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林 《宁夏科技》2002,(7):20-21
50、60年代期间.核大国一再挥舞核恶棒,大搞核讹诈.核威胁,竭力推行核战政策.使世界处在核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2.
核战,是指主要杀伤兵器是核武器的战争。虽然核战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一次,并且发生在局部地区,然而给人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高楼大厦,倾刻夷为平地;草木庄稼,化为灰烬;人员动物,残遭杀害;空气水土,严重污染,后患无穷。全面核战,将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被卷入战争轨道,并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场毁灭性破坏性最大的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核武器可能在暂短的几分钟内,到达地球上任何一处,给那里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类文明和文化宝藏将变成废墟。所以,核战不得人心,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武器也不断更新,侵略者仍然企图通过核战或者利用核武器进行威慑,达到政治目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宣布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核武器。因此,高技术条件下的核威慑和核战,仍然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制止核战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印度正在逐步建立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中和海基核打击力量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和核防御体系。印军虽然迈进了核门槛,具备了核打击能力,但其核能力到底有多大呢? 核战略理论 1999年8月17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公布了印度核武器政策草案,使其核战  相似文献   

4.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13,(11):44-46
1962年,由于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历史上一场世纪核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俄罗斯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核战军事演习,演习中俄罗斯陆、海、空三军核力量全部出动.这次核演习使人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1982年冷战高峰时前苏联所进行的那场"7小时核演习".其实,不仅俄罗斯或前苏联经常举行这样的大规模核演习,据近年美国有关媒体透露,在冷战时期,美国的核大战演习其疯狂程度一点也不比前苏联逊色.就在1 982年前苏联的那次"7小时核演习"的前几个月,美国也组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全球核大战演习.在那次演习中,就连其总统都在假想的蘑菇云下"光荣"了,很多参加当年演习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也无不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摩洛哥举行了一次高级国际通讯会议。会上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题外题——电脑战将关系到世界命运、人类前途,各国利益。请醒者指出:它虽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枪一弹,但这比核战有更大的威力。在会上创发这一动议的是美国一家高级电器公司的总顾问。他尖锐指出:“用电脑进行战争比用核武器进行战  相似文献   

7.
在面临一场大自然对我们发动的不亚于核战的突袭后,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一场“战时”总动员。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国防科技工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接受了一场全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在面临一场大自然对我们发动的不亚于核战的突袭后,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一场"战时"总动员。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国防科技工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接受了一场全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1962年,加勒比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几乎跨越了核门槛,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最后又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一、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于1898年脱离西班牙统治后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作为古巴的近邻,美国不希望看到古…  相似文献   

10.
在面临一场大自然对我们发动的不亚于核战的突袭后,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一场"战时"总动员。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国防科技工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接受了一场全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德国历史学家在冷战时期东德境内一座庞大地堡的用途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它是苏联计划入侵西欧的指挥部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人员认为,当时欧洲距离核战深渊其实比许多人认为的还要近!苏联将领曾在东德地堡制定了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23):26-27
冷战时期,美苏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大力发展核武器,结果造成了“恐怖平衡”。据专家估算,当时全世界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数十次。由于美苏两国互相猜忌,均担心对方先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有个风吹草动便启动核武器,险些爆发可能波及全球的核战争。以下就是冷战时期七个险些引发核战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3.
爆炸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带来的灾难,至今使人们记忆犹新,也更加使当今人类对核武器畏惧。它已成了一柄高悬当今人类头顶的利剑,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核利剑作为人类武器的最高发明,是很难消灭的,尽管有核与无核国家都在为消灭或削减核武器而努力,但遗憾的是,核武器不仅未得到丝毫遏制,反而仍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4.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这已尽人皆知。然而。除此而外至少还有四次不为人所知的事件。让两个超级大国差点爆发毁灭性的核大战。这些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有明显的不同:事件发生后。美苏(俄罗斯)领导人都会出面澄清说。是由于核预警系统出现了故障。或因为对良性事件的误判而导致出现了假警报。  相似文献   

15.
在短短几秒钟内快速调阅外军资料,用计算机网络编组作战指挥程序,深入“核战区”精确测试受染指数……这是山西省军区组织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开展科技练兵活动的一幕。 近年来,山西省军区选择与军事专业对口,具有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功能的高科技行业和具有经济实力的科研院所、企业集团、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通信、气象、化工、医疗等部  相似文献   

16.
核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祉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核恐怖主义却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有效地应对核恐怖主义的风险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核竞争时代。为加快核武器的开发,美军于1946年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两次核爆炸。当年参加核试爆的美军检测人员卡韦尔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核事业人才形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核科学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而且对世界的格局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核事业创建50年以来,我们已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事业辉煌的背后是大批核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和刻苦攻坚,是核工业专业人才群体智慧的体现。我们目前面临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机遇,核事业的人才实力储备与发展潜力如何呢? 建国之初,在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较快地研制出核武器,并建立起完善的核工业体系,这与高度重视培养核科技人才并很快在高校建立了配套的核专  相似文献   

19.
核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祉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核恐怖主义却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有效地应对核恐怖主义的风险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核科学技术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50年来,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上下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核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