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短短4个多月里经历了“四保临江”的光荣战斗历程。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在北满兄弟部队“三下江南”战役的密切配合下,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临江解放区的4次进犯,挫败了其“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企图,迫使其在东北战场上由战略进攻转为全面防御,我军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反攻。该战役是东北战局的转折点。此后,我军不仅很快迎来夏季、秋季、冬季攻势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战略态势,也为东北战场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打下良好基础。国共两党东北争锋东北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军…  相似文献   

2.
1946年夏东北休战,国共两党停战谈判,暂时脱离战斗接触,随之签署松花江协定,明确划分了双方隔离地带,客观上有利于东北民主联军隔江对峙防卫。国民党军则始终未能超越松花江中立区,打开北上通道,实现其沿中长路北进哈尔滨的战略目标。正是东北民主联军将吉林东的拉法、新站和长春北的陶赖昭牢牢控制,遂成沿松花江对峙之格局,为守住东、北满防线再伺机反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东北局决定,在辽阳本溪地区,由山东军区第3师、山东军区警备第3旅、冀热辽第16军分区所辖之第21旅、第23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程世才,政治委员罗舜初。辖第7、第8、第9旅,7月改称第7、第8、第9师。1948年1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改称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  相似文献   

4.
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区七道江村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讨论关于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问题,史称“七道江会议”. 一、会前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蓄谋发动全面内战,消灭共产党,消灭解放区及人民军队,并把抢占东北解放区做为它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1946年9月,蒋介石亲飞沈阳,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即在南满采取攻势,在北满暂取守势,首先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主力,占领南满解放区,切断东北解放区与华北解放区的联系,阻隔东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海上通道,解除后顾之忧,等待关内抽兵增援东北,再全力转兵北上,夺取北满解放区,占领全东北.  相似文献   

5.
君威 《军事史林》2010,(1):33-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是以抗日战争结束后进入东北的冀东军区、冀热辽军区、晋绥军区的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  相似文献   

6.
1946年3月1日,我军在吉林省通化市成立了最早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在北京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并确定这一天为空军成立日。  相似文献   

7.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辖合江、黑龙江、嫩江、松江、牡丹江、吉林、辽吉、辽东、冀察热辽、内蒙军区和12个纵队。同年8月,组成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与东北军区机关分开。1948年11月下旬,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东北军区辖辽北、辽宁、安东、热河、锦州、内蒙、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吉林军区等11个军区,  相似文献   

8.
《解放军生活》2012,(8):12-13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的前身是1946年8月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在解放战争中,一纵是东北野战军的三支猛虎军之一,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他们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过山海关,打到滇越边境,打遍了半个中国。1950年,集团军随13兵团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该军有3个连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涌现出"一级战斗英雄"2人,"二级战斗英雄"14人,1万多名指战员荣立战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1946年5月疲惫不堪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撤出四平、长春,退往松花江北岸时,竟未被国民党军越江跟进追击。本文在对大量相关的史料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与美苏有关中国(东北)的战略意向,其中与马歇尔的实际努力关系甚大。认为当时美国方面从自身的全球利益出发,并没有一味地盲目支持蒋介石在中国(东北)大打内战。  相似文献   

11.
四平保卫战是1946年4月至5月间,我军在东北战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城市防御作战。此役虽然最后失利了,但却为城市防卫作战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战役的形成 1946年1月,《停战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借口“接收”主权,在东北对我军发动猖狂进攻,形成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3月中旬,敌占沈阳后,立即兵分三路,向沈阳外围城市扩张。其南路新6军和东路第52军分别攻占了我军控制的辽阳、鞍山、营口、抚顺等地,并继续向本溪和辽东进攻。其北路新1军  相似文献   

12.
君威 《军事史林》2010,(2):28-3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述到红军时期的中央军委警卫营和红9军团一部。  相似文献   

13.
毕毅 《军事史林》2016,(3):29-33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山东、冀东两支部队于1946年1月在辽阳、本溪地区合编组成的.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1 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949年3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1953年7月回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胶东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一部在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反击战。 1946年2月上旬,东北国民党军集中4个美械装备师,分三路沿北宁铁路(今北京-沈阳)沟帮子至新民段向两侧地区发动进攻,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部队,维护铁路运输,为其后续部队开进东北和进占沈阳创造条件。南路新编第6军新编第22师和第14师、中路第 52军和第2师,北路第13军和第89师分别向  相似文献   

16.
程世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团长兼政治委员、师长兼政治委员、军长、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程世才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南满(辽东)军区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安东军区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四平、鞍山、本溪、四保临江和辽沈等战役,转战长白雪山、辽河平原,屡建功勋,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纪 《军事历史》2012,(2):72-76
邓华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自治军辽西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 5兵团司令员等职.从抗战胜利后前往东北到解放战争后期成为兵团司令员,邓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及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指挥攻打四平、锦州、天津及海南岛战役中,他表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邓华率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王牌部队,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7月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第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部分部队、滨海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诉苦运动”产生的前前后后冯恺1946年2月9日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被调到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3纵队第7师第20团第3营任教导员。辽东军区第3纵队是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挺进东北,以冀热辽部队和鲁中军区的一部分部队为骨干扩编的队伍。武器装备虽好...  相似文献   

20.
1862年5月,根据沙皇俄国陆军大臣德米特里·米柳金的建议,在历史上首次建立了4个军区.此后,无论是沙俄时代、苏联时期,还是俄联邦成立后,军区不止一次被改造,变更数量,调整疆界.军区数量最大的时期是1946 ~1953年,当时苏联超过30个军区.时光轮回,将近一个半世纪后,俄罗斯又将军事行政区划回归为4个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