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是一个兵     
当你在节日里欢乐团聚也许,我正在哨所台上当你在宁静之夜睡梦香甜也许,我正在练兵场当你看到白鸽在蓝天飞翔也许,我正在疆场上捍卫着和平和安宁不是我,偏爱与众不同当代的七彩生活令人向往我,却对火热的军营情有独钟虽然严格而有些单调但绿色里充满生机,孕育忠诚生命里溢满活力,饱含激情因此,我会自豪地宣称—我是一个兵我是一个兵@苏奇伟~~  相似文献   

2.
网友心情     
我是一个兵:12日之后,我的心情就一直很沉重,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但电很自豪!为我是中国人自豪!为我是一个兵自豪!只想对同胞们说一声.坚强起来!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被园难打倒!加油!有亿万人民在你们身后!加油!在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会创造出奇迹!建造我们更加美丽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光阴如梭。今年是《中国民兵》创刊 20年,我心里激动万分,因为我从内心感 谢《中国民兵》,是她伴我走过了担任基层 报道员的20年和成长成才的20年。 1983年,我退伍回乡。凭借在部队干 过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 1984年1月被招聘到山东省诸城市人武 部担任报道员。虽说在部队从事过新闻 报道工作,也有着发表稿件百篇的自豪,  相似文献   

4.
梁德 《国防》2001,(3):59-59
"经我签字送到部队去的兵,没有一个因身体问题被退回来的."谈起自己30余年的兵检工作,港南区八塘镇医院院长、区兵检站主检医生覃宏晖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相似文献   

5.
20年前我是一个兵,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从干武装那天起至今,已有21个年头,算是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细读《西南民兵》,总感到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一期看不到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西南民兵》自创刊以来,就以独特、新颖、灵活的形式得到广大预备役官兵和社会的认可,是《西南民兵》及时把致富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使不少民兵脱了贫,走上致富路,同时使每个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是《西南民兵》促使了我对武装工作的热爱和追求,特别是在业余时间写给贵刊的稿件,每年都有几  相似文献   

6.
在秦岭深处,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与深山为伍,与油罐为伴,守卫着蓝天战鹰的"血液",他们深山铸信念,精武写忠诚,为人民空军高飞远航加油。他们就是兰空某油料技术保障大队,他们有一个自豪的名字——深山油料兵。  相似文献   

7.
“我的津贴我的生活”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我的津贴我的生活”,足以观察这个时代兵生活集体面目下的个体消费与趣味分野。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日,这是一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航行在美丽的南中国海上,我骄傲我自豪,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宣布: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相似文献   

9.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我从农村走进县城,从一个农民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儿时的一个个梦想都得以实现,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我心里清楚,是《中国民兵》给我动力、给我知识、给我营养,使我有了今天。 《中国民兵》帮我成为技术员1987年秋,迫于家庭贫寒我放弃重点高中录取通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这首歌被他唱得如此荡气回肠,因为他是用生命和鲜血来歌唱的。1996年8月,在巍巍太行山下一位共和国的战士,用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2.
我儿时就向往军营生活,想当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高中毕业,没如愿当上女兵,镇武装部长却推荐我走上另一条从军路。10年前,我成了东海前哨一个英雄民兵哨所的哨兵,一名自豪的中国女民兵!这是个《中国民兵》等媒体宣传报道过  相似文献   

13.
亲朋好友聚会时,常有人问我:“志宏,你现在也是个小名人了,你老实告诉我,这些年来你成长进步快、家庭致富快,这么顺一定有贵人相助吧!”每当这时,我总会坦诚地告诉他们:“是的。我结识了‘贵人’,那就是《中国民兵》”。  相似文献   

14.
《西南民兵》创刊20年的生日就快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西南民兵》说说我的知心话,是《西南民兵》给了我营养,我才有了今天。1996年冬,我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县人武部工作。政委知道我在部队搞过新闻报道,就把我安在政工科,要求我在新闻报道上多下点  相似文献   

15.
要不是走进预备役部队,我或许不会认识《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对文学的爱好、写作的追求,我就不可能去读《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在岁月中渐渐成熟长大,也许我就不会读懂《西南民兵》。 人生就是一本书,而《西南民兵》是一份不需要太多付出,就能够给予启迪、指导工作的好刊物,每月都从不同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17.
刘洋 《华北民兵》2013,(4):64-64
每当闲暇之余,总爱翻阅自己篇篇印成铅字的文稿。细细咀嚼喜悦的同时,我的内心深处会油然涌起一番感激之情。是《华北民兵》这份历史悠久而又厚重的刊物、是《华北民兵》那些可佩可敬的编辑老师们引着我一个初学写作的"门外汉",逐渐走上新闻写作这条阳光大道,使我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2005年3月,基层连队司务长由干部改为士官,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省军区的预备役团队,这对我来说,  相似文献   

18.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19.
说来有趣,一份杂志与一个县委书记会结下不解之缘。 2002年4月,我任河北省新河县县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之前,我并没有武装工作经历。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武装工作内行任重道远。在阅览武装工作文件之时,我对县人武部给订阅的《中国民兵》产生了极大兴趣,杂志成为每月必读的重要工作参考。特别是"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兵林科海"、"工作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对国防类期刊关注较多。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民兵》。因为交流到省军区系统后,我试着写一些小稿投向编辑部,最先在中央级报刊发表的就是《中国民兵》,受鼓励和自信之际,我有了一个习惯,每年都订上几套《中国民兵》,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家在农村的亲戚朋友。让大家了解国防,履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义务,也从中知道一些致富信息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