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武部处于军地结合部,作为“军事常委”必须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做好军地协调工作,理顺各方面关系,为武装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我认为,一是要强化人武部的协调意识,履行好党委军事部、政府兵役机关的职责。二是要切实端正态度,与地方组织、领导协调,不能摆架子,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不顾大局,而要实事求是,不仅与地方各部门和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国内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群众国防观念弱化,地方个别领导国防意识淡薄,抓国防教育的主体意识"混淆",必须引起军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克服国防教育中的几种模糊认识。一是要克服国防教育军队是"主角".地方是"配角"的模糊认识。把国防教育与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相结合,加强与地方宣传、广电、司法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形成军地联合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工作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克服地方认为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3.
武装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市、区)人武部一名领导同志参加同级地方党委常委会议,是党管武装上作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参加地方常委会的人武部领导,对做好武装工作就负有更重要的责任。实践中,我感到要做一名称职合格的“军事常委”,必须注意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地方工作积极参与,注重协调,军地关系以突出的作为,求得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搞好军地协调、理顺军地关系,是完成各项武装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军事常委”怎样才能兼职尽责,不辱使命,回顾我担任“军事常委”的经历,我觉得应做到“四个好”。其一,把武装工作精神宣传好。党政主要领导都有着管好武装工作的良好愿望和热情,但他们大多没有从军的经历,也没有直接从事武装工作的经历,他们有的对上级关于武装工作的指示  相似文献   

5.
孙桂歆 《国防》2012,(8):19-20
一、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完善联合指挥机制,建立军地互通融合高效的指挥体系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边疆民族地区,军地双方必须站在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国防"意识和"一盘棋"、"一家人"思想,统筹抓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是成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武装制度,注重发挥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协调作用,成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分区统一领导下的军地联合指挥部,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军队主官任常务副指挥长,地方政府、军分区(人武部)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政府相关部门、国动委(边防委)成员单位和军队系统参加,统一领导和处置辖区内的突发事件及涉外事件.二是构建联合指挥自动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杨绍明 《国防》2004,(10):19-20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在军队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为此,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党管武装工作提高到事关国防建设大局和维护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把履行党管武装工作职责作为讲政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武装工作真正摆到位、抓到位、落实到位。具体说,应做好三项工作:一、要认真学习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和法规,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具备履行党管武装工作职责的能力,就必须热爱武装、学习武装、懂得武装、会抓武装,切实成为武装工作的明白人。要组…  相似文献   

7.
双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沟通和协调军队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形成军地齐抓双拥的整体合力。军分区和人武部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军事机关,又与驻军部队有着密切联系,应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双拥工作做贡献。 一、在军地之间发挥沟通作用。军分区和人武部应发挥对地方情况熟悉,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联系较多的有利条件,主动做好军地沟通工作。一方面向地方宣传军队改革和建设的成就,以及军人牺牲、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辽源市龙山区人武部把创建和谐社会,密切军地关系作为巩固社会地位,提高机关形象,推动武装工作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协调军队和地方相关单位部门,用真情尽全力为辖区老兵和军烈属献爱心服好务,引导他们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科学致富奔小康,促进了军地间和谐发展,赢得了部队官兵,涉军家庭以及地方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切实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力度,实行军地对地方党委政府、武装部一把手实行联合考核,从根本上解决党管武装、军事机关的作为问题、防止关系不协调、领导不到位或单干现象,切实把人武部及民兵预备役建设置于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要着手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  相似文献   

10.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质量建设。"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搞好军地之间的协调。这是因为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组建方式和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寓军于民、军地共建"。离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我们就会寸步难行。经验证明,协调出效益、出政绩。对预备役部队而言,搞好军地协调既是一项工作内容,又是一种领导能力。党委"一班人"特别是主官队调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一项地方性、群众性很强的军事工作,需要一个沟通上下、协调军地、完善而有效能的工作体系。目前,这种体系在地方以及军地之间的结合上还不够完备。虽然规定了预备役部队平时在省军区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了对上的关系,但预备役师团对地方基层单位预备役分队工作的直接指导关系还不明确,因  相似文献   

