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海搜索方式与搜索宽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搜索方式与搜索宽度是舰载无人机对海搜索效率与搜索力配置研究的基础。基于舰载无人机及其光电载荷的性能特点,提出了舰载无人机对海搜索的七种基本搜索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舰载无人机对海搜索方式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搜索方式的选择方法;建立了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搜索宽度计算模型,为舰载无人机系统采用不同的搜索方式进行搜索时计算其搜索效率和搜索力的配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载预警直升机在搜索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载机搜索高度和机载雷达的波束俯仰角,依据机载雷达搜索原理,建立雷达载荷感知面积模型,结合作战约束确定符合要求的搜索参数。考虑机载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和目标累积发现概率两个指标,建立机载雷达发现概率模型,在满足给定发现概率的情况下,得到对于来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依据搜索参数优化设计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和波束俯仰角范围,并给出了飞行高度与视轴俯角范围的使用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舰载无人机运用各种侦察载荷对目标进行搜索、定位,并在目标遭受打击后获取各类毁伤信息,是海战场目标打击效果评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分别从对目标探测定位、毁伤信息获取、突防和返航等阶段,分析了舰载无人机雷达、通信侦察载荷的运用过程,讨论了雷达、通信侦察载荷在目标遭遇打击后毁伤信息获取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雷达、通信侦察载荷在整个打击效果评估过程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岸射击观测最佳收容面积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基于对舰炮对岸射击时弹着在斜面上的散布、射击诸元误差和射击误差的分析与建模,建立了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岸射击观测最小需求收容面积和最佳收容面积的计算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可以确定出满足最佳收容面积的对岸射击观测参数,为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实用对岸射击观测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区域搜索问题,建立了实时探测更新的搜索方法,提出了机载光电载荷参数优化配置策略。建立了基于二维离散网格的无人机区域搜索模型,采用概率地图描述目标信息的实时获取与更新;引入不确定度指标、目标网格的重访和网格探测次数控制,建立搜索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搜索路径滚动优化方法;通过对任务区域平均探测时间步数和误判概率的估计分析,建立了机载光电载荷参数优化配置策略。使用蒙特卡洛方法验证了区域搜索方法的有效性和光电载荷参数配置对搜索效率、误判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的隐蔽性与安全性为目标,结合舰载无人机被动探测区的特点,提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断续主动搜索与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被动搜索相结合的协同对海搜索方式与策略,并给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断续搜索周期计算模型及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要素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协同方式的有效性,为舰载无人机与舰载预警直升机协同对海搜索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的作战需求,基于机载预警雷达单次扫描发现概率模型,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累积发现概率模型和建航概率模型,为机载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舰载预警直升机预警搜索决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舰载雷达的作战效能,研究了舰载雷达发现水面目标的概率模型,采用了数学建模方法,结合舰载雷达发现目标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噪比,利用发现距离与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舰载雷达发现水面目标的概率模型,对于提高舰载雷达信息作战能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效率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编队对潜防御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思想,采用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搜索者发现目标概率的一般模型,给出了有效搜索宽度的概念,进而针对编队对潜防御作战的特点,建立了驱护舰编队外层防御搜索区舰载直升机发现潜艇的概率模型和编队对潜防御系统发现潜艇的概率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可用于编队防御决策。  相似文献   

10.
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海上目标搜索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了光电载荷对海面目标收容能力分析模型,提出了"收容畸变率"的概念,给出了光电载荷在不同视场角下的最小可用视轴俯角和理论最大探测距离,为光电载荷对海搜索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逻辑起点;构建了"搜索参数"限制分析模型,给出了光电载荷的理论"搜参"范围,为实用"搜参"范围的确定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光电载荷"海面分辨力"的概念,建立了海面分辨力计算模型,给出了光电载荷针对不同的海面目标的实用"搜参"范围。  相似文献   

11.
