影响。华盛顿的反应更强了,当时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休假,当得知中国原子弹爆炸后,如坐针毡,立即取消休假,返回白宫。第三世界国家的舆论则普遍是一片欢呼声:“中国拥…  相似文献   

19.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3):84-84
据DJW2005年2月9日报道,黑鲨新式双用途线导重型鱼雷完成了第一次例行试验。由白头阿里尼亚水下系统公司(WASS)在智利新型潜艇O’Higgins上进行。同时,该公司在进一步努力,以获得该武器的新的定货,还必须确定好与意大利、智利和马来西亚的合同日期。黑鲨的研制始于1997年,原来叫做先进的A184。该武器重新命名,为反映WASS的主张。它的能力显著地优于传统的A184系列。黑鲨包括1个全新的且先进的声呐发射机接收结构(ASTRA)主/被动声寻的头,1条光纤制导链路,1个新式电动机和1个斜进反转推进器。ASTRA原是根据国家单独计划研制的,是1个…  相似文献   

20.
据JDW1999年2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防御部队正打算购买新式轻型鱼雷和重型鱼雷,价值可高达8.415亿澳元(5.5亿美元)。 新式反潜战鱼雷将取代或增强目前使用的MK46的各种改型。新式鱼雷将装备一系列平台和护卫舰、直升机和海上巡逻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