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今年4月2日,是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先生一百周年诞辰。马师曾是广东顺德人,17岁开始学戏,立志改革粤剧,毕生演出过粤剧400余出,有数十部传世之作,创下独特的“马腔”,形成了精湛活泼的马派表演艺术,为岭南文化,为粤剧艺术留下了一份丰厚的优秀遗产,是一位才华横溢、成就卓越而且富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杰出艺术家和革新家。广东举行马师曾百年诞  相似文献   

2.
千禧年四月,在纪念前辈艺术家马师曾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他生前的风采和趣闻轶事吧! 独创“乞儿喉”粤剧艺术表演大师马师曾,给现众印象最深的就是独创一种奇特的“乞儿喉”。“乞儿喉”这个词,骤听起来似乎是个贬词,但实际是下层市民将自己作为知音,对这种声腔的欣赏,从而公认为褒词。自从演出《苦凤莺怜》  相似文献   

3.
马师曾传略     
马师曾,字伯鲁,号景参。早年从艺曾用过关始昌、风华子等艺名,后一直用马师曾本名。原籍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镇(今顺德市容桂镇)。1900年4月2日(旧历三月初三)出生。祖父马肇梅于广州经营茶庄,父亲马公权,别字慰农。母亲王文煜,毕业于广州市业勤女子师范学校,曾任罗定县小学教师和广州市文德路文德小学教师兼校长。马公权育有四子一女,长子师曾、次子师贽、三子师奭、四子师洵、女师姒(幼年早逝)。马师曾有二子二女  相似文献   

4.
笔者不懂粤语,更不懂粤剧,但来到广州,就想了解点地道的岭南文化,而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特点的莫过于粤剧。以及由粤剧衍生的粤曲。于是,在珠江之畔的一座很有名气也很有历史的爱群大厦,对粤曲颇为痴迷又颇有研究的友人H教授陪我去听了一场粤曲堂会。这一听一看,果然受益匪浅,一饱眼福,一灌耳音,使我这个“门外汉”不仅对粤剧有了一知半解,而且经过如此“耳濡目染”的熏陶,我竟然对粤剧、粤曲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兴趣。高踞于珠江边上的爱群大厦,本身就有着岭南文化雍容华丽的外在特征和优雅清秀的内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2000千禧之年,为检阅香港本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的粤剧发展情况,让以穗港为基地流向世界各地的八和子弟有机会回聚香江,交流艺术,把粤剧艺术进一步推向世界,由香港临时市政局和临时区域市政局及香港八和会馆联合主办的“国际粤剧汇演”于1999年12月20日至28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高山剧场等处举行,同时还举行粤剧艺术展览、粤剧艺术研讨会和粤剧艺术讲座等系列活动。笔者应邀赴港  相似文献   

6.
闻说中山大学哲学教授何梓焜的大作《艺术哲学——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评述》即将付梓,实在可喜可贺!书中附有他发表的有关粤剧艺术的文章。这位迷恋粤剧的教授退了休,仍返聘担任本科教学巡视员工作,仍然对他的专业、对他的爱好不离不弃,继续著书立说,继续玩音乐、唱粤曲,鄙人对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何梓焜这个名字早已熟悉,因为他在《南国红豆》上曾发表过多篇颇有见地的文章,本人也  相似文献   

7.
寄闲雅叙长者,茶聚中询及旧时粤剧戏行的红船到底如何?顿忆童年为徒,随师罗耀宗在陈非侬、曾三多、少昆仑、王中王领导之新春秋剧团(时为1928年),以迄钟卓芳之胜寿年、唐天宝等班,走遍四邑南番顺和小北江,曾住于红船中凡数载,对红船之建制、习例禁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2日,是马师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回忆我与他初次见面,已是近60年前的事了。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九龙半岛与香港,香港成了“死市”。靠演戏度日的我们这班人,吃饭成了问题。我师傅莲姐和靓少风三哥,到澳门组成义擎天班,我在班中担任第三花旦。  相似文献   

