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之一,在许多反映二次大战的电影、电视中常常可看到士兵们手持冲锋枪的威风形象。其中,波波沙冲锋枪是前苏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使用最多的单兵主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视界     
刘云 《环球军事》2012,(4):71-71
在朋友的推介下,我与《环球军事》杂志结识。初见真容,封面图片格外吸引眼球,但同时心理默想,军事类的杂志,会不会太过专业,不在自己所学的知识范畴内,无法理解其中内容。而朋友强调,值得一看,便带着疑惑读起来。  相似文献   

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于 2000年 9月 1日举办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5周年暨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小型专家座谈会。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世界史所,中国二战史研究会,国防大学,海军学术所,后勤指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本书一些主要编写人员出席了会议。座谈会由该书编委会副主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林登泉部长主持。林部长代表军史部领导致开幕词并在专家学者发言后作了小结。   林部长的发言指出,“半个多世纪之前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  相似文献   

4.
吴名 《军事史林》2008,(9):26-30
提起电影《地雷战》,我国四十岁以上的人几乎人人皆知。当年电影少,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翻过来翻过去的放,电影的台词,群众都背熟了。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一系列的登陆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为了取得登陆作战的成功,进攻的一方无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因此在这些大规模登陆战的幕后上演了一出出精心策划、五彩缤纷的戏剧。登陆战中神秘诡异的外交战便是这众多戏剧之中尤为精彩的一部。 挪威登陆——“电影外交”逞狂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与盟国同时都在准备一次对丹麦和挪威的抢占行动。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签发了  相似文献   

6.
徐平 《军事史林》2010,(4):55-57
问:看过电影《集结号》很想了解军号的情况。军队里的军号有多少种?每种军号分别表示什么呢?我军有没有“集结号”?  相似文献   

7.
李明富 《国防科技》2012,33(1):67-70
军事题材电影与军队形象传播紧密相关。美军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电影技术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进步,更折射出美军的军队历史、文化特征、形象塑造与传播。文章基于《阿甘正传》的主题词分析,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和二元对立思想,从影视文学角度透视美军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家光 《环球军事》2009,(20):50-51
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最著名的是《终结者》系列和《变形金刚》,特别是前不久热播的《变形金刚2》,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林建立  李金华  巢琨 《国防》2001,(1):29-29
凡看过电影《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的人,无不为影片中主人公林则徐那坚强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笔者正是带着这样的钦佩之情,专程寻访了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原为林则徐祠堂,始建于1905年。1961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辟为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9月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敦刻尔克》,尽管票房不够理想,却仍旧延续了诺兰导演的好口碑,在豆瓣电影得到8.6的高分。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40万英法盟军被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据不完全统计,敦刻尔  相似文献   

11.
电影《孔子》记述了孔子先得意后“落魄”的人生。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动用特效大场面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最终回归鲁国,  相似文献   

12.
70多年前,电影《大路》主题曲《开路先锋》唱出了工人阶级的豪迈:“我们是开路先锋,不怕那关山万千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事务部)对退伍军人实施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介绍并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事务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l世纪初各个时期为调整和促进美国退伍军人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主要治疗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一部从欧洲引进的电影《青年马克思》在国内热映,很多观众从这部电影中了解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结成革命友谊,又是如何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这部题材特殊的电影,没有让观众有说教之感,两位伟人的青年故事既没有被无限拔高,也没有陷入凡人琐事,反而用现实主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上强国,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余年里雄居世界第三,仅居美英之后.战后,日本的海上力量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吸取了二战中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建造各种水面舰艇的同时大力营建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16.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2,(18):67-69
有人说:“这个世界不是毁在几个不懂法的流氓手里,要毁就毁在科学家的手里。”托夫勒也曾在《未来的震荡》一书里写道:“时钟滴答作响,我们正在向‘生物学的广岛’靠拢。”《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已经推出5部,由《生化危机1》《生化危机2:启示录》《生化危机3:灭绝》《生化危机4:来生》和《生化危机5:惩罚》组成,  相似文献   

17.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5):39-39
2010年2月16日,苏联老兵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在故乡俄罗斯达吉斯坦地区哈萨维尤尔特镇去世,享年93岁。作为当年在德国柏林帝国议会大厦楼顶竖起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红旗的英雄,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的去世,不仅使世间又少了一位反法西斯战争的功臣,也让人们再度想起那张使他一“举”成名的二战经典照片《攻克柏林》的拍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地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了《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等专题文章,还在《论新阶段》等很多文章中论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准确预见,令人称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反映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毛泽东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科学方法,可以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10,(12):37-37
中学时代都读过《木兰诗》,也许至今还能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诗句。数年前,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了动画片《花木兰》。2009年岁末,又有赵薇主演的电影《花木兰》上映。人们大都认为花木兰就是《木兰诗》中的木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花木兰原本不姓"花"。  相似文献   

20.
白木 《当代海军》2002,(9):40-41
今年6月14日,华裔著名导演吴宁森拍摄的电影《风语者》首演一炮打响,《风语并》改编自真人真事,描写二战期间在太平洋塞班岛战役中,为了增强情报传递的保密性,美国军队招募了一批纳瓦霍印第安人做密码员,美海军以本同土著部落纳瓦霍族的占笔语言为毖础,编出一种难以被敌方破译的密百J5来传递消息,因为那是日本军队惟一没法解破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