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一个农场有没有活力,主要标志是经济效益如何?一般来说经济效益越高,农场的活力就越大。过去,农场在生产经营中,只讲效率不讲管理,只讲经营不讲效益,只要在产量上达标,产值上达标就算是完成任务,而不管成本多少,是盈是亏。因此必须要克服这种生产和效益脱节的现象,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我们生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为此必须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单一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过去农场经营  相似文献   

2.
连续三年亏损130余万元的嫩江某师农场,在资金缺乏,房舍破旧,农机具破损,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下去的重重困难下,通过采取调整领导班子,制定扶持政策,打破单一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使农场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在1988年突破百万元大关,盈利192万元。农场奇迹般地复苏了,“秘诀”何在?前不久,我们随师工作组前去调查. 一个单位的兴衰取决于领导力量的强弱。这个农场从1981年至1986年间主要领导更换过频,先后有5人出任场长或代场长,4人出任政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部队列编农场总体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这对弥补军费不足,补助部队生活,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相当部分农场单位面积产量、投入产出率与国内、军内先进生产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做到地尽其力,使农场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感到实行规模经营是军队农场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日前,部队农场在经营体制上实行的是,主办单位统一领导下的承包责任制。在经营形式上,一是集中计划经营。其特点是生产  相似文献   

4.
海军广州基地在珠江三角洲的流溪河畔,有一个江村农场。过去,生产项目单一,经济效益差。1984年是收益较好的一年,也只仅收入2.5万元。从1985年起,他们制定了发展多种经营的3年规划,在管理制度上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生产从单一种水稻调整为养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队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场所在单位对农场生产重视不够。二是农场领导班子更换频繁。有的单位把农场当成照顾、过渡干部的场所,造成有的农场“只产干部不产粮食”。三是对农场生产投入少。只讲产出,不讲投入。对农场的机械使用管理不善。四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致使农场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针对以上问题,要使农场生产走出低谷,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办好农场的重要意义。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曾经严肃强调,一定要把农业生产搞好。部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办好农场。为部队提供  相似文献   

6.
彭怀钦,1952年出生于湖南农村,1972年入伍,1985年任厂长。该厂是在原小电池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过去生产不景气,工厂连工资都发不出。彭怀钦任厂长后,经过调查和论证,决定工厂“转轨变型”,开拓新产品。办厂三年,产品由单一生产汽水发展到生产菊花晶、五花茶、健视宝、益血多等16种产品。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  相似文献   

7.
当前,兵团农场进行的小康连队建设,已成为兵团各级党委和领导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可以说,小康连队建设是兵团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一、建设小康连队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什么是小康连队,小康连队的标准是什么?一提起小康连队,人们往往认为最佳模式就是"前有院,后有圈、中间有座小宫殿,鸡鸭围着房前屋后转,猪马牛羊大合唱"。其实,这种理想模式是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传统农业时期的式样和标准,它与我们兵团农场今后的发展是相抵触、相矛盾的。兵团农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我们应当按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来规划、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工委后勤部为了促进基层“斤半加四两”的落实,组织三个调查组下基层重点检查“生产到”,“补到”和“吃到”的情况,发现有如下问题: 1.在“生产到”、“补到”和“吃到”三个方面,困难最大的是“生产到”。在“生产到”的五个项目中,难度最大的是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9.
我区部队共有51个列编农场,耕地12.5万亩。从总体上讲,近几年来,农场建设是有发展的。全区农场生产收益由1985年1100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3720万元,增长238%,年收益在100万元以上的农场有15个,鱼禽肉蛋等副食品由1985年的1700万斤增加到1989年的3800万斤,增长123%。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徘徊,平均亩产640~650斤。粮食生产徘徊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把粮食生产搞上去,这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粮食生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为了弄清粮食产量徘徊的原因,找准问  相似文献   

10.
一、农场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1.调研不周,论证不足,决策失误,盲目投资。在没有全面调查市场行情和充分考查论证环境气候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上马生产项目,是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某农场1995年开始新上马了三个生产项目,投入资金27.7万元。仅收回5.6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22.1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3.1万元。新上马的生产项目,没有一个有  相似文献   