9.
对于“水泠曲苑”,不少读者也许一时会感到陌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粤曲粤剧的不断普及,笔者敢肯定,将有越来越多的粤曲粤剧界同行及业余爱好者会逐渐认识她,十分喜欢她。在这里,笔者正要首次在本刊上将“水泠曲苑”郑重地推荐给读者们。 (一) “水泠曲苑”不是一个社团组织,不是一个演出团体,也不是一个剧场、一处曲坛,而是中国电信163一个互联网上的网站。通过一方网络来多方面展示有关粤曲粤剧的内容,对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初春,外媒报道了一条轰动—时的消息:俄罗斯决定关闭位于古巴洛尔德斯的最后一座军事基地-无线电电子中心。原定于2002年1月15日于开始撤离,但由于经费问题被无限期推迟。许多人为这个昔日的军事巨人而悲伤;而另一些人却为此而高兴。那些曾在该军事基地战斗过的苏军士兵既没有高兴也不会悲伤。但往事依稀,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1.
梁三根是粤剧舞台美术界出色的一代,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以精心的创作,丰富了粤剧艺术的表现力,特别是从视觉上提高了粤剧的审美质量,这是当代粤剧,尤其是广东粤剧院的粤剧能够保持领先水平,赢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方面。梁三根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而我则把他放在整个粤剧舞台美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来加以观察。  相似文献   

12.
岳小光  祝韬 《环球军事》2013,(24):62-63
人生如戏,这个词用来评价好莱坞知名制片人阿诺恩·米尔坎是再恰当不过了。20岁经商,40岁投身谍战事业,60岁跻身为以色列四大富商之一,其每一次人生的转型都带有传奇色彩。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曾称他是“以色列最杰出的间谍”。近日,现年69岁的米尔坎面对媒体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曾经为以色列谍报部门工作。一时间,这位已经退役近30年的“真实版邦德”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一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于1993年说过的话,被当作“经典”不断地被引用,即“当‘危机’这个词在华盛顿出现的时候,无疑每个人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最近的航空母舰在什么地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它说明美国军事倚重航母,美国海军战略倚重航母。从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海军战略及作战使用都是以航母为中心的,就是未来美国的新军事战略也脱离不了航母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14.
休息中的同事正捧着一本不算厚的书津津有味他读着,无意间一瞥:《河南人惹谁了?》顿时百味涌上心头。掐指算来,离家已是七年有余,河南人的种种争论如影随形。各种各样的故事像钉子一样扎在心间。也曾为了一句“河南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大打出手,也曾因为董存瑞的故事头破血流。现在,望着这个极具挑衅意义的书名,我笑了。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山东曲阜市人武部与某预备役师炮兵二团,紧紧围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这个目标,同念一本经,合唱一台戏。两个班子形成一股劲,领导一条心,工作一盘棋,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各项工作合拍合力,同频共振,得到协调发展。1999年6月在山东省军区召开的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从戎16载的余惠敏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军装。回首军旅生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经历了太多的磨炼,也品尝了收获的喜悦。他曾两度入院校深造,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他担任发射一线的技术工作,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卫星发射和科学实验的技  相似文献   

17.
“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这是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过的一句话。我国著名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也曾明言:“一个戏的演出成功与失败,舞台美术几乎起着一半的决定性的作用。起着半个导演的作用。”这些论断毫不含糊地指出舞台美术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中举足轻重,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从事戏曲导演工作近四十年了,创作实  相似文献   

18.
一、《琼花八和历史拉杂记》及其作者《琼花八和历史拉杂记》一文是笔者于一九九二年,在广州的民间发现,并以港币购得,带回香港,现藏于三栋屋博物馆。《琼花八和历史拉杂记》是粤剧耆宿任俊三先生于一九四四年在广州口述,雇人缮写的。这是沦陷期间广州八和会馆最后一任会长黄君武,斥资三百大洋,促使完成的,而此书亦于文革期间失去。这在黄君武口述,梁元芳整理的《八和会馆馆史》中曾有详述。据黄君武所说,任俊三当时已经八十四岁,而且双目失明,是花县炭步水口乡人。黄  相似文献   

19.
1957年,苏联发射的卫星揭开了人类太空时代的序幕,当我们仰望这个曾让康德感动的星空时,以美、俄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大国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从地球投向天空、投向太空,竭力抢占空天战场这个未来战争的制高点,继“空地一体战”“空海一体战”。之后,一种崭新作战样式—一“空天一体战”又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20.
<正>习仲勋在20世纪50年代曾主管中央宣传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工作。在此期间,他看文艺演出的机会比较多,对京剧以及豫剧、粤剧等地方剧种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戏剧界的艺术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在习仲勋交往的众多戏剧界人士中,有一个地方剧种的艺术家和他非常熟悉,她就是被誉为豫剧五大名旦之一的常香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