12.
加强民兵组织建设,搞好年度组织整顿工作,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职责。四川省眉山市盯着工作想办法,找准路子求突破,围绕"六个方面"搞协调,做到军地一体,军地合力,扎实推进了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受到上级机关的肯定。"六个协调"的核心是确保质量效果,关键是加强领导,重点是形成拳头力量,目标是增强战斗力。"六个协调"的内容:一是领导力量协调。整组期间,军分区、人武部主动请示报告,地方政府加强领导,全力支持,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抓落实,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市、县政府领导定期参加整组会议,研究解决整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乡镇、街道、村社干部牵头具体抓落实,按照上级要求和指示,合力推进,齐抓共管。二是任务部署协调。军地双方协调行动,坚持搞好调查研究,共同制定整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思路紧跟地方经济建设步伐,大项建设紧贴地方发展实际,武装工作有机融入地方工作安排。近年来,天津汉沽区人武部在开展武装工作中,自觉追求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民兵武装工作呈现出军地共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自担负省赋予的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先行试点任务以来,按照总参、总政〈1997〉2号文件精神,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践,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感到把握民兵调整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强化党管武装意识,必须把党对武装工作绝对领导根本制度落到实处。民兵组织是一个群众性的武装群体,仅靠军事部门抓还很不够,必须争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万县市天城区委召开的武委会上,区委书记、武委会主任吴锡鹏说,在人武部体制发生变化之后,军地双方应从6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思想认识必须统一到中央文件中来,军地双方都要提高执行中央决定的自觉性。二是人武部在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不能变,民兵预备役工作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不能替代。三是区委、政府要加强对人武部的领导,党管武装的原则不变,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不能弱。把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16.
省军区系统处于军地“结合部”,与地方接触多,共同建设后备军的任务重,有的地方政府把后备力量建设当作“包袱”,视为“负担”。怎样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把国防后备军建设纳入整体规划?贵州省军区官兵有一个共识,就是武装工作的根子必须植于广大群众之中,要把为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现行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对乡镇专武干部实行军地双重领导。这种领导制度的基本特点,通俗地说就是地方管人不管事,军事机关管事不管人。专武干部的编制、选拔、任免、提升、调动、工资、福利等都是地方说了算。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军令不畅,人武部下达的工作任务,能否贯彻落实,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不够重视的单位,主要靠自觉、凭感情行  相似文献   

18.
冯培礼  贾海滨 《国防》2010,(6):75-77
新兵征集期间应征青年兵民身份转换时间如何界定,有何法律意义,出现急病死亡、意外伤害、刑事犯罪等特殊情况如何处理,地方政府、兵役机关和部队之间的责任怎样区分?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往往遇到情况比较棘手,军地配合不够协调,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不仅牵扯军地领导精力,处理不当还容易激化矛盾。本文结合征兵工作实践和现行法律法规,对这些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管武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党对国防后备力量绝对领导的根本保证。战区军地各级党委始终站在忠诚于党的高度,自觉强化党管武装观念,增强党管武装意识,牢记党管武装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指示,正确把握党管武装的着力点,主动用更高的标准管大事、管方向、管政策、管难题的解决,进一步促进了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实,有效推动了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本期刊发了5个单位党管武装的经验做法,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大环境下,有些地方的个别同志把武装工作当"包袱"、当"负担",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视为部队的事,使干武装工作的同志左右为难,正常的工作经费要靠"联络感情"、"勾兑关系",不庸俗点办不成事,把精力耗在了"协调关系"上。要克服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必须依靠继承发扬党管武装工作传统,坚持党管武装制度加以解决。四川省广安市坚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做法值得肯定,本期特编发他们召开党管武装工作会议材料,供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