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岸射击观测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工作原理和岸上目标环境特点,提出了对岸射击观测的观测角、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的概念,建立了纵、横向坡度和对岸收容面积计算模型;基于对光电载荷对岸收容面积的仿真,给出了对岸纵、横向收容畸变率的定义,构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提炼出了影响对岸收容畸变率的四个因素,针对这四个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给出了针对不同的视场角、平均坡度和视轴俯角下对应的满足纵、横向畸变要求的观测角范围,供作战和训练时查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时的目标识别需求,提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引导舰载无人机实施对海目标识别的协同样式。从引导识别的基本过程入手,建立了舰载无人机占领预定识别阵位的运动要素计算模型;基于以最短时间到达预定识别阵位的要求,建立了舰载无人机目标识别时,相对舰载预警直升机阵位配置的拟合模型,并针对舰载无人机识别时的反应时间和识别距离,建立了舰载无人机阵位配置的修正模型,为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中的目标识别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驱护舰编队作战中使用舰载无人机进行双机无源侦察定位时,搜索力如何进行优化配置的问题,基于舰载无人机双机无源定位有效区分析模型,在对舰载无人机双机无源侦察定位策略选择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载无人机双机定基线无源侦察定位策略和双机变基线无源侦察定位策略,并给出了三种实用的机动侦察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舰载无人机对岸上目标的观测能力出发研究出的"理想观参",考虑各种因素对舰载无人机在任务区域飞行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地理通视性分析模型、地理可飞性分析模型、飞行可控性分析模型、弹道安全性分析模型和观参上限分析模型;综合上述模型,给出了舰载无人机可观测安全飞行空间,满足可观测安全飞行空间的观测参数即为当前环境下的"实用观参";根据本文模型研制的舰载无人机对岸射击观测辅助决策软件,实现了舰载无人机对岸射击观测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从通信信号传播的一般模型分析入手,结合舰载无人机对水面舰艇编队指挥通信干扰的特点,以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分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以图的形式给出了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参数和相应的分析结论;在干扰机、发射机和接收机三者在空间构成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构建了舰载无人机通信干扰有效干扰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的科学性,提升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规划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策论的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方法。首先推导了反潜机搜索条件下的潜艇生存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潜艇打击能力、进攻目标价值等因素,构建了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maxminmax模型,给出了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maxminmax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应用典型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提供量化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舰载直升机反潜搜索最佳方案优选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舰载直升机已成为现代水面舰艇搜潜反潜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对舰载直升机在反潜搜索中的战斗使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搜索力的最优配置模型,解决了在已知目标分布的条件下舰载直升机反潜搜索中选择初始探测点、确定搜索路径、确定搜索次数以及搜索效率评估等问题,并在几种常见的目标分布下对最佳搜索方案作了实例演示,为舰载直升机的反潜战斗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目标如何应对小型无人机蜂群攻击的问题,以"宙斯盾"舰为受袭目标,分析了舰载近防武器对无人机蜂群的拦截能力。在介绍蜂群战法、分析舰载作战体系及近防武器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描述了"宙斯盾"舰拦截无人机蜂群作战流程,建立了舰载近防武器系统关键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舰载近防武器对无人机蜂群的拦截效果,为探寻更为行之有效的应对无人机蜂群攻击的手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特点,在充分吸收目标中心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构想,论证了目标中心战应用于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可行性,并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着重对目标中心战理论中的“侦-控-打-评”作战过程进行适应性改造,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主要环节,包括态势评估,目标选择与分配,航路规划,协同打击和效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20.
航空兵精确打击移动目标时,搜索概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打击效能,而支援信息的延时将严重影响其搜索概率。首先,系统描述航空兵对固定区域中运动目标的搜索概率模型;然后,分析了信息时延下航空兵对缓慢运动目标和快速运动目标的搜索地域,并建立了对应的搜索概率模型;最后,基于探索性分析方法探讨了信息时延和目标运动速度影响航空兵搜索概率的灵敏度。研究结果对于战场综合信息系统的军事需求分析和航空兵对地攻击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