11.
最近,驻豫某集团军军长朱超、政委张文台、后勤部部长刘汉忠率领由机关有关业务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行程2400多公里,到该部所属列编农场,逐个进行了现场办公。通过现场办公,全面地了解了情况,及时地解决了许多问题。一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所属列编农场骨干队伍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械设备、经营管理、场院建设等现状。二是现场考察了农场领导班子,对部分农场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并明确规定调整后的班子至少要干3—5年,干不好不离开,干不出成绩不离开,不准再出现过渡型干部。三是考查论证和审定了各农场的五年建设规划,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近两年以排灌、排涝为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把国营大中型企业包括国营农、牧场推向了市场。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军办农场也要作出新的抉择:是面向市场搞活商品性生产经营,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场,还坚持自给性的产品生产,维持低水平、低速度、低效益的循环?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军农场是在生产自给的口号下陆续办起来的。几十年来,经过全军广大农垦官兵的艰苦奋斗,一个个初具规模、种养加结合的农场在荒滩湖滨建立起来,以农为主的多种生  相似文献   

13.
秦庆林辽宁本溪人,1949年5月入伍,历任战士、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83年任现职,现龄56岁。华山基地是1968年在废弃的三门峡库区沼泽荒滩上开垦出来的部队农场。15年来,单一种粮食,生产一直徘徊不前。秦庆林上任后,大胆调整农场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兴办加工养殖业,实现  相似文献   

14.
芳草湖农场党委结合弘扬兵团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塑造"团结、实干、纪律、效益、争创一流"的芳草湖精神,给团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团结是基础农场党委始终把坚持重大问题党委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作为加强班子团结的重点。农场党委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在各级班子中倡导"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四容(容话、容人、容事、容利)、五多(多思考、多讨论、多交流、多碰头、多调查)",并从自身做起,为各级领导做出了表率。在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场发展,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同时,芳草湖农场党委注重解决职工群众实际困难,以办实事吸引职工、稳定职工队伍。近年来,农场党委为职工群众安装了自来水,投资2000万元消灭了学校危房,修通了到各分场的沥青路和石子路;1999年团营连三级补贴812.23万元,  相似文献   

15.
军队农场的改革有其自身特点,既不能完全照搬地方改革的办法,也不能脱离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但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使农场成为军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且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农场经营体制的改革应该主要围绕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展开,本文试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巩固和完善场长承包经营责任制,提高农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05,(12):16-17,23
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是兵团事业的主体,并且在全国农垦系统占很重要的位置。将全国农垦系统中生产总值5000万元以上的农场进行排序,有397个农场进入排行榜,其中兵团就有116个团场榜上有名,占全国进入排行榜农场总数的30%。农牧团场职工党员是加强党对团场工作的领导、深化农牧团场改革、促进团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依靠的骨干力量,加强团场职工党员队伍的建设,保持团场职工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国农垦系统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当前民兵基层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讲,我觉得就是“五有五难、五个不适应”:所谓“五有五难”,就足有组织难作为、有编制难在位、有阵地难活动、有制度难坚持、有任务难保障。所谓“五个不适应”:一是现行工作方式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二是民兵工作法制建设的现状与依法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平时建设与战时需求不相适应。四是农村民兵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西瓜之乡”的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先后建立了三个驻军农场,由于交通所限,部队生产的农副产品不能及时外运。为发展部队生产经济,改善交通状况,这个乡民兵集资120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部队农场建设,充分发挥农场在部队农副业生产中的“龙头”作用和官兵生活的保障作用,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在加强农场建设的方向上必须端正“五观”。  相似文献   

20.
作为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生产建设兵团,目前如何加快向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笔者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在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农场做一较全面的、深入的分析,认识它在兵团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它的发展趋势,以利深化农业改革和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也利于家庭农场自身的发展。一在我国,较早提出建立家庭农场并付诸实践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对家庭农场的形象描绘是"大农场(国有农场)套小农场(家庭农场)"。全国农垦系统第一个家庭农场便是农七师一三一团的耿千里家庭农场。以后在其他垦区也相继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