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的五粮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酒库、最大的酿酒车间、最大的酒窖和最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如今已具备了年酿造五粮液及其系列酒4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然而,五粮液的销量却始终控制在8000  相似文献   

2.
张凤坡  谭小龙 《国防》2013,(10):79-81
近日,由美国、韩国等多国研发的“杀人机器人”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各种媒体持续报道。未来,“钢铁战士”是否真的代替人类士兵走向战场,从而彻底改变有史以来人与人对抗的战争形态呢?英国专家警告说,能自主决定杀人的机器人一旦走向战场,并爆发“机器人大战”,那将是人类文明噩梦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刘波 《中国军转民》2005,(10):26-27
2005年8月9日,由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办的“2005年夏季军工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力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中央政策研究室副秘书长倪建民出席了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总装备部论证研究中心、国防大学、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就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和交流。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刊登。  相似文献   

4.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77-78
首届“国防军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坛”在京召开 近日,第一届“国防军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坛”在京召开。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军工物流研究中心主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物资部联合主办,同时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理工大学及燕山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信息园地     
“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填补国内空白最近,在江西抚州减震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对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作站”进行了鉴定验收。专家认为:该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用于摩托车减震部件的焊接...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成功“护士助手机器人”为了减少医护人员与非典病人的直接接触,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近日,曾研制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智能机器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成功开发出“隔离病区服务机器人”,又称“护士助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车体、喷雾消毒器、无线遥控系统、摄像与无线图像传输系统、遥控监视器等部分组成。由隔离病区以外的工作人员,通过安装在“护士助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发射到隔离区以外监视器上的图像信号,使遥控机器人到达隔离病区的指定位置,完成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运送实验样品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FQW—1型氟里昂取出回收装置”通过技术鉴定1995年11月30日,由海军工程学院承担研制的“FQW—1型氟里昂取出回收装置”项目通过了海军装备修理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对该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其技术性能达到了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华安新一届领导班子刚一进驻公司,就在调查中了解到(集团)公司有一条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军品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国内同行业中独一无二的军品生产线,已闲置近八年的时间。为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更为了壮我国威、扬我军威,新班子决定必须迅速恢复这条生产线。(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远明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主要副厂级领导、技术专家组成的复线指挥部。公司全体同志满怀必胜的信心,克服千难万险,为了华安职工的明天,为了山城创造新的奇迹,他们要早日把这条“生命线”恢复起来。为复线工程拼搏奋斗的日子里,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2015年科研项目《装甲车辆铝合金车体关键焊缝多波束检测技术研究》通过了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无损检测专业立项,目前项目已进入任务书编制阶段,将于2016年开始实施。项目针对装甲车辆铝合金车体焊缝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需求,构建多波束车体焊缝全自动检测系统,编制分析软件处理来自3D激光扫描焊缝的三维信息,支配机器人焊接系统完成焊缝的自动化扫查,最终完成铝合金车体关键焊缝的全自动无损检测。该项目覆盖了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计量、质量、理化检测和无损检测等四大领域,将  相似文献   

10.
4月18日23时59分在西昌发射基地,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升空。此后,卫星运行正常并开始了太空试验。 它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西安测绘研究所共  相似文献   

11.
“HGCR多功能防穴蚀涂料”通过技术鉴定1995年11月29日,由海军工程学院承担研制的“HGCR多功能防穴蚀涂料”项目通过了海军装备修理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对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防穴蚀性能达到了如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课...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包装计量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自动包装计量装置是替代传统量具,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同新型包装机械相结合构成,可自动完成称重、夹袋、卸包和包装的机电一体化的全自动包装计量设备。本文论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歼-10群英图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一批军工项目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中,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10飞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协作面最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数十万人参与了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涌现出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总设计师宋文骢、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成飞公司董事长罗荣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杨伟等一批领军人物,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群英图”,本刊只能选取其中几位呈献给读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代表我国发明创造最高水平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本期同时将这个创新团队的风采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歼-10群英国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一批军工项目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中,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10飞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协作面最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数十万人参与了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涌现出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总设计师宋文骢、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成飞公司董事长罗荣淮、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杨伟等一批领军人物,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群英图”,本刊只能选取其中几位呈献给读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代表我国发明创造最高水平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本期同时将这个创新团队的风采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医生坐在计算机旁轻点鼠标,指挥600公里以外的机器人为肿瘤患者做颅脑手术,这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2003年9月中旬,中国首台机器人异地遥控手术将在北京和沈阳之间进行。记者得知:做手术的机器人叫“黎元”,一天前已被运送到沈阳市中心医院。在北京遥控手术的专家是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记者穿梭于北京和沈阳之间,亲眼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10月13~14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组织专家,对由武警学院科研部部长董希琳担任课题组组长完成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火灾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第五课题“灭火救援应急指挥及装备技术研究”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7.
军事零讯     
ASia亚洲特种水下机器人列入中国“863”项目 最近,由甘肃长城水下高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的“堤坝安全检测水下机器人”被列为国家技术、水下控制与导航技术、声呐探测技术和水下视频探测技术。它是一个以图像声呐、浅剖声呐和高清晰度摄像头为探测手段,以水下遥控机器人为载体的高科技综合合体。该机器人能以动力定位技术悬浮于水中,像直升机在空气中地运动那样,能在水中任意方向作自由运动,水下工作深度可达150米,扫查速度为0.5-1米/秒.可程控连续扫描或手动控制扫描,可全天候工作,连续成像,不受天气和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据俄罗斯塔斯社2023年2月3日报道,四台“标记”(Marker)反坦克机器人UGV(无人地面车辆)平台已经运抵乌克兰东部战场。俄罗斯“沙皇之狼”(Tsar Wolves)研究与技术中心负责人德米特里·罗戈津表示,俄罗斯专家们已经开始测试一组作战机器人的作战算法。罗戈津说:“前四个‘标记’机器人将严格按照计划抵达该地区。我们已经开始下载目标图像,测试作战机器人单位内的作战算法,并安装强大的反坦克武器。”该机器人能否如俄罗斯所愿在东乌战区发挥作用,值得各方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9.
装备零讯     
美军订制大批“嗅弹”机器人对付路边炸弹近日,美国军方打算在战场上使用一款能灵敏嗅出爆炸物的新型“嗅弹”机器人,以提高路边炸弹探测效率,减少士兵伤亡。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人员伤亡中超过70%是由路边炸弹爆炸造成的。为提高士兵安全系数,美军向马萨诸塞州iRobot公司订制了这款名为“菲多”的“嗅弹”机器人,每台价格16.5万美元。“嗅弹”  相似文献   

20.
由弹药工程系承担的研究课题“军械仓库图表软件转换编辑系统”,近日由总后军械供应部通过鉴定。 来自军内外的10余名专家认真审议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项目查新报告、系统测试报告。并观看了系统演示。他们认为:该系统立足我军现有的微机硬件资源,解决了C—014显示卡及